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深入推進“抓項目穩投資”專項行動

發佈時間:2021-08-30 10:55:24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李柯佑

8月27日,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重點項目調度會在梁平區召開,會上,各區縣紛紛交出了實施市委、市政府“抓項目穩投資”專項行動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1至7月,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4%、高出全市平均6.2個百分點,繼續領跑“一區兩群”。其中,萬州、開州增速位列全市前兩位,城口、墊江也進入全市前五,梁平、巫山、雲陽、豐都均高於全市平均水準。

特別是工業投資,1至7月增速達到31.8%,比上半年提高了2.9個百分點,高出全市平均17.1個百分點。6個區縣的工業投資增幅,比上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其中,萬州工業投資增速達到115.5%,拉動兩年同期平均增長了62.2%。奉節、巫溪、城口、雲陽等縣工業投資均實現了50%以上的高增長。與工業投資強相關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分別高出主城新區和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1.3個和6.6個百分點。

按照市政府年初發佈的市級重大項目名單,今年有140個重大項目落地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年度計劃投資475億元。截至8月27日,已累計完成年度任務的64%。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異軍突起,正是源於各區縣大力實施“抓項目穩投資”專項行動,聚焦“投産項目抓達産、完工項目抓投産、在建項目抓完工、儲備項目抓開工”,緊扣“生態優先當示範、綠色發展當標桿”的戰略定位,以項目帶産業、以産業促項目,推動特色産業不斷做優做強。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産業集群發展

建強“三峽製造”綠色製造體系

“生態優先當示範,綠色發展當標桿”的戰略定位,來源於去年7月召開的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

落實到工業領域,則體現為緊扣“生態”“綠色”兩大關鍵詞,因勢利導推進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重點發展傳統優勢産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統籌構建高效、清潔、低碳、迴圈的綠色製造體系。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各區縣緊緊圍繞該目標,狠抓項目早開工、早投産、早達産,取得良好成效。

為了實施好專項行動,萬州區建立17個重點項目建設指揮部,由區主要領導任指揮長,強力推進相關工作。

“開展專項行動後,項目推進如虎添翼。”萬州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年産4000萬片2.5D/3D手機、筆電消費電子玻璃蓋板(一期)、航空航太零部件智慧工廠等重大工業項目已完工,正朝著達産達效方向努力。

在建項目中,總投資75億元的年産360萬噸特鋁新材料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21.8億元,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其中,僅8月份就完成投資5億元,佔到年度投資計劃的1/4。下一步,將按照8月27日片區調度會部署,抓好手續辦理、項目驗收等工作。

墊江則以2025年製造業産值達到“千億級”為目標,重點發展智慧裝備、醫藥健康、新材料、數字經濟“三硬一軟”産業,積極推動綠色轉型升級。

墊江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專項行動推動下,1至7月全縣工業投資增長44.9%,增速比1至6月提高了16.5個百分點,拉動兩年同期平均增長28.9%。

目前,該縣16個企業納入市級綠色工廠培育名單,其中,中昆新材料獲評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完成市級智慧化改造項目12個,5個數字化車間、3個智慧工廠通過市級認定。同時,還建立了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首個縣級工業設計中心管理體系。

圍繞“+生態”“生態+”延伸産業鏈、價值鏈

促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

特色農業是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傳統優勢産業。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各區縣按照“+生態”“生態+”的思路,統籌推進農産品出口基地標準化建設和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有機農業示範基地建設,不斷延伸産業鏈、價值鏈。

畜禽養殖是豐都的傳統優勢産業。2020年,總投資10億元的智慧生態生豬産業養殖場項目開工,建成後可形成60萬頭生態化、智慧化生豬養殖體系。

“目前,項目已經超額完成年度計劃。”豐都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7月以來開展的專項行動,豐都加強項目統籌調度,強化施工要素保障,積極推進市級重大農業項目等在建項目儘早完工。

其中,智慧生態生豬産業養殖場項目1至8月已完成投資1.4億元,達到年度計劃的140%,8月單月完成投資3000萬元,佔到年度計劃投資的30%。此外,總投資3.2億元的華裕農業蛋雞養殖場項目1至8月完成投資5020萬元,同樣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實現提前完工。

“為落實好片區調度會精神,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提振投資工作方案,推動多個重大項目特別是重大農業項目提速建設。”奉節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臍橙商品化包裝冷鏈物流倉儲項目總投資完成近一半,建成後將對“奉節臍橙”優勢基地建設形成重要支撐。

打造特色文旅項目,推進交通網路完善

促進“大三峽”全域旅遊業發展

在專項行動推動下,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各區縣依託重大文旅項目,不斷完善區域交通網路,豐富精品景區供給,加快高峽平湖文化風景帶、詩詞歌賦文化帶、長江三峽黃金旅遊核心帶建設,推進“大三峽”旅遊一體化發展。

開州漢豐湖生態優越,水鳥翔集,珍稀鳥類中華秋沙鴨等在此定居,形成獨特景觀。今年3月,總投資12億元的環漢豐湖綜合旅遊區項目開工,將建設景區道路、水上碼頭、停車場等,讓遊客近距離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

“專項行動促進相關工作機制優化,讓項目建設實實在在提了速。”開州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州圍繞市級重大文旅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督導機制和調度機制,推動項目實施提速增效。環漢豐湖綜合旅遊區項目1至8月完成投資5789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2.4%,其中僅8月單月就完成了年度投資計劃的1/5以上。總投資4.6億元的開州古城項目也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于8月建成完工。

專項行動實施以來,雲陽創新建立“三定三單”制度,定崗、定人、定時跟蹤重大項目進度,解決難點問題,並形成“黃色提醒交辦單、紅色督促交辦單、白色問責交辦單”,公開亮相通報,促使項目責任部門和單位比學趕超。

“2019年開工的普安恐龍地質公園一期項目,總投資12.6億元,將建設恐龍博物館、恐龍化石遺址館、恐龍化石研學中心以及配套設施。”雲陽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專項行動帶動下,該項目已完成投資1.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61.8%,其中8月單月就完成了年度計劃的22.1%。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繼續用活制度,大家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構建多功能、組團式、集約型緊湊發展的生態城鎮佈局

促進“江城”特色城鎮化發展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中,有許多城鎮依山傍水,是山城、江城。它們風貌秀美,特色鮮明,資源獨特。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城鎮群各區縣抓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深入推進特色城鎮培育,加快構建多功能、組團式、集約型緊湊發展的生態城鎮佈局。

“8月,我們的項目進度再次創新紀錄。”巫山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巫山在專項行動中,圍繞健康療養型城鎮培育,切實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100億元的巫山縣雲雨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項目,今年計劃投資8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5.4億元,佔年度計劃的67.7%,其中僅8月單月就新增了20%以上的投資實物量。

“萬開雲同城化發展,新型城鎮化項目必須先行。”萬州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專項行動實施以來,總投資182億元的北部新城新型城鎮化項目1至8月已完成投資7.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4.8%,其中僅8月單月就完成投資1.3億元,增加了44%的投資實物量。

下一步,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各區縣將按照片區調度會精神,聚焦“達産達效、投産投用、完工、新開工”四類項目,深入實施專項行動,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以重大項目支撐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加快形成生態優美、特色濃郁、佈局科學、集約高效的綠色發展新格局。(申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