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遷徙“:第二屆合川釣魚城國際新媒體藝術節開闢媒介與社會的實驗場

時間:2019-01-01 17:26:22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開幕現場(圖片來源:展覽主辦方)

2018年12月28日,“媒體的遷徙——第二屆中國·合川釣魚城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在重慶合川花灘市政北公園隆重開幕。本次藝術節由中共重慶市合川區委、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主辦,以“媒體的遷徙”為主題,由李章旭(南韓)和張小濤(中國)擔任策展人,邀請了23位國際國內藝術家參加藝術節主題展。藝術節設置了高校展映單元和兒童繪畫單元和公共藝術單元,以探討未來的展示空間,反思當下全球化時代的媒介意義,關注在迅猛發展的高科技環境中個體的生活經驗。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宏致辭

藝術家代表薩沙·波勒致辭

中共合川區委宣傳部部長盧波宣佈藝術節開幕(圖片來源:展覽主辦方)

策展人李章旭致辭(圖片來源:展覽主辦方)

藝術節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張小濤致辭(圖片來源:展覽主辦方)

兒童代表發言

特別是在新科技層出不窮的當代,媒體一方面加速了全球化和資訊的流動,並且在資訊的流動中,又成為人口流動和社會樣貌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媒體已經成為當下的資訊、資本和技術的漩渦中心。媒體早已經不限于作為傳播的手段,其産品載體,如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已經逐漸成為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塑造者,甚至是個體思維方式的一部分。而以移民、世界資訊格局和經濟格局為表徵的變動性,使得流動與遷徙成為當下時代的真實寫照。

 

展覽現場

孩子們觀看作品

本屆藝術節主要關注以下四個議題:1.新技術的革命將會帶來什麼?2.媒體與當代現場的關係美學 3.新媒體藝術節的在地實踐項目4. 媒體藝術如何重塑城市公共空間?

展覽現場

本屆藝術節將轉移至合川花灘市政北公園舉辦,相比上一屆的重棉四廠的老工業建築,本屆展覽的空間場域更為靈活自由,充滿流動性,主展區採用6個集裝箱作為展場,策展人李章旭説:“本次展覽通過表現我們生活在無數可暴露的媒體之中這一現象反映來當下的社會現實。展覽在一個象徵著時代急速變化的集裝箱裏,與新媒體藝術融合在一起,利用“集裝箱”的這種獨立、封閉、實驗性空間給觀眾提供參與、和諧、溝通的場所,強化公園作為公共空間的基本職能。”在他看來,展覽並不只展示藝術作品,而是探尋空間組合的可能性,讓觀眾體驗藝術的“空間角色”另外,集裝箱與公園景觀的互動,也為當地人與環境的關係增添了活力。

展覽現場

主題展與公共藝術——亞洲的相似性

第一屆藝術節的主題為“重返”意在回顧歷史,而本屆主題展則以“遷徙”切近當下,關注當今宏觀的時代和微觀生活的共通之處。參加此次主題展的國際藝術家多來自亞洲地區,或有濃厚的亞洲背景。策展人李章旭負責遴選國際藝術家的作品,據他介紹,在本次藝術節之前,南韓舉辦了一個名為“移動的亞洲”的展覽,他在這個展覽中認識了許多外國藝術家,並且他們的作品都以“移動”相關,正契合本屆展覽 “遷徙”的主題。並且,結合中國社會40年來的巨大變遷,和展覽場地的開放性——公園作為公共景觀,本身就是多變的——作品能巧妙地與這些語境産生微妙的關係。

高銘《混沌慶典》影像裝置 尺寸可變 2018年

《混沌慶典》局部

高銘的作品《混沌慶典》將中國人所熟知並廣泛使用的社交媒體符號用多塊螢幕密集地展示出來,而我們所使用的這種圖像被不斷地組合,拆解和疊加,原本的意義早已被曲解和掩蓋。“浙江溫州皮革廠”廣告被無限迴圈地播放,動畫,漫畫形象跟隨樂曲的節奏切換,營造出一種嘈雜,滑稽又空虛的迷幻狀態。藝術家把這些填滿人們日常的東西對象化,讓觀眾停下來,在誇張的嘈雜中進行反思,這些令我們沉迷其中,甚至改變我們溝通和思維方式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張新軍《樹林睡袋樹林》睡袋 尺寸可變 2014-2015年

建築似乎也正在成為遷徙的媒介。張新軍讓織物以三角形相拼接,各個交匯點引出一條繩子,在樹林中,只需選取特定的繩子和角度在樹榦之間加以固定,睡袋的形狀便可以任意搭建,還可迅速地轉移。作品揭示了一個事實,即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不變的,固定的物品難以滿足生活需求,事物迭代的週期越來越短,已經很難有什麼東西可以長久留存了。但藝術家依然給出了一個浪漫而又樂觀的方式讓我們去面對這個事實,無論是布料還是樹木,還是背後的田野,這些都給人心以安慰。

韓婭娟《失眠者之家》VR 尺寸可變 2018年

韓婭娟的作品《失眠者之家》設置了五個不同的空間,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最普遍的現象之一,藝術家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居所,她稱之為 “記憶之宮”。她在這裡探討的是關於人的記憶方式的問題,在每個空間中,失眠者有其記憶的旅途,沿途中有相應的提示資訊,借此來通向一種記憶。其中有一個空間是一所大教堂,裏面存滿了世界各地的影像資料,因為這裡通向的是人類的文明史。但觀眾所看到的都是被電子化的記憶,所以藝術家認為,每一個人的手機就是記憶之宮,是未來考古的重要數據源。

金昌謙《盤子裏的水影》影像裝置 尺寸可變 2015-2016年

南韓藝術家金昌謙一直致力於再現問題的研究,在作品《盤子裏的水影》中,觀眾既能看見水的圖像,又能看見水盆,它們之間搭配得天衣無縫,就好像是真的水在盆裏顫動,實際上誰的幻覺只是映像造成的。當視覺的要求被滿足之後,映像背後的實體還是不是重要呢?藝術家在此要凸顯實體背後精神指向的重要性,它超乎視覺。正如一件雕塑作品除了展示給觀眾形象,它還以實存的方式昭示著藝術家在製作中的艱辛與情感。

古斯塔夫·赫爾伯格《Tracing Korea》影像裝置 50 x 400 x 25 cm,材質:3通道視頻,3 x 40'螢幕,時長12分鐘,2017年

古斯塔夫·赫爾伯格《Tracing Korea》影像裝置 (局部)

瑞典藝術家古斯塔夫·赫爾伯格在南韓擔任教職,他以作品《tracing korea》來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的土地。影像以鳥瞰的方式緩慢展現給南韓任意某地區的一草一木,三塊螢幕中的圖像被依次遞進放大,當經過一些點,如石頭,房屋,甚至是動物,視頻會將它標記出來,並加以解釋,但仍然有許多東西無法被辨認,它們幾乎沒有國別意義上的概念,無法被歸類和定義。他的作品常常思考哲學層面的問題:當我們越微觀地探查一個個體的特殊性時,卻發現它與那個懸置於其上的共性漸行漸遠。

周文鬥《滑板系列NO.3》30塊滑板 150×150×150cm  2012年

張小濤《三千世界·蜉蝣》影像裝置 2018年

邵譯農 《如如之心》 裝置 尺寸可變 2013年

RYU Biho《 kkwaeng geulang kkwaeng kkwageng kkaeng》 多通道視頻 尺寸可變 2018年

解丁泉 《空影》 裝置 尺寸可變 2018年

在地藝術創作:藝術介入社會

藝術教育是藝術介入社會最為直接的方式。本次藝術節延續了第一屆兒童繪畫的理念,把藝術支教延續了下來。展覽的展示方式極為特殊:孩子們的繪畫作品和笑臉被印在他們的小板凳上,依次吊裝在鋼管搭建的框架空間中。孩子們以“未來的世界會怎樣?”為主題各自創作了自己的作品,那裏可以充滿發達的高科技形態,也可以回歸田園和自然,每一幅的想法都彼此不同,這不僅讓藝術作為仲介展現孩子們作為個體的獨立想像,也是大眾借助藝術對社會景觀的一種主動建構。

 

兒童繪畫的展示空間

孩子們的肖像及其繪畫作品

孩子們的肖像及其繪畫作品

早在20世紀30-40年代,在合川就已經有鄉村建設和藝術教育普及的先行者。陶行知著名的“育才學校”就設在合川的草街,在資金極有限的情況下,他聘請當時著名的音樂家,畫家詩人為當地的鄉村孩子們傳授藝術。愛國實業家盧作孚生於合川,曾在重慶北碚建立了公共圖書館,公園和兼善中學。策展人張小濤認為:“他們對待藝術的態度,甚至可以比作博伊斯倡導的‘社會雕塑’理念”。

觀眾觀看作品

此外,在地藝術創作還將展示清代合川著名的民間藝人黎光修生平及他和弟子塑造的雲南筇竹寺《五百羅漢》,探討在回顧歷史的遷徙中,媒體如何和一個城市的文脈發生關聯。

展覽的公共藝術作品(圖片來源:展覽主辦方)

展覽的公共藝術作品,展現合川的古跡與歷史文脈(圖片來源:展覽主辦方)

論壇:新媒體藝術的歷史與當下

在開幕當天舉辦的第一場論壇中,南韓參展藝術家金昌謙簡要梳理了南韓自白南準以來的新媒體藝術發展脈絡。這些藝術家有的用影像製作紋身,抑或用光影來展現敘事;有的通過複雜的編程,控制機械臂表演戲劇和繪畫。他們對多種技術的駕馭,對高科技和新技術的敏感,以及從觀念到媒介再到呈現的緊密關係,在亞洲和世界都獨樹一幟。

南韓藝術家金昌謙介紹作品

瑞典藝術家古斯塔夫·赫爾伯格介紹了自己的創作理念,他認為,新媒體藝術的公共性要求作者要十分注意作品的受眾,而不是以藝術的高傲和生僻自居,以期望公眾主動靠近。相反,作品要緊扣它的展示環境,這就像和一個看不見的人在下棋 “我很享受這種樂趣”他説。張小濤評議説,他的作品很有哲學的思考,新媒體藝術的陷阱就在於它常常是人迷惑在媒介中,而逐漸忘記了所表達的觀念,二者要轉換自如。

瑞典藝術家古斯塔夫·赫爾伯格介紹作品

在下午的對談環節中,三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對於媒介這一概念的看法。來自南韓的首爾中央大學攝影系主任李龍煥介紹説,學校在首爾這樣高科技密集的地區中,自然而然就把學生與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結合起來,他本人也是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員。《畫刊》雜誌主編孟堯提到,報刊等紙媒在面對新媒體的衝擊時,選擇用走向深度的方式以慢來回應快,那麼藝術家能否也以慢回應生活的快節奏呢?它有沒有能力來應對生活中的反饋?參展藝術家韓亞娟則指出,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的遷徙,是當下新媒體藝術發展的趨勢之一,VR技術再造了一個平行的虛擬現實,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穿戴設備與身體的更加契合,二者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對談現場

來自香港的藝術家Silas fong介紹了自己關於時間的新媒體創作,他用影像記錄變動和靜止的影子,完成了對時間的揭示和遮蔽,探討不同地域對時間長度的定義;胡加藝的作品《冰刀》在建築工地中用兩層玻璃搭建了一個小滑冰場,玻璃比冰更滑,她在艱難的平衡中最終明白,自己不是與環境對抗,而是在與自己的力量做鬥爭;薩沙·波勒收集世界各地的裝飾性圖案,集合於自己的作品中,而藝術家Alberto Gerosa以“打雞血”的現象為切入點,展開人類學的研究,在作品中展現了一種集體意志。

藝術家Silas fong在論壇仲介紹作品

策展人張小濤以合川、烏鎮和隆裏等地的藝術節為例,談及媒介如何對社會産生作用。當下的時代,媒介重塑了社會,藝術能以一種軟性的方式去改變社會,他把這種現象定義為“思想的滲透”。一個具有責任感的當代藝術家應當走出工作室,在優秀的藝術家那裏,藝術語言和社會的部分應相互平衡。與歐洲的現場不同,在中國的鄉村,歷史和鄉愁交織著,用藝術激活鄉村的文脈並它重生,這就是媒介的使命。每一個藝術節都應當解決其當地的問題,從而體現其“在地性”。因而“走向社會”不應是一句口號,藝術家應像細胞一樣在社會中飽含情感地工作,讓藝術在其間生長。

策展人張小濤在論壇中做展示

縱觀整個展覽,作品和它獨特的展陳方式一起,構建了一個每天不斷在發生變化的實驗室。策展人張小濤説:“媒介是身體的延伸,是思想的延伸。在藝術家那裏,一手是媒介,一手是社會,我們必須思考二者怎樣融合。藝術改變“人”這一社會細胞,媒介能改變資訊,使時代重新編碼”。不僅藝術教育直接影響下一代,同時當地居民面對全新的藝術形式時,也會重新思考他們當下所處的環境。儘管每一屆藝術節的舉辦都十分不易,從中日韓近年來的在地藝術實踐案例,他説: “在亞洲,媒體和社會是交融在一起的,這是亞洲的共通現象,對於我們來説,實驗室就是社會,社會就是實驗室”。

據悉,第二屆合川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展期為期一個月,將持續至2019年1月28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