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一百”精品課程 千余個學生社團 兩江新區課後服務再升級

發佈時間:2021-09-10 11:19:5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孩子們放學後,得有人接得住啊。”

“三點半”難題,是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

課後服務,兩江新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探索。新區在全市率先啟動課後服務改革,經過擴大試點、全面推廣、優化提升,實現所有學校全覆蓋,惠及學生6萬人。最新調查顯示,社會對課後服務滿意度達98%。

今年3月24日,教育部網站上發佈教育部簡報〔2020〕第64期的一篇文章,名為《重慶兩江新區創新課後服務機制 增強家長學生獲得感幸福感》,這篇文章,點名錶揚了重慶兩江新區在“延時服務課程”開展做出的創新成績。

兩江新區以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為目標,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課後延時服務納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進一步推出“十個一百”精品課程和千余個學生社團,推動小學課後延時服務再升級,讓更多學生留在校內,進一步推進“雙減”落地生根

“十個一百”精品課程“因材施教”

“今年,我們在實現課後延時服務所有學校全覆蓋的基礎上,實施‘十個一百’精品課程計劃,組織專家和優秀教師,圍繞義務教育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STEAM教育、智慧教育等10個方面,各開發100節精品課程資源,全面落實‘五育並舉’。”據兩江新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廷學介紹,不同課程會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欄目進行分冊設置。

在“十個一百”精品課程中,兩江新區開設了小學思品“加油站”課程,極探索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創新要求,讓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發揮關鍵作用。

該課程立足於國家中小學課後服務民生工程,通過兩個維度進行立體化,螺旋式課程建構開發100節思想政治教育課後服務精品課,以“學科融合學黨史”“思政教育育品行”“家校共育育思政”等新途徑,將思政教育納入課後服務中,植入學校德育中,融入學生生活中,通過“課後思政”對學生進行政治啟蒙和價值引領。

在語、數、外等科目上,兩江新區也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站在兒童立場進行課程設計。

以小學語文分級閱讀課程為例,該課程每個年級一本讀本,每本由“單篇閱讀”“多篇閱讀”“整本書閱讀”和“有聲悅讀”四部分組成,是以學生視角編寫的師生可共用的讀本。一方面,該課程體現了統編教材的訓練體系,聚焦閱讀能力與朗讀表達能力的訓練,是課堂教學的有利補充。另一方面,課程注重閱讀過程的指導和閱讀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學而有法、學而有趣。

“這是對單篇文章做加強版理解指導,用多篇文章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對整本書閱讀做系統指導,對朗讀和口頭表達能力做關聯指導,豐富了師生閱讀學習的面貌。”參與課程設計的老師説。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課程則以提升學生“學動力”與“學思力”為主線,將六個年級分為三個年段,分別以“走近數學”“玩轉數學”“挑戰自我”為主題,研發主題式教學內容,構建知識模組系統。課程主要體現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注重在真實的情境主題活動中,培養學生通過體驗、感悟、表現和反思,發展思維品質,生成數學素養。

“我們想讓每一位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語言描述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人人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參與課程設計的老師説。

小學英語Plus One聽説訓練課程以提升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口語交際能力為主,開展英語+融合課程。具體包括構建與主教材融合的自然拼讀體系,實施與單元主題深度契合的英語歌曲教學,開展英語電影配音、英語戲劇、英語朗誦和演講等興趣課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兩江新區結合新區智慧教育發展特色,專門開發設計了A-STEM綜合課程和智慧教育“技術+創”課程。

“我們緊扣兩江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建設重慶智慧之城‘兩大’定位,圍繞兩江新區成為高品質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兩高兩區’目標,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為引領深入推動智慧教育。”彭廷學説。

其中,A-STEM綜合課程緊扣國家STEM科創教育戰略需求,基於STEM教育理念,秉持跨學科知識融合取向,堅持以科學教育為核心,以藝術教育為羽翼,以人文熏陶為引領,率先在西部地區中小學開展STEM教育的本土化探索、應用與推廣,構建起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校園文化共同體、教學實驗田、課程示範校,形成具有較強實踐指導意義的未來創新人才培養A-STEM課程育人模式。

智慧教育“技術+創”課程以“技術”為依託,以“創”為旨歸,以“問題解決”為抓手,以“項目驅動”為策略,以“版塊式活動”為路徑,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該課程確立“創想”“創見”“創能”“創作”“創匯”五創目標模組,體系化開發網路素養、人工智慧、資訊技術、智慧公園、樂評嘉年華 5 個單元的螺旋式上升內容,是課後延時服務的內容載體,是對接必然來臨的教育未來的重要課程。

筆者了解到,兩江新區在設計“十個一百”精品課程的同時,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不斷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

“十個一百”精品課程中設置了小學音樂拓展課程、勞動活動課程、小學體育健康課程和小學美術創新課程。

小學音樂拓展課程提倡在玩中學、樂中學,孩子們通過系列課程,可了解音樂與舞蹈、器樂演奏、歌曲實踐演唱、民族音樂賞析以及小樂器製作等豐富的音樂課堂活動。

勞動活動課程的設計則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段,從自理能力、手工勞動、生産勞動、創造性勞動等四個維度切入,以體驗式、探究式或工程設計式學習方式展開,從學生本位出發,與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設計了100個勞動教育精品課程案例,具有勞動清單式特色。

小學體育健康課程從體育與健康的基本運動技能、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傳統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等六個方面構建,既尊重傳統又不失創新。

小學美術創新課程以兒童的視角設計課程,注重兒童情感表達,包括走進大師、創意兒童畫、水墨遊戲、剪紙、粘貼、綜合材料等內容,分年齡、分層次對學生進行審美素養的培養。

“這些課程設計將在兩江新區課程資源共用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讓所有區內學校學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資源。”彭廷學説。

與此同時,兩江新區按照“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方案,落實因材施教,以“必修+選修”按需提供訂單式課程列表,以“興趣+特長”打通個性化發展通道,引導學生自願參加課後服務,提供分段式課後服務時間選擇,嚴格保障服務時間。

在此前課後服務基礎上,兩江新區對課後服務時間進行了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兩江新區産業集聚、樓宇開發規模擴大,轄區居住人口快速集聚,直管區適齡兒童數量急劇增長,近3年每年凈增適齡兒童5000—7000人。顯著特點是,學生家長學歷高、工作強度大,既面臨學生放學與家長下班時間衝突的問題,又存在家長對教育公共服務高品質、多元化需求的難題。

目前,兩江新區各所學校推行“5+2”“1+1”模式,即每週5天、每天至少2個小時課後服務,設置兩個課後服務結束時間,第一時段結束時間不早于下午6:00,第二時段結束時間不早于下午6:30,前半段以“輔導”形式指導學生作業,後半段以“社團”等形式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則根據實際開設自習班,由學生自主申請選擇。

千余個校園社團“百花齊放”

在“十個一百”課程之外,不少學校還自行研發校本課程、開設豐富多樣的社團,將課後服務與提升教育教學品質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家長們反映:“有了三點半課堂,工作忙碌時不再心焦,這是政府給年輕父母最大的紅包。”孩子們説:“喜歡三點半課堂,在學校就把作業做完了,還能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

今年新投用的兩江新區雲錦小學,在運用好新區“十個一百”精品課程同時,在課程建構、教學觀念、課堂模式、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改革,設置了包含學科課程、跨學科課程、融學科課程三大類的“雲錦精微課程”,精微研究“延時服務”,增加課後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突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在國家基礎課程之外,我們在學科拓展課程方面自主研發了共12門學科拓展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融學科課程方面,還打造了習慣課程、節日課程、研學課程。”兩江新區雲錦小學校長李潔説,以《小雲朵七禮歌》為例,該課程聚焦學生習慣養成,精細到如廁、説話音量、文具整理、餐盤歸還等細節,可背、可誦、可唱,將行為習慣養成與音樂、美術、勞動等教育融合,實現德育審美化。

兩江新區行遠小學同樣也自主研發主題課程,例如針對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自主研發校本課程“養正課程”,從怎麼排隊、如何如廁、如何用餐等實際問題入手,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目前,兩江新區共有1000多個校園社團,不僅有興趣特長類,還包括憲法衛士、護河行動、垃圾分類等社會實踐類社團。

下午三點半後,金山小學的校園並沒有安靜下來,學生們正在參加學校的課後服務活動:教室裏學生接受著面對面的課後作業指導、語言思維拓展學習;開放的圖書室、漂書檯,孩子們翻閱著有趣的課外書籍;操場上,足球隊、籃球隊、擊劍隊又開始了訓練;多功能室裏,朗誦班、合唱團、舞蹈隊的隊員們在專業外聘教師指導下,精心地排練;陶藝室、創客室、國畫室,一雙雙專注的眼睛閃爍著好學渴求的光。

學校加強過程管理,根據學生發展需要,不斷優化課後服務品質。在家長們還未下班的兩個小時裏,學生們享受來自校內外優質師資的專項學業、藝術、體育、勞技等課後輔導。對六點仍不能按時接送的學生,學校還提供專門的房間,營造溫馨的環境,提供課外讀物,打造校園裏的另一個家。“這下我們家長就放心啦!”“家門未開、校門不關。”

以三年級為例,有長短繩、攝影、書法等年級社團活動,也有擊劍、合唱、舞蹈等校級社團活動,類型豐富,深受學生喜愛。在全國第六屆“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展示大賽中,“尋聲朗讀”社團裴悅涵同學獲得重慶地區少兒組金獎。孩子媽媽説:“我沒想到不用花一分錢報校外輔導班,孩子也能得到這麼專業的輔導,我太開心了。”三年級的高烯瑋同學説:“以前我回到家裏做作業要做很久,做得很慢,媽媽經常批評我。後來我在學校做作業,遇到不會做的題,老師也會給我講,我把作業做完了再回家,還有多的時間去小區打籃球。我還參加了學校樂團,成了一名馬林巴手。這一次學校的藝術節比賽,我還獲得了全校第3名的好成績呢。”

在行遠小學的課後服務時間裏,在國畫室,孩子們跟著老師一筆一劃畫南瓜,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科學實驗室,孩子們拿起試管和量杯做實驗,體驗化學反應的神奇;線上上+線下融合課堂,孩子們通過大螢幕,跟著老師一起學編程,感受和智慧機器人互動的樂趣;在合唱室,孩子們唱響一首首動聽的紅色經典歌曲,抒發愛黨愛國情懷……稚嫩的童聲、奔跑的身影、專注的神情,在行遠小學的教室裏、操場間,孩子們盡情釋放天性、發揮天賦,感受著“三點半課堂”課後延時服務帶來的快樂。

三年級四班的鐘敬孫是學校足球社團的“骨幹”。“踢足球不僅鍛鍊了我的身體,還能幫助我的學習呢!”鐘敬孫説,有時課堂上百思不得其解的習題,在足球場肆意奔跑時會突然迸發靈感。“我會用思維導圖記錄生活和學習的點滴,還會把它做成MV!”三年級二班的學生徐宇航驕傲地説,現在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一起上課,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我長大了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徐宇航笑著説。“學校的課程讓我們家孩子變得更自信了。”家長孫良燕説,自從孩子參加了學校的足球社團,不僅身體變得更好了,也從原來的害羞、膽怯變得充滿自信,“足球讓他還學會了遵守規則,也教會他凡事要靠自己努力去爭取”。

筆者了解到,在兩江新區星光學校,學生可根據喜好選擇課程。在第一節作業輔導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愛自願選擇1-2項課程。部分有特長的學生可以選擇參加校級隊訓練,還可以參加由學校引進的第三方優質社團課程,參與到播音主持、話劇、京劇、高爾夫、擊劍等個性化的課程中,讓他們無需到培訓機構就能免費享受同等品質的學習。

在兩江新區花朝小學,課後延時服務課程多達40余種,其中包括作業答疑、機器人編程、演講、書法、輪滑、網球等內容。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確確實實能夠培養興趣愛好,很多學生還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獲得了比賽大獎。

在童心小學、童心青禾小學,學校研製了《課後服務課程管理考核表》《課後服務課程班級考核表》《課後服務課程社團手記》等管理工具,圍繞童言、童索、童健、童樂、童眼、童技、童悅、童創八大課程類別設置近50個社團,呈現了豐富、生動的課程生態。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科素養,突破自己的專業邊界,積極主動融合實施課程。

據悉,在今年“雙減”落實中,兩江新區將在進一步提升課後服務品質的同時開展課後服務情況調研,定期以督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分別面向學校、學生及家長展開調研,了解課後服務中師生的參與度、學生的喜歡度及家長的滿意度,並將結果運用於學校辦學品質評價。(劉霞 兩江新區教育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