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港:打造智慧港口 構建多方共贏物流生態體系

發佈時間:2021-09-01 11:10:2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數字化助力長江上游樞紐港建設。8月31日,筆者從兩江新區獲悉,兩江新區直屬國企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加速推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和5G等新技術、新工藝在生産經營中的應用和實施,不斷提升港口智慧化、碼頭專業化水準,不斷培育數據互聯互通、業務協同高效的口岸營商環境,構建多方共贏的物流生態體系。

果園港   陳力行   攝

遠端操控果園港的“手臂”好靈活

從果園港觀景臺望去,港口碼頭邊的岸橋像巨型機器手,靈活地“拿捏”各種貨物和箱體;100米開外的遠制室內,27歲的遠控場橋操作司機吳懷建對著大螢幕正進行精細化操作,他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對堆場內的12座場橋進行遠端控制……

“自從啟動了這套系統,我們再也不用每天爬到二十多米高的場橋上操作集裝箱了。”吳懷建所説的“系統”就是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在果園港投入使用的集裝箱場橋智慧遠端操控系統,該套系統是其進行綠色智慧物流建設的一個縮影。

據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資訊技術部部長劉世剛介紹,這是場橋操作方式一次突破式的技術革新,以前1名司機只能操作1台場橋,現在1名司機可以遠端操控4台場橋同時作業,單人操作集裝箱數量增加了一倍。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工人安全,更重要的是推動了智慧港口的建設。

2小時到2分鐘無紙化平臺省時又便捷

果園港   陳力行    攝

2020年2月,一輛民生公司所屬集卡車順利通過無人值守道閘完成提箱作業,標誌著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果園港集裝箱“無紙化平臺”正式上線。

“以前,一票貨物辦理提貨需2個小時,現在僅需2分鐘。”劉世剛介紹。

該平臺運作之後,港區使用電子提貨單全面代替傳統紙質提貨單,成為長江上游內河港口中率先實現電子提貨的港口。通過自助預約,可提前準備好物流公司所需的集裝箱,待運輸車輛達到後實現“隨到隨提”,大幅提升口岸通關效率。不僅如此,集裝箱碼頭還實現了理貨智慧化,集裝箱號碼識別率、集卡車車頂號識別率、ISO識別率、危險品標識識別率及集裝箱箱門方向識別率等提升到96%以上。

據悉,這一系列資訊化系統的建設,大幅提高了集裝箱碼頭裝卸生産、CFS管理、閘口管理等環節的效率,並可通過EDI與海關國檢進行數據交換,初步實現了果園集裝箱碼頭閘口無人管理、碼頭理貨後撤、堆場智慧引導和客戶自助服務等。

實時掌握資訊一體化管控效率高

皮帶傳輸機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供圖

皮帶傳輸機是港口重要的運輸設備,可連續、自動傳輸物資。如今運往四川、陜西、甘肅各大鋼廠的鐵礦石、鉻礦石、石油焦等大宗散貨,都選擇在果園港轉机。

此前港區內的散貨轉机都是採用車輛運輸的方式,耗時相對較長,成本相對較高,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日益增長的貨運需求。果園港建成13公里散貨運輸封閉式皮帶機廊道,內部設有皮帶傳輸機,可連續、自動傳輸物資,實現散貨運輸控制遠端化、調度自動化。

從上海到果園港的貨船,走到哪兒來了,船上貨物是什麼,還有多久入境,如今,這些資訊實時掌控。伴隨著果園港鐵水聯運業務的增長,果園港件散貨碼頭的智慧港口建設進程也在加快。

“以前設備出現故障,我們靠人到現場去排查,少則一兩個小時,有時候多達一整晚甚至更長時間。排查了問題,還要返回倉庫拿零件。如今哪個設備出現故障,哪個位置的故障,什麼型號,有無備件,上次損壞時間是什麼時候等資訊,都能實時顯示。”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所屬果園件散貨碼頭有限公司資訊技術部工作人員劉洋感嘆,資訊化建設帶來效率之變,相比過去,至少節約了75%的時間。

近年來,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所屬果園港、江津港和珞璜港等重點港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先後實施了碼頭一體化管控系統,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數字化助力長江上游樞紐港建設

近年來,重慶港務物流集團打造的智慧倉儲系統功能逐步完善,該系統圍繞大宗商品,建設完成用於倉儲作業及管理的倉儲系統、用於物流貿易融資服務的商務系統、用於倉儲物流客戶服務的大宗電商平臺。目前,三套系統的數據通過數據介面進行交互,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智慧倉儲系統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供圖

以倉儲系統為核心,完全實現對存放的貨物進行數字化管理,並通過大宗平臺為客戶提供貨物入庫、出庫、庫存查詢等服務。

圍繞智慧倉儲,完成電子提單、駕駛員自助換票、移動終端作業,吊具改造、吊裝設備自動定位等軟硬體更新升級,在提升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打造現代化智慧倉庫,構建規範、高效、科學的倉儲物流配送體系。

此外,數據交換中心支撐資訊互聯互通。重慶港務物流集團通過建立業務數據的共用架構,將各港區之間調度計劃、裝卸車等數據,船舶裝卸計劃、放箱計劃和作業費用等數據,拖車公司拖車作業和付費情況等數據,各政府部門生産統計、船舶運輸物流等數據等進行整合,實現重慶港內部企業之間、與客戶之間、上級主管監管部門之間和第三方區域物流平臺等的數據交換。

目前,通過交換中心總共與各單位實現了87個數據介面資訊的互聯互通,包括與兩江新區智慧國資大數據平臺實現了財務管理、債務管理相關數據項的傳輸,與成都鐵路局合作的數據共用平臺實現了在途、在港貨運資訊的互聯互通,與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實現了裝卸船、貨物提離和查驗等數據的交互傳輸,“渝申快線”項目實現了與沿途主要港口的數據對接。

“十四五”期間,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將充分利用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和5G等資訊技術蓬勃發展的優勢,國家重點支援重慶港口型物流樞紐建設的優勢,內河航運承載社會大宗物資運輸的優勢,在新時代企業轉型發展中,通過資訊化建設推動港口戰略焦點從控制資源向精心管理資源轉變、從優化內部流程轉向更多地與外部互動轉變。(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