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尋找亞洲:首屆亞洲雙年展第二次會議廣東美術館召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21 20:03:0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第二次學術會議現場

為了更好地推動本次雙年展的籌備工作,推動亞洲研究,為藝術研究尋找亞洲本源,廣東美術館于2014年5月17日-18日舉行“尋找亞洲——首屆‘廣東美術館亞洲雙年展’”的第二次學術會議。本次會議主旨為:擬定首屆“廣東美術館亞洲雙年展”的目標、主題和學術架構,分別深入討論關於亞洲想像的原理、廣州連接亞洲的歷史淵源、關於亞洲雙年展的初步構想、藝術的形狀(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現狀與態勢)、鄉村中的“亞洲”五個專題。

文化部外聯局亞洲處、文化部藝術司文學美術處,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的領導出席了本次學術會議。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首先致辭,認為廣東美術館為籌辦“亞洲雙年展”做了大量工作,並採用了科學而正確的工作方法,就是學術優先、文化優先。范迪安指出今天的亞洲在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等方面都呈現出許多新的,甚至是讓人焦慮的變化。但是有一樣東西我們必須要有信心,就是文化,特別是藝術文化,可以讓人們在精神層面建立起共識,從藝術家的創作特別是想像性中尋找對未來的感知。因而,藝術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對於今天複雜的亞洲問題來説,無疑能起到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可以説,廣東美術館舉辦亞洲雙年展乃是集具天時地利人和之盛事。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與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

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主任張晴,英國考陶爾德藝術學院教授莎拉•威爾遜,荷蘭阿姆斯特丹藝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漢克•斯拉格,新加坡當代藝術中心CCA藝術總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烏特元•鮑爾,南韓國立現當代美術館資深策展人姜承完,印度尼西亞國立美術館策展人、印度尼西亞藝術學院講師蘇瓦爾諾•維斯特羅多莫,印度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吉瑞希•偉傑•沙涵,紐西蘭國家博物館資深策展人莎拉•法勒,伊朗伊斯法罕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系院長馬娜•阿扎迪•博亞茲等國外資深策展人,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歌,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志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程美寶,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董少新等著名研究亞洲問題的中國學者參加了會議。

這次學術會議延續第一次會議從學理出發的路徑,中國社科院孫歌研究員從面的範疇,論述了亞洲概念的歷史性和空間性。亞洲作為一個視野,真正具有原理性的意義,是幫助我們重新去尋找那些在現有價值判斷體系裏基本上被忽略、被排斥的價值。復旦大學董少新研究員則從歷史的線索上為理解亞洲提供借鑒,他認為地理的整體性和文化的多元性都説明“亞洲”是一種構建自我認同的概念,它源於歐洲,又用於對抗西方。策劃藝術展覽需要尋找我們視野中的亞洲,這個尋找不是找一個結論,而是延續尋找的過程。印度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吉瑞希•偉傑•沙涵提出,應該從家庭相似性的角度思考亞洲,不要從本質來思考;眼光超越殖民時期,看到以前更深厚文化交會的歷史;重新煥發被埋葬文化的聯繫。

出席學術會議的各國專家

因首屆“廣東美術館亞洲雙年展”主場館在廣州,廣州自然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中山大學程美寶教授和劉志偉教授分別就“廣州連接亞洲的歷史淵源”進行了闡述。程美寶教授提出廣州從16世紀就開始接待歐洲到中國的貿易,並成為中歐貿易的重要樞紐。廣東人用漫長的時間積累了自己的政治、經濟、社會資源,正是在人員流動過程中形成廣東與世界的關係。劉志偉教授以海珠區黃埔古村為個案,介紹了這個當年中國最繁華的對外通商港口在過去的幾百年間與亞洲發生了怎樣直接的關聯,他們的生活方式又怎樣地展現出亞洲的整體性和普遍性。劉教授指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廣州變成歷史文化的交界點,並成為亞洲的出發點和核心點。對此,南韓國立現當代美術館策展人姜承完認為廣州確實可以成為一個起點,成為亞洲雙年展的焦點。

會議進一步推動了首屆“廣東美術館亞洲雙年展”的實質性建構,確定了以“尋找亞洲”作為首屆亞雙展的主題。荷蘭阿姆斯特丹藝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漢克•斯拉格建議要把這個雙年展做成長期的研究項目,圍繞著亞雙展的主題,在未來兩三年做一系列相關的研究活動,而最後呈現的雙年展是亮點和重點。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在會上首次提出了關於“亞洲雙年展”的幾點構想:1、將理論學理作為獨立的版塊,在展覽籌備的進程中,不斷地推出關於亞洲問題研究的最新成果,並於“亞雙展”開幕前結集出版;2、開啟展場的“全城計劃”,除廣東美術館作為主展場之外,考慮將白雲機場、廣州大劇院、正佳廣場、黃埔古村、大學城美術館等作為分展場;3、與亞洲多個國家的美術館合作,上演 “雙城記”甚至“多城記”,即在廣東美術館主展場之外,還初步擬定了與南韓首爾美術館、印度國家美術館、伊朗伊斯法罕博物館作為主題展場,做到以亞洲為平臺,使眾多國家真正地參與其中,從而達到“亞洲問題,全球表達”的目的與效果;4、初步擬定了由中國、英國、荷蘭、南韓、新加坡等國家著名策展人組成策展團隊,以及由多個國家策展人參加的專題版塊的二級策展團隊。

出席學術會議的各國專家

18號下午,在深入的學理探討和意見碰撞之後,與會專家學者前往黃埔古村實地考察,以更好地了解廣州連接亞洲的歷史淵源。 首屆“廣東美術館亞洲雙年展”將於2015年舉辦,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錢林祥認為,目前中國大陸尚未有過“亞洲雙年展”,需要從中國的角度來呈現亞洲藝術,表現中國的視野,傳達中國的聲音;另一方面近幾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一直期待中國能舉辦亞雙展,以提高整個亞洲藝術在國際上的地位。而廣州是中國連結亞洲的中心,亞雙展以廣州為中點,將中國與亞洲、與世界連接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説, 廣東美術館籌辦亞洲雙年展影響深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