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4日下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人類學家于碩、藝術家方索(Francois Bossiere)主編的圖書《遊牧筆端》(中法雙語)在榮美術館舉辦新書發佈會。
本書的兩位作者分別是法國畫家方索以及他的夫人、人類學家、香港理工大學中歐對話中心主任于碩。本書收錄了大量方索關於藝術創作的文章以及畫作,並收錄了中外藝術家對其作品的評論。
新書發佈會現場
作為一位熱愛中國文化的法國人,方索通過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及繪畫技巧的吸納與運用,在油畫創作中展現了一種跨文化、跨地域的特點。他將中國畫的丹青筆墨恰到好處又天衣無縫地運用到西方繪畫中,是中國藝術走向世界,為世界所接納的一種有益的嘗試。他對中國哲學和繪畫深入的領悟,被認為是為數不多的將中國藝術精髓運用到繪畫中的西方畫家之一。
于碩長期研究超文化相遇場和邊疆少數族群的生活變遷,經常出入山嶺草原。在這種長期的田野考察中,方索先是追隨她去阿爾卑斯山放牧,于碩做牧羊人的身份認同研究,方索便在一旁對著大山寫生,兩個人就這樣遊牧在歐亞大陸兩極,身處非結構的“閾限區域”,獨享精神自由和創作靈活性,一晃就是20多年。
本書作者,藝術家方索(左)、人類學家于碩(右)
在現場的藝術對談環節,方索首先介紹了遊牧歐亞大陸的藝術感悟,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原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程大利、藝術家李迪分別探討了各自對文化對話交融的體會。李迪認為,作為一位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法國畫家,方索對中國藝術的理解和再現在一定層面上超越了兩種文化在各自地域和國家的限制而呈現出一種包容的跨文化視角。
藝術家李迪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近些年來,藝術界對西方人既畫油畫又畫水墨這種介於兩種傳統之間的繪畫實踐興趣日增,開始思考中國和西方傳統對超文化藝術創新做出的貢獻。包括于碩在內,乾脆把方索當成超文化人類學的一塊田野進行觀察思考,“打造相逢空間”,充當他與中國各界對話的仲介。她20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將自己的“超文化”研究和生活視為一種理解倫理和生命美學的日常歷練。思考從藝術類型、文化形態、身份焦慮,到相互汲取、雙重代言、超越自我、創造本能、無思隨意……,不斷深入;繪畫、語言、觀念悄悄地從形式內部超離,如同登高望遠,視野不能不深邃廣袤,於是匯成了這本具有思想性、學術性和精神性的集體智慧之書。
本書旨在通過方索的超文化實踐打破中西文化的二元分立,呈現的不僅是文化相逢的激蕩碰撞,更是交流之後的超文化探索和動態生成;不僅是“中西合璧”,更是非“中”非“西”的第三空間的浮現,充滿著生命感受的普世人類精神,方索的繪畫就是其中生成的新鮮“奇異果”。
作者希望提供一個超文化創造的“文本”,從而擺脫18世紀出現的“文化”“國家”“種族”三個現代化的窠臼,進入我們稱之為的“超文化再生”(transcultural regenerativity)。法國詩人、抵抗法西斯的戰士勒內•夏爾説:“人有能力去做他無力想像的事”。《色境》系列將我們帶向史前紀年,畫面紋理來自天體物理學神秘的“褶皺”,去除了“平面”的假像。《存在之盒》系列表達了對城市特定“空間”的體驗,邀請觀者在一個“慢”的間歇中,感知存在的別一種狀態。《鬼臉》系列是對現實荒誕的抵抗,《古壇大調組曲》系列追尋“生命的原型”——“人類的母體”。方索的創作啟示我們由文化人走上生態人的返鄉之路。
本書的構成也是遊牧式的,由始至終在中法文兩種語言中穿行。第一部分,在歐亞大陸兩極遊牧色彩是方索藝術心路上一點一滴的日常記錄;第二部分是于碩及藝術界、學術界朋友對方索作品的感知、解讀與期待。
如方索所言:“我往來于巴黎、北京、香港、西班牙、蘇格蘭、布列塔尼……,也往來于不同的創作方法,我的不同階段作品具有的異質性即是見證。”他在巴黎開始了水墨習練,在西安走向色彩的反叛。“不過從中呈現出的,依然是它們內在的連貫性與主線。”什麼是方索的主線?“用生存的意志作畫,為了重生,或許也會給看畫的人帶來新生。我依然相信那些哺育滋養和有助於重建的東西,即便在一場殺戮之後。”方索為生命之善不肯放下畫筆,再任由畫筆“回歸自身”,聽從“墨的情緒”揮灑流露。
新世界出版社總編輯張海鷗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新世界出版社總編輯張海鷗評價方索的作品時表示,“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和我們從事對外傳播的過程中,在一位法國藝術家的筆下,我們能夠很好地看到中國文化是如何潛移默化和潤物細無聲地影響了一位法國藝術家的創作的。這對從事中西文化交流的讀者具有很好的啟迪作用,也是我們出版本書的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