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就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館專訪文化部部長蔡武

時間:2014-09-12 16:38:00 | 來源:新華網

資訊>聲音>

國家典籍博物館正式開館現場

國家典籍博物館9月10日正式開館,首展“國家圖書館館藏精品大展”。對此,新華社記者對文化部部長蔡武進行了專訪。

記者:2013年8月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和文化改革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並提出“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在此背景下,國家圖書館籌建的國內首家“國家典籍博物館”開放服務,有何特殊意義?

蔡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是講我們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展現出來。

國家圖書館館藏繼承了南宋以來歷代皇家藏書,館藏敦煌遺書、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輿圖、少數民族文字典籍、名家手稿等珍品達275萬冊(件)。“國家典籍博物館”開放服務,讓平時深藏在庫房中的典籍文物,以新穎的閱讀方式、創新的展示手段,為人民群眾提供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是貫徹落實“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要求的重要體現,將進一步拓寬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途徑,拉近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公眾的距離。設立中國自己的國家級典籍博物館,也為世界開闢展示中國典籍文化的國家級窗口,有利於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記者:國家圖書館不斷拓展職能,建設“國家典籍博物館”,這是一項重要的探索和創新,您覺得這種探索對於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會産生什麼影響?對於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何重要價值?

蔡武:典籍博物館和圖書館作為兩種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互相聯繫又互相融合,許多歷史悠久的國家圖書館裏都建立或計劃建立博物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的開放服務,將充分帶動全國圖書館與博物館界的交融與合作,廣泛挖掘典籍文物的重要內涵和價值,為引領大眾文化發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發揮重要作用。

在國家圖書館建設典籍博物館,對地方公共圖書館以及地方典籍博物館建設也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不少圖書館在改造或新建館捨得過程中,非常重視保留和利用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老圖書館館舍,在此過程中開設展示空間,設常設展覽,凸顯了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服務民眾相結合的創新思路。這一重大舉措整合相關服務資源,更好地保障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重要借鑒作用。

國家典籍博物館內,觀眾從《永樂大典》前走過。

記者:國家典籍博物館開放將舉辦首展——“國家圖書館精品大展”,展覽如何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吸引廣大讀者?

蔡武:國家典籍博物館首展“國家圖書館館藏精品大展”由金石拓片、敦煌遺書、善本古籍、輿圖、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樣式雷圖檔、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國古代典籍簡史等9個展覽組成,展品800余件。本次展覽是國家圖書館歷史上最大規模集中展示館藏文獻珍品。為了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展覽通過四個方面做了嘗試。

一是展出大量珍貴典籍實物,並配有深入淺出、生動精彩的解説。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諸多曠世經典、品讀各朝各代的筆墨真跡,還可以從展覽中了解到許多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二是展覽運用大量的多媒體展示手法,融趣味性、互動性與知識性于一體,讓晦澀難懂的典籍文物更具有親和力和觀賞性,同時依託數字圖書館技術,開展基於新媒體的虛擬、互動式展陳,並開設了網路線上展覽。三是積極拓展延伸服務,增強與觀眾的互動交流。如創新展陳理念,形成“典籍——文物——技藝”的活態化展陳模式;邀請專家開展系列講座,通俗易懂地解讀珍貴典籍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組織專門的講解團隊等。四是專門組織青少年參觀,使展覽成為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史知識的普及課堂。

記者: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項重大課題,您認為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等文化單位應該如何充分發揮社會教育作用,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蔡武:社會的發展需要圖書館,圖書館也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要進一步充分發揮和深入開發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作出新貢獻。

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要進一步圍繞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開展好保護傳承、挖掘展示、整理出版等工作,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在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要深入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全面、科學、規範地開展保護工作,提高公眾古籍保護意識。要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同行的業務交流,探索外展、借展、巡展、交流展等多種展覽合作模式,讓更多讀者有機會接受傳統文化熏陶。要結合挖掘展示優秀文化資源,做好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的正面宣傳教育。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特別是注意引導廣大青少年對優秀傳統文化樂聞、樂學,培養社會公眾認識、了解傳統文化的興趣,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在每個人的生命與生活之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