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經典致敬——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在京舉行

時間: 2015-12-10 15:36:49 | 來源: 藝術中國

首頁> 資訊> 藝訊

“古韻鐫拓,紙墨韆鞦——宋元善拓暨全國書法臨摹展”及臨摹作品捐贈收藏儀式現場

2015年12月10日上午,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共同主辦,北京重文堂承辦的“向經典致敬——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在北京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展出。當天上午,“古韻鐫拓,紙墨韆鞦——宋元善拓暨全國書法臨摹展”及臨摹作品捐贈收藏儀式在國家圖書館同期舉行。文化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國家藝術基金管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少華,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洪彪,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韓永進,國家典籍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李虹霖等出席了相關活動。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海觀看“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

王家新,1967年出生,祖籍遼寧。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楷書專業委員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西泠印社理事,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收藏。著有詩集《北溟魚》、詩詞集《頤園詩草》、書法集《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書法作品集?王家新卷》、《王家新書法藝術》、《晏園藝事》、《晏園述古》等。

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少華觀看“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

本次展覽展出了王家新多年來臨摹的歷代書法經典作品30余卷冊。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先生為展覽題寫了展名。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張海先生在展覽序言中對王家新的書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家新同志是第六屆中國書協主席團最年輕的一員,是當代中青年書家的優秀代表和領軍人物。”王家新自幼在父親的指導下研習書法,以歐、褚、顏、柳等唐楷碑帖為範本,以私塾式描紅寫倣的方法,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在幾十年的學書歷程中,他在繁忙的學習工作之餘,臨池不輟,焚膏繼晷,對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尤其是楷書名作用力最深,所臨摹的作品忠實原作、形神畢肖,大多是實臨、通臨,展讀之際,精彩紛呈,蔚為大觀,其種類與數量之多,臨摹把握之精準,不僅在當下,歷代書家中也是不多見的。他認為書法是一種生活方式,業餘時間讀書、臨帖、抄書,日記和詩文手稿也是用毛筆寫就,是古代文士般的生活狀態,因而他的書作中充盈著儒雅的氣息、從容的氣度和正大的氣象,贏得了廣泛的矚目和讚譽。

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韓永進向王家新頒發收藏證書

王家新在臨摹作品捐贈收藏儀式上説:“書法發展到今天,傳承與創新、為人民書寫等時代要求,迫切地需要我們做出習書道路的選擇,需要正本清源、重回經典、開拓前行,按照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岐山同志那句著名警語的指引,去發掘和展現楷書之美、書法之美、漢字之美。我願以這樣一次特別的展覽與同道們切磋探討、反思明辨,按照奇葆同志在本次書代會上提出的“書中有文、書中有道、書中有人、書中有德”的精闢論述,共同修為篤行,不辜負殷殷期望。也願為中小學書法進校園活動做一個示範和引導,為廣大書法愛好者、特別是小朋友們搭建一個有效研習書法的橋梁。因此我真誠地期望各位觀看展覽的時候,忘掉我這個作者的存在,把目光和身心最大限度地投向這些書法經典作品,去感悟、去珍惜、去虔敬,從而去傳承、擔當與弘揚。”

第六屆中國書協副主席、書法家王家新現場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在中國書協與國家典籍博物館共同舉辦“古韻鐫拓,紙墨韆鞦——宋元善拓暨全國書法臨摹展”之際,將王家新多年來所臨摹的歷代書法經典作品三十余卷冊一併展出,以此來引導書壇“重回經典、正本清源”,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是很有意義和必要的,也為中小學書法進校園活動起到推動、示範作用。通過這次展覽讓人們重新體味楷書之美、書法之美、漢字之美,成為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延綿承繼的見證,也必將為當代書法的開拓創新、繁榮發展提振信心。

展覽自即日起至2016年1月10日結束。

【現場訪談】王家新:向經典致敬,重現楷書之美、書法之美、漢字之美

張海:王家新臨摹作品"高"、"大"、"全",是真正向傳統致敬

相關閱讀  王家新:四十描紅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沈鵬題寫展名“向經典致敬”

觀眾觀看“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

觀眾觀看“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

觀眾觀看“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

觀眾觀看“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作品展”

向經典致敬——王家新臨摹歷代書法經典部分作品:

王家新臨摹漢·《禮器碑》

王家新臨摹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王家新臨摹宋·趙佶《瘦金書千字文》

王家新臨摹元·趙孟頫《道德經》

王家新臨摹清·黃自元《正氣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