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第二次新聞通氣會在香港召開

時間:2012-05-22 20:04:44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三、發佈的部分參展藝術家名單

羅伊•阿斯科特 (英國)

羅伊•阿斯科特是新媒體藝術的先驅,60年代以來他就以藝術家和理論家的雙重身份活躍在互動多媒體藝術領域。他創造性地將控制論、電信學引用到多媒體藝術創作之中,對英國乃至歐洲多媒體藝術的發展産生了重大影響。自80年代以來,他開拓了國際網際網路在藝術領域的應用,並成為藝術應用資訊通訊技術的領導人物。

北京草場地工作站(中國)

2005年,紀錄片製作人吳文光和現代舞編導文慧創辦了草場地工作站,他們希望這不僅是自己進行創作的工作室,同時並非只挂著“藝術”名號的陳列或者展示櫥窗,而是“創作正在進行時”的一個工作站,同時也是一個和更多志同道合者分享和交流的空間。與表演和影像有關的工作坊和講座是草場地工作站的基本交流活動,一直持續到現在。

亞伯拉罕•克魯茲威力戈斯 (墨西哥)

亞伯拉罕•克魯茲威力戈斯出生於1968年,是一名用“發現物”來製作作品的觀念藝術家,也以此成名。作為一名雕塑家與作家,克魯茲威力戈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參與了發生在墨西哥城的觀念藝術浪潮,該運動常常被拿來與英國YBA的蓬勃時代相類比。

瓦蒂姆•費西金 (俄羅斯)

瓦蒂姆•費西金通過攝影、繪畫、燈光、聲音或者互動裝置,探討科學與藝術、整體性與個體、公共與私人、內和外這些通常存在於我們的常識之中的關係。他的藝術實踐始於上世紀80年代晚期,而且當時是藝術家小組“世界冠軍”的成員之一。

哈瑞爾•弗萊徹(美國)

在哈瑞爾•弗萊徹完成了在加州的學業之後,他開始與藝術家Jon Rubin合作,他們在奧克蘭的鄰里社區中開始邀請社區住戶來加入展覽。這個二人組就這個話題合作了好些年,並且寫下了詩歌“我希望你來聞聞我”(I Want You To Smell Me)。弗萊切現任職于波特蘭大學的藝術系,作品展出於世界各地。2005年,他還獲得了阿爾伯特藝術獎。

藤原西蒙 (英國/日本)

這名英日混血的藝術家一直進行著一種形式上的“個人發現之旅”,可是實際卻涉及到道德、建築與係譜等問題。在藤原近些年的項目中,他質疑了許多被操控的歷史以及集體記憶影響個體經驗的可能性。他對構造一個故事十分著迷,並且喜愛書寫,在他的敘述性作品中都能發現種種痕跡。

胡介鳴(中國)

胡介鳴1957年生於上海,是當今中國數字媒體和錄影裝置的先驅藝術家之一。他最關注的題材之一便是新舊的交替更疊:一個他持續提出觀點和質疑的主題,利用眾多的媒介,不論攝影、錄影,或數字互動技術,把建築並置並配上音樂的注解。

蔣志 (中國)

1971年生於湖南沅江,1995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現居住和工作在北京,曾獲2000年CCAA(中國當代藝術獎)。蔣志的工作領域涵蓋了攝影、紀錄片製作、錄影裝置、繪畫、裝置和小説寫作。作品關切當代中國社會現實,呈現個人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趣味中帶有豐富的省思。

伊利亞&艾米利亞•卡巴科夫(俄/美)

伊利亞•卡巴科夫出生在前蘇聯的烏克蘭,他在2000年被評為在世的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卡巴科夫一直在嘗試用作品來解釋蘇聯的存亡問題,他認為蘇聯是第一個現代社會。他試圖去抽取出每一個現代社會中的普遍元素,並且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裂縫進行仔細的研究。卡巴科夫將和他的太太艾米利亞一起參加本次上海雙年展。

黎肖嫻(中國香港)

黎肖嫻為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哲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曾擔任創意媒體學院的跨媒體批判專業的組長(2002-2010),現為創意媒體文學學士本科生課程主任。黎氏為跨界的藝術創作者,以批判理論、女性主義視野、電影理論、敘事實驗和民俗田野法的多元結合進行學術及創作活動。

1  2  3  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