重慶渝北區:文明實踐讓人民得實惠更幸福

發佈時間:2021-10-21 11:44:20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文明,始於心、踐于行。今年以來,渝北區將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以“一學二講三傳(學理論、講理想、講政策、傳文化、傳文明、傳愛心)”為主要內容,在全區打造特色品牌。一場場如火如荼的志願活動,一次次全民參與的文明行動,上下聯動,讓群眾得實惠,為文明添動力。

送理論凝人心

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這是渝北人對各類宣講活動的普遍評價。

今年,渝北區依託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各級中心組專題學習600余場次,打造“五老回家”講黨史、“理論麻辣燙”等宣講品牌,開展線下宣講1600余場、受眾近40萬人次,線上活動覆蓋210余萬人次,講好講活黨的百年奮鬥史,激勵全區黨員群眾接續奮鬥。

近日,“渝北區銅鑼山下小講堂”走進石船鎮渝長街社區第一網格。活動現場,渝長街社區黨委書記鄔洪艷為居民講述了原石船小學校長涂兆興的革命故事。在石船小學革命據點,涂兆興和許多地下黨員一道堅持革命鬥爭長達5年半之久,這裡曾有隱蔽黨員、進步人士和革命後代近40人。“雖然我是第二次聽這個故事,但仍禁不住感動流淚,想想革命戰爭年代,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經過數次戰鬥,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就更應該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幾位居民説。結合此次宣講,渝長街社區還開展了志願服務進網格活動。


image.png
小朋友在圖書館閱讀 攝/任天駒


亮品牌重服務

渝北區堅持實踐引領、服務為民,打造了“文明農家樂”實踐品牌和“巴新巴常”志願服務品牌。

在“文明農家樂”中,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渝北區建設“婚俗館”倡導婚事新辦,開展了“百本好書送你讀”等全民閱讀活動,推出“十抵制十提倡”系列動漫短片,舉辦“新農村新生活”培訓等300余場,開展“農家好故事”微訪談、“文化下鄉”等活動1100余場,推進“好家風好家訓”“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科普大講堂”“法律送進村”等實踐活動,提升群眾文明素質。

王家街道圍繞“齊家、興家、宜家、安家、樂家”5個領域,圍繞“吾家百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35支志願服務小分隊,開展了“幸福鄉村”等志願服務活動,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與重慶話“巴心巴腸”諧音的“巴新巴常”志願服務正如其名,結合重要時間節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主題活動和重點工程為抓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六講”等志願服務常態化開展。渝北區探索並實現活動項目周發佈制度,便於群眾就近就便參加志願服務。

“常青e路幸福夕陽”老年人數字培訓,讓跨越技術鴻溝的老人們暖心;“吃得文明、光碟行動”、垃圾分類等健康生活倡導,讓大家養成良好習慣過得舒心;“愛心義診”“紅櫻桃‘冬日針愛’”等志願活動,讓群眾倍感溫馨。

重陽節前,渝北區組織轄區的上百名志願者,進到養老院、社區老人家裏,為老人提供愛心到府服務,讓老人們在重陽佳節裏倍感溫暖。在渝北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志願者端坐在老人們的身前,為他們進行洗腳、修腳、按摩、梳頭等暖心項目。

志願者們分別根據老人們的身體接受力度,進行針對性服務。“手藝很好,很細緻,我們很感動,讓我們的重陽節感到很幸福,很溫暖。”79歲的老人翁雪亮開心地説。


image.png
青龍村老支書楊三全給村民講黨史 攝/朱雲卿

建機制答好題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渝北區針對關鍵環節、堵點痛點,注重從機制著手、讓制度發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我們瞄準供需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從‘功能表’入手,推行‘五單’工作法,構建供需對接閉環回路。”渝北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摸清群眾需求,渝北區依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臺和各實踐站收集群眾有效需求3700余條,搞清群眾所思所盼、找準群眾所需所急。為精準提供服務,渝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對群眾需求匯總、梳理、交辦,各平臺根據需求設計項目64個,把群眾的“功能表”變為平臺的“菜譜”。為構建閉環回路,渝北推行“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願組織接單——志願者送單——群眾評單”的“五單”工作機制,群眾滿意率93.6%,實現從群眾出發,最終回歸群眾。

為解決群眾反映的餐飲油煙污染問題,寶聖湖街道實地走訪調研轄區餐飲門店情況,組織召開居民座談會、現場工作會16次,並制定餐飲油煙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整改後,街道還建立起“社區每日巡查、街道每週抽查”的兩級督查制度,對轄區餐飲門店油煙凈化設施使用情況及日常維護情況進行監管,確保設備正常運作,鞏固整治成果。

悅來街道遷走嘉陵江畔的污染企業後,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隊伍,24小時全天候開展巡河和河面清漂工作,保護嘉陵江,守護青山綠水。

針對花卉園片區基礎設施陳舊、物業管理缺位等歷史遺留問題,龍溪街道為花卉園片區老舊單體樓引入物業服務,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改善生活環境。同時全面啟動了花卉園片區“清風行動”,統籌發動物業管家、社區幹部、社區群眾的力量,持續清掃該片區老舊單體樓大件物品、白色垃圾形成的垃圾死角,解決樓道燈泡破損、“飛線”充電等問題,消除“管理盲區”,還居民、企業一個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和營商環境。

“樓棟還是這些樓棟,鄰里還是這群鄰里,但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助推下,渝北變成了暖人心扉、新風浸潤的新家園。”如今的渝北人,從觀念到習慣、從文明素養到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們説,這就是摸得著、看得見的幸福。(王彩艷、楊敏、圖片除署名外由渝北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