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兩江重慶首頁 頭條 要聞 經濟 交通 法治 公安 文化 旅遊 企業 招商 公益 健康 教育 房産 大數據 時評 政務聯播 視頻訪談 成渝經濟 網上直播 特別策劃 雙語資訊
  
  > 要聞
建設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
作者:重慶日報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1-01-22 13:27:43責編:尚善

原標題:

全市兩會舉行專題記者會,線上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級部門負責人共話


—— 建設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

image.png

    曹清堯 市人大代表,榮昌區委書記 張飛龍 攝

image.png

許仁安 市交通局局長(受訪者供圖)

image.png

王林 市政協委員,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産學院教授、博導  謝智強 攝

image.png

鄭蓉四川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image.png

高善峰 四川省政協委員,成都雲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

今年全市兩會期間舉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會,通過網路平臺,線上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級部門負責人圍繞建設有實力、有特色的雙城經濟圈,講打算、獻良策。重慶日報還連線四川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謀好篇布好局下好先手棋

努力成為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榮昌作為‘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主戰場之一,我們堅持在全局中謀好篇、在一域中布好局、在工作中下好先手棋。”市人大代表,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表示,“十三五”時期,榮昌在“補短板、做強項、提品質”上下功夫,爭做主戰場、當好橋頭堡、建設增長極,成功創建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2020年GDP達到702億元,是2015年的2.13倍,2019年、2020年經濟增速連續居於全市區縣前列,兩次被國務院表彰為“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

曹清堯説,“十四五”時期,榮昌將牢牢扭住“雙城經濟圈”這個“綱”,以建成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加快建設國家畜牧科技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著力打造創新發展新平臺、産業經濟新高地、開放融合新格局、綠色宜居新家園,努力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他表示,榮昌將從幾方面重點發力:一是創新發展新平臺要實現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畜牧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內影響力的陶瓷創新中心、具有西部影響力的電子資訊研發中心。

二是産業經濟新高地要取得重大進展,著力構建以消費品、新材料、智慧裝備、電子資訊、大數據區塊鏈、運動健康和農牧高新為主體的“6+1”現代産業體系,榮昌高新區躋身國家高新區百強行列,全區經濟總量和發展品質穩居全市前列。

三是開放融合新格局要展現更大作為,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銜接更加順暢,成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

四是綠色宜居新家園要變得更加美麗,生態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治理水準明顯提高,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成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

共同參與創新共用發展成果

建議聯手打造自由貿易港、産業技術研究院等

圍繞川渝兩地如何更好地協同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市政協委員,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産學院教授、博導王林提出幾點建議——

建議創建全球內陸第一的“成渝自由貿易港”,打造國內大迴圈的重要動力源和內陸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樞紐。一方面,促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助推器,推動重慶成為聯通雙迴圈的樞紐節點;促進創新與創業、物流與金融、國內與國外等融合,帶動産業轉型升級,同時謀劃長江上游相關省市協同建設“成渝自由貿易港”。另一方面,推動四川自貿區與重慶自貿區融合發展。通過聯合申報、建設、運營成渝自由貿易港,促進兩地自貿區的融合。同時,聯動長江上游多方協同合作,提升成渝國內國際影響力。

建議打造川渝金牌足球球市,促進體育産業發展。川渝雙方可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足球聯賽,打造金牌球市品牌。設計政府足球發展引導基金,引進民間資金,促進成立成渝職業足球聯賽委員會,借鑒五大聯賽市場化運作模式,創新足球聯賽規則等。

建議建立成渝産業技術研究院,定位為非營利性科技研發與服務機構,向社會開放創新資源,吸引社會創新人才、資本等共同參與創新,共用發展成果。立足促成科學與科技、創新與創業的轉化,貫通創新與創業鏈條,構建促進産業技術研發與轉化的創新生態體系。致力於成為全球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的聚集地和産業技術輸出地,通過“與用戶一起創新”,促進共性技術轉移和擴散。探索建設川渝科技資源互聯互通共用平臺,在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方面形成開放共用等。

交通發展一體化互聯互通立體化

打造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唱好“雙城記”的重要支撐。市交通局局長許仁安表示,將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兩地黨委、政府工作要求,謀劃推動一批高速鐵路、省際高速公路、幹線公路等跨省項目,加快推動交通規劃、運輸服務、治理體系一體化,加快打造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形成“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的戰略性樞紐。

許仁安表示,在加快推進合作協議落地落實基礎上,還將重點推進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快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加快建設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廈及第四跑道,加快第二機場前期工作,建立成渝兩地機場群協同發展機制,構建輻射全球的航空網。有序推進萬州、黔江機場改擴建,完善民用運輸機場體系規劃佈局,積極推進一批通用機場建設,建立以運輸機場為主骨架、各類通用機場為支撐的機場網路。

二是加快共建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按照“五年全開工、十年全開通”目標,全力推進“米字型”高鐵網建設,加快構建多向出渝高鐵大通道,推動成渝地區高鐵網路高效融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基本實現1小時成渝雙核直連、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6小時北上廣深通達。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四網融合”發展,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三是加快完善雙城經濟圈公路體系。加快建設“三環十八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暢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間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進成渝高速加寬、渝遂高速北碚至銅梁至潼南段加寬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大足至內江、江津至瀘州北線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實現川渝毗鄰地區1小時通達等。

四是加快推進客貨運輸服務一體化。更好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渝滿俄”班列作用,開通重慶主城—成都城際貨運專線、集裝箱貨運班車,推進一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和銜接高效的綜合貨運樞紐建設,統籌規劃國際多式聯運集疏系統。進一步增開川渝跨省城際公交,推動“一卡通”優惠政策互惠等,提升通勤化水準。

此外,還將加快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共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和現代治理體系建設,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高品質發展。(陳國棟、王亞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