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潘公凱——彌散與生成”大展今日美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09 20:09:4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生成:一種文化理想和實踐

在“彌散”的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在文化藝術中有新的生成,這是潘公凱藝術思考和實踐的出發點。彌散的勢不可擋使生成變得困難,但也使之成為真正值得全球視野的藝術家們努力探索的目標。

今日美術館館長謝素貞主持新聞發佈會

生成需要生長點,這個生長點必然是現實環境的需求,也自然須從古今中外的文化積累中去找尋。生成也需要生成的方法,這既需要跨學科跨領域的融會貫通,也需要宏觀思考、把握與體系性建構的綜合能力。生成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個不斷自我質疑、試錯、調適和生長的過程。生成的動力或意志,源於問題意識,但卻不局限于某一個答案,而是指向開放性、過程性、互動性和演化性的有機體,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生成這四個要點:生長點、生成方法、生成過程和生成動力,在本次“彌散與生成:潘公凱藝術作品展”中得到全面體現。潘公凱從水墨、裝置、史論和建築四個生長點出發,以跨學科跨領域的生成方法,在核心問題意識的驅動之下,著力進行了新的建構工作。本次展覽正是潘公凱在上述四個領域心血建構的成果呈現;更重要的是,本次展覽以作品文獻之呈現,展示潘公凱自己問題意識的産生和作用,並且以開放的姿態面向包括藝術家自己在內的所有人,試圖引發對展覽乃至其所指宏觀文化問題的思考、批評、反撥與深化。因此,本展覽除體現了潘公凱自己對“生成”的著力之外,自身也擔當一種生成因子的作用,在彌撒的文化藝術情景中,激發新的文化勢能的産生和文化立場的激蕩。

策展人之一方振寧新聞發佈會上講話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