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潘公凱:用“五行之悅”重溫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4 10:41:49 | 文章來源: 國際線上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潘公凱

用“五行之悅”重溫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

——訪“BMW中國文化之旅五週年成果展”“行之悅”藝術裝置創作人潘公凱先生

進入展廳,在18米長,3米高的書架上,擺放著一萬本書籍。一面向觀眾展示萬卷書的書脊,另一面將萬卷書的書心部分作為投影墻,用多媒體的手段展示潘公凱的水墨作品《春夏秋冬》,並在投影中融入“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在北京中華世紀壇,2011“BMW中國文化之旅”五週年成果展上,觀眾將會看到這樣一個巨型的藝術裝置《行之悅》。這是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先生創作的藝術裝置。裝置圍繞中國傳統五行元素,融入了“BMW中國文化之旅”五年來所承載的人文精神,其中所承載的萬本書籍也融入了來自全國各地BMW愛心車主、和愛心人士的愛心,據悉這些書籍將被送到BMW資助的一些山區學校,用於建立這些學校的圖書室。

潘公凱裝置作品:《行之悅》

五年來,“BMW中國文化之旅”北行絲路、東縱運河、西進隴川、南下閩越、歸宗中原,在中華大地上印刻下了上萬公里堅實的文化保護印記。此次五週年成果展特別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元素,將“開拓之火”、“生發之木”、“堅韌之金” 、“同源之水”和“萬承之土”以展現BMW中國文化之旅五年來其蘊含的人文精神與古老智慧。

在中華世紀壇的“BMW中國文化之旅五週年成果展”現場大廳裏面匯聚了“BMW中國文化之旅”所探訪的眾多文化瑰寶,平遙推光漆器、惠山泥人、唐卡、德化瓷塑等,以及來自天津楊柳青、四川綿竹、江蘇桃花塢、開封朱仙鎮等七大年畫製作重鎮的精美年畫;還有汴繡、蘇繡、羌繡等刺繡精品,這些“瑰寶”讓現場的觀眾們大開眼界,目不暇接。而更甚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很多傳承人受BMW之邀親臨現場進行技藝、絕活的表演。一邊是汴梁燈籠張的第七代傳人張俊濤、張俊麗兄妹現場展示他們的古典宋式宮燈的製作過程。另一邊,觀眾們居然擼起袖子,在傳承人的手把手的指導下,親身體驗木板年畫印刷、木拱廊橋搭建等傳統手工技藝。

在現場,記者採訪到巨型藝術裝置《行之悅》的創作者,中央美術學院院長院長潘公凱先生。

BMW的行動與關注給予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從業者們一種鼓勵

問:您作為《行之悅》大型藝術裝置的創作者,參與了“BMW中國文化之旅五週年成果展”的展示,您對“BMW中國文化之旅”有何評價,你認為這樣的方式對中國文化傳播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潘公凱: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寶馬能夠做這樣的事情,一個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喜歡,因為他是一家德國公司,作為外國的一家廠商、一個品牌能夠對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有興趣或者是喜歡就更難得。

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事,國家是一直在提倡,而且文化部和藝術研究院都在做,從政治的角度和學術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從民間、社會的角度,或者説一個國際品牌的角度怎麼去介入、並關心這個事,我覺得這是一個更加寬泛的一個方面。否則,非物質文化遺産只是政府號召,或者是很小的專業機構在做研究的話,保護力度還是不夠的。所以寶馬做這樣的一些活動很有意義,就是讓這些從業者,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從業者,自己做的一種工作受到了外部的關注,對他們來説是一種鼓勵。

非物質文化遺産很寶貴,但也很難被展示,需要被及時記錄

問:“BMW中國文化之旅五週年成果展”融入您的裝置作品,您的創作很新穎,您覺得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産能有什麼更好的展示方式呢?

潘公凱:非物質文化遺産本來就是很難展示的,因為他是非物質,只要展示就成一個物質東西,但是也沒辦法,也是需要被展覽。所以它現在在展廳裏面在表演的這些,其實嚴格來説也不是非物質,已經是物質了,比如説做的菩薩,或者是畫的畫,嚴格説來,非物質是一個是口頭流傳的民間故事,或者是一種表演型的東西,比如説民間的舞蹈,如果這個舞蹈的人不在就沒有了,像這樣的一些東西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再比如説民間音樂,就是要去攝像、拍照片,用這種方法記錄下來,或者是把一些民間流傳的樂曲,比如説很早時候的“二泉映月”,像瞎子阿炳的一些東西,就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就是流傳在少數民間藝人、民間音樂家的心理和他的手上。如果瞎子阿炳不在,他的那個東西就失傳了,所以這個是特別需要保護的。當時所做的工作,當時就有兩位音樂學院的教授,拿著錄音機,當時的錄音設備還非常有限,就把瞎子阿炳的幾首樂曲給錄下來,不久以後瞎子阿炳就死了,幸虧他們錄了這幾首樂曲,所以我們現在反反覆復在外賓來的時候演奏什麼“二泉映月”之類的東西,就幸虧當時錄了一下,當時如果沒錄根本就沒有、就不知道、失傳了,我們有很多東西都已經失傳了,包括我們書上講諸葛亮所發明的一些兵器,現在也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像這一類東西是特別需要保護的。

但是這類東西如果拿來做展覽又特別不好展,它不是一個東西,它是流傳的一種,比如説民間故事,因為有很多民間故事,或者是文化傳播都是口口相傳,沒有文字記錄。所以這些東西是可以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我想我們國家在近十幾年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目前保留下來的一些東西盡可能的保留下來,在這個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失傳、散失的就已經找不回來了。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傳承我們民族的記憶

問:非物質文化遺産中有很多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他們是不是可以和當代藝術,比如説繪畫、裝置這些相結合,以易傳播的方式發展?

潘公凱:在我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什麼要保護呢?是保護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我們中華民族這麼多人,現在活的也很好,大家生活很幸福,但是我們從那兒來的,我們的祖先是怎麼樣生活的?這個大家會不知道,一代一代的年輕人不是忘了,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要讓年輕人知道我們的祖先他們在沒有那麼印刷品的時候,結婚的時候怎麼辦?窗戶上要貼一個窗花,窗花怎麼來的呢?是剪出來的,就是要把這個文化記憶傳承下去。比如我們這代人知道剪紙是幹什麼的,在現在七八歲的小孩就不知道剪紙是幹什麼的,他沒有這個記憶。

那麼一代一代的人都失去了這個記憶,就不知道自己的傳統、文脈是從那兒的,就是我們的文化這個根沒了,為了保護這個根就要把這個東西留著,留著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其實不需要它們現代化,不需要把剪紙現代化,也不需要把捏的泥人現代化,泥人捏一個變形金剛有什麼意義呢?沒有意義,就是你的那個娃娃有意義,因為那個娃娃已經延續了幾百年了,我們要讓七八歲的孩子知道,以前幾百年前的孩子玩的玩具是這樣子的,不是玩變形金剛,讓他知道這點才重要。記住我們祖宗是怎麼活著的,就是三百年前、五百年前、一千年前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包括現在的唐卡。比如説唐卡的內容如果我們不畫佛像,我們畫一個喬布斯行不行?沒意義了。我們的意義是記住以前的生活,這個東西是我們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所以他們沒有必要刻意和當代藝術,比如説繪畫、裝置這些相結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