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23日訊 “北敦煌,南大足”,是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客觀評價。如果説,敦煌展現了石窟藝術的至高起點,那麼,大足則演繹了石窟藝術的再度輝煌。
6月20日至6月22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出品的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第二季在重慶市大足區拍攝錄製。中國網總編輯、節目發起人王曉輝與大足區委書記于會文、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郭相穎共同走進千年石刻,感受藝術魅力。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
媒體人有責任講好“中國故事”
《似是故人來》是一檔大型實景文化類訪談節目,該節目從王曉輝的第一視角出發,以社會文化現象、熱點文化問題為切入點,以“傳播中國優秀文化、傳遞社會正能量”為宗旨,通過“實地走訪+現場對話+主持人述評+多種新媒體手段”的形式,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講好中國文化故事。
“節目的更深層次,是一場文化背後深意的解讀,是一次激發國人文化自信的交鋒之旅。”王曉輝認為,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典範,大力推廣大足石刻文化,講好大足石刻的故事,是媒體的職責和使命。
據悉,該節目第一季已在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新浪微網志等平臺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重慶大足區委書記于會文為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講述大足石刻故事。
不當“縣官”當“館長”只為守護大足石刻
“我入黨前就已在大足石刻工作了十年,入黨後更是把自己奉獻給了大足石刻。”重慶市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郭相穎,如今雖已84歲高齡,依然精神飽滿。
面對中國網的鏡頭,郭相穎娓娓道來,講述他與大足石刻的點點滴滴。“轉瞬幾十年,我初心不改,擇一事,終一生。”他回憶道,1974年初,當了十年“教書匠”的郭相穎被組織調到當時的大足縣文物保管所工作,那年他37歲。從此,他與大足石刻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首任館長郭相穎為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講述他與大足石刻的精彩故事。
1984年,郭相穎身上發生兩件重要的事:一是入黨,二是被任命為大足縣副縣長。
“入黨是頭等大事。”郭相穎説,入黨申請得到黨組織批准,自己的工作決心和方向更加堅定明確,入黨宣誓的時候尤其激動。同樣在那一年,組織安排他出任大足縣副縣長。
“老實説,我當時真捨不得離開石刻。”郭相穎説,當時,他分管文化、旅遊、城建和宗教、僑務等工作。事實上,這樣的分工有利於他從更高層面推動協調大足石刻的保護和利用。在他的推動和力促下,全縣上下的幹部思想統一:組織申遺,努力讓大足石刻走向世界。
在副縣長任期裏,他每年都要圍繞大足石刻做大量工作,遊客一年比一年多。1990年,郭相穎兩屆副縣長任期已滿,他向市裏申請回大足石刻工作,為大足石刻申遺奮力一搏。他回歸後開展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籌建大足石刻博物館。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的寶頂山摩崖造像。
申遺路上並非一帆風順。1993年國家文物局將大足石刻列入推薦名單,大足石刻博物館報送了相關資料,但經專家現場考察,認為條件尚未成熟而被推遲。大足隨之開展了數年的文物保護環境整治和一批具有科研性質的文物保護工程。1996年,國家文物局將大足石刻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預備清單項目,申報工作隨之進入全面高速運作時期。直到1999年,歷史性的時刻終於到來,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度評價,“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藝術傑作,具有極高的藝術、歷史和科學價值”。
“希望我們的後輩,接力將大足石刻保護好,一輩一輩堅持下去。”這是郭相穎的心願。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寶頂山摩崖造像。
原來“管環保”現在“護國寶”讓大足石刻“活起來”
“原來管環保,現在護國寶!”重慶市大足區委書記于會文在與王曉輝交流時説,作為大足石刻守護人,念茲在茲的頭等大事就是守護好大足石刻這一國之瑰寶。“我期待,有更多遊客‘在世界行走,到大足停留!’”
據介紹,于會文曾任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因在接受採訪中幽默不失嚴肅的回答,以及務實認真的工作態度,被網民稱為“網紅”廳長。2020年全國兩會,于會文搖身一變成為大足石刻守護人,為了推廣千年石刻的魅力,他花了不少心思。
遊客在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拍攝寶頂山摩崖造像臥佛。
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也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産。在去年全國兩會上,于會文正式提交了“將‘大足石刻’編入國家統一發行教材”的建議。“大足正全力推動大足石刻保護研究利用,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于會文表示,保護大足石刻的過程中,大足區將扮演好“醫生”“老師”“導遊”三個角色。讓千年石刻從懸崖峭壁上“走”下來、“活”起來、“潮”起來,讓文物活在當下、服務大眾。
當前,在千手觀音修復的基礎上,大足正在對臥佛、小佛灣、圓覺洞等文物進行修復。于會文介紹,大足區通過研判,準確診斷出滲水、風化、侵蝕、失穩等病灶,預防為主,精準用方,“藥”到病除,為大足石刻防住病、看準病、治好病。
“在文化傳承路上,我們將把大足石刻中蘊含的‘慈、善、孝、義、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向世界廣泛傳播。”于會文表示,大足區也正深入挖掘大足石刻背後的故事、解讀石窟之謎,並開發更多文創産品,展現石刻文化的精髓,講好中國故事。
當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火如荼,這也為大足吸引更多遊客帶來了機遇。為此,于會文表示,大足將兼顧好文化和旅遊,從觀光遊向體驗遊、一點景區遊向全域深度遊轉變。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寶頂山摩崖造像區的千手觀音。
“大足將全域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加快建成國際知名旅遊地,重點打造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十里荷棠、龍水湖度假區等重大項目,繁榮夜間經濟,建設一批精品民宿,提升‘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品質。”于會文表示,大足也將聯動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樂山大佛以及武隆、南川等世界文化遺産地,串珠成鏈,推行遊客互認、門票互惠、宣傳互動、線路互通,做好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的引領者。
“這裡是重慶市大足區,我是區委書記于會文,作為大足石刻的守護人,我誠摯地邀請您,相約大足石刻,走進美麗春天。”面對中國網的訪談鏡頭,于會文再次為大足石刻“代言”,邀請廣大網友親自感受千年石刻的魅力。(黃姝穎/部分圖片由大足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