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王春辰新書發佈交流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13 11:41:0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與藝術相遇”王春辰新書發佈會現場

2013年5月11日下午2:00—4:00,“與藝術相遇”王春辰《藝術的民主》、《圖像的政治》新書發佈交流會在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到場嘉賓除了本書作者、批評家、策展人王春辰,還有段君、藝術家張小濤及中央編譯出版社薛江,以及相關媒體及讀者等出席了活動。

《藝術的民主》、《圖像的政治》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書分別是王春辰2007年—2009年、2009年—2012年在日常生活中由所思所想而産生的藝術批評隨筆文集。正如他在《藝術的民主》中所説:“2007—2009年這兩年正好是中國的當代藝術紅火到最頂端、又在2008年底遭遇到經濟危機、而在2009年開始轉機微現的時候。這兩年多的時間對於我是一次密集接觸發生在眼前的中國藝術的過程,也因此有了這些文字。它們或者是有感而發,或者是應約而寫,大部分文字都不長,也是今天的媒體時代需要一些短小簡明的文字之故……”

作為2013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中國館的新任策展人,王春辰的上一本書《藝術介入社會》進行了批評與藝術間反省式的搏鬥。而《圖像的政治》是一部當代藝術圖景的解題之作。拆遷、水墨、文化審查、社會雕塑、觀念抽象繪畫、意識形態魔咒、格林伯格、鮑德里亞、政治表達、介入生活、藝術烏托邦、現代化慾望之夢、MoMa、CAFA、超有機……王春辰的隨筆散射出思考者的警醒,警醒是當代藝術的徵狀之一。譬如:

當代的藝術不等於當代藝術——

這幾年下來,經常有人要給“當代藝術”下一個學術定義,以為現代主義之後的混合性藝術就是當代藝術,説了一籮筐,結果也沒有將“當代藝術”在中國、乃至在國際的實質説清楚,更沒有認識清楚。這個定義不是從眾多的書本中演繹出來的,而是來自我們的現實生活。即便是國際,它也明確是來自於藝術對當代社會的再認識、再批評、再否定,也因此才被藝術的話語歷史敘述為一種特定的“當代藝術”,而不是一切的“當代”的藝術。

攝影不等於攝影——

正像續寫當代的藝術史一樣,儘管當代的藝術不同於傳統,屬於斷層的藝術,但歷史的寫作依然要把它們列在一起;同樣,今天的那些不是攝影的東西,不過因為使用了攝影媒介,也仍然會被續寫在攝影的歷史後面,不過是作為擴展了的攝影歷史,而不是攝影的攝影。否則,巴特不會出場,鮑德里亞也會羞于説攝影。這些學者是因為了時代的變化,把攝影作為哲學看,把世界當作影像看,這樣才去談攝影作為媒介的特質和意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