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港科創中心服務長三角科創一體化戰略的有益實踐和探索

發佈時間:2023-03-30 來源:中國網商務 作者:商聞 責任編輯:常玉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新發展格局中的一個重大戰略。臨港地區則是長三角區域的重要節點,近年來,臨港科創中心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實踐和探索,在服務長三角園區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上海臨港科創中心作為國內專業從事科技孵化轉化的知名國有科創機構,在上海市科委及市科創中心的領導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參與長三角科創一體化工作,走出上海,先後於寧波、溫州甌江合作,共建奉化産業協同雙創示範基地。

在上海科創灣谷科技園建立靖江、馬鞍山科創飛地,在泰州設立泰州(上海)離岸創新中心,在臨港科創園設立奉化鳳麓企業孵化器。與南通、鹽城、合肥、無錫等地簽訂科技開發與管理戰略合作協議,多個科技園區建設運營項目正在落實當中。

臨港科創中心還建成長三角企業、項目、技術數據庫、長三角博士中心等人才庫和交流輸出機制,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成功辦舉辦“寧波市大學生創業大賽(上海賽區)”,“上海臨港自貿區北美企業家國際視頻會議”等活動,構建長三角創新創業氛圍。國家級孵化器、智慧製造中心、積體電路設計孵化基地、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産業化基地等取得了良好成果。目前長江流域的一些地市機構和科技園區亦紛紛前來考察交流,商洽合作事宜。

實踐證明,上海臨港科創中心依託上海豐富的科技資源,借助上海産業的梯度轉移輻射,體現臨港科創“創業苗圃-科技孵化-産業加速-産業集群”品牌和管理水準,發揮上海技術交易所、科技部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全球跨境技術貿易中心等重要科技轉移轉化資源優勢,以及“技術轉移+科技金融+孵化服務+園區管理”等創新做法,為長三角地區打造高水準科技園區,推進當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探尋符合國家戰略和區域實際的創新道路,值得繼續探索和複製推廣。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依然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各地市區縣間的産業類同定位導致同質化競爭;不同的科技産業政策和地方財力引發的矛盾,生活配套設施缺乏等問題。

對此,臨港科創中心高級顧問、長域協同科技服務辦公室首席專家葉金龍特別提出一些建議,目的是引起長三角地區園區建設的重視與少走彎路,積極與臨港新片區資源共用,合作共贏。

一是提高對長三角科創一體化的認識。

按照《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要求,堅持以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才能保證全區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既要克服害怕資源外流,實行封鎖保護的心態,也要摒棄阻絕外來平臺進入,資源被他人控制的封閉觀念,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謀求區域一體化發展。

二是堅持走“科創+産業”融合發展道路,在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中以科技創新為主。

改變重製造、輕科技,重工廠、輕研發,先抓産出規模、稅收收入,忽視苗圃扶持、科技孵化、技術引進、企業轉型升級等長遠性、根本性做法,把科技賦能作為地區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注重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在園區規劃和城市建設中,緊密貼合科技創新所需,抓好人才居住、商業服務、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設施建設和檢驗檢測、技術交流等生産性服務業配置,營造良好的科創氛圍。

四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制定更加開放的政策,鼓勵其在長三角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建立新的投資管理公司,支援其與當地國企和民企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同時也要支援民企和外企積極投入長三角科創園區、孵化器、科創空間、大科學裝置、大試驗平臺、實訓場所的建設,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協同推進科創事業的大格局。

據臨港科創中心透露截至目前,與寧波、溫州、泰州、馬鞍山等城市地方政府建立的合作關係,確立了科創飛地、分中心運營、雙創示範基地的三級合作模式,接下來還將有與臨港科創中心産業互補與共建的相關園區跟進對接,形成新時期的長三角飛地效應,臨港科創將抓住新片區歷史機遇,主動跨前一步繼續做好服務長三角園區實踐與探索。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