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山水》首場論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27 10:15:0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田松:非常感謝主持人對我的邀請。我看起來像是一個藝術家,但實際不是。但長久以來,我對於藝術是十分嚮往的。今天來到這裡,我看到了我久仰的朱哲琴小姐,我深感榮幸。還見到我仰慕已久的呂植教授,她在保護自然環境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

之所以被邀請,因為我寫了一本書,叫作《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副標題叫作“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嗎?”。其實,本來的副標題是“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出版社覺得太灰色,不利於安定團結,所以就加了一個問號。但我得觀點是一個肯定的觀點。我們通常會有一種進步的理念。有這樣一個經典故事,説在一個村落裏,來了個觀光客,見到放羊的孩子便問道,

“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啊?”

“娶媳婦啊!”

“娶媳婦幹什麼啊?”

“娶媳婦生孩子啊!”

“生孩子之後幹什麼啊?”

那孩子説,“放羊啊!”

説畢,觀光客內心深感悲哀。

後來有部電視劇,把這個故事也融進去了。説的是一個扶貧幫困的女大學生,聽到一個孩子將這樣一個故事,十分心疼地把孩子抱在了懷裏。就這個故事的經典版本來看,這個孩子是沒有理想的,愚昧的,不思進取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相信他應該進步。所謂進步就是説,小村子要發展、要進步,可以進步成一個小城市;小城市可以進步成大城市;大城市可以再進步,進步成北京、紐約;而北京和紐約還在發展、進步。於是,我們全人類就這樣一起進步下去了。這個是工業文明給我們的一種幻覺。簡單地想一想就會發現,它是一個非常荒謬的東西。假設現在的中國人,正在以美國人的方式生活。地球的能源已經不夠用了,沒有地方容納垃圾了。根本不是説我們還能用多少年的問題,而是已經不夠了。所以這種全球共同進步的理念是不可以實現、不能實現的。所以我説它是一個資本的騙局。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回過頭來想。為什麼這個村子要進步?如果這孩子可以世代安於放羊,不也挺好的嗎?!

有個哲學家這樣説,一切哲學問題,歸根結底都是政治哲學。而政治哲學歸根結底是一個核心命題——什麼樣的生活是好的生活。自從我們接受了進步、現代化的理念,我們對於好的生活的方向已經徹底地改變了。在傳統社會裏,古老的聖人們,諸如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甚至耶穌,他們都設想著關於未來理想的社會。在所有這些社會裏都是強調人的和諧以及精神世界的提升。但是工業文明給了我們新的方向,那就是物質的進步,物質的發展,對於物質世界的控制。比如説,我們説小康社會,它的指標就是每人平均GDP達到多少多少。這完全是以物質為核心的一種方向。這導致全社會、整個地球範圍內資源的不斷開發、耗散,對於自然的掠奪。那麼關於什麼樣的生活是好的生活?或者説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什麼?於是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要多少年薪才可以日日歡歌?

我在雲南偏遠之地,西蒙的佤寨,那兒的年薪是每人平均400元人民幣。眼見之下,那兒的物質水準當然是十分貧窮的。但是當地的官員説,儘管我們這兒的經濟很落後,但我們這兒精神生活很發達,我們從會説話的時候就會唱歌,從學走路的時候,就學跳舞。所以唱歌跳舞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在那,我對此深有體驗。照片上是宣傳部長和當地老百姓不斷的歌唱,雖然我聽不懂,但是可以感受到歌聲中洋溢著的幸福。即時是在葬禮上,也是以歌唱為主。所以,如果幸福是日日歡歌的話,那麼我不需要很多錢,只要年收入400元人民幣足矣。但環境是特定的,那就是西蒙,在佤寨。但在都市生活中,有多少錢恐怕也做不到日日歡歌。錢越多的人,日子過得越難受。我們在卡拉ok裏歌唱,那不是唱歌,我稱之為表演唱歌。它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發自靈魂的歌唱。於是,肯定會有人説,那種幸福是膚淺的、暫時的。他們多可憐啊,沒有見過火車,沒有見過電視,沒有用過手機,太可憐了。我想説,如果以物質為標準,那麼我們永遠不可能獲得幸福。我們可以這樣想,現在在北京,看到那些西蒙佤寨的人,或者是剛才朱哲琴所講述的那些我們稱之為在原始部落生活的人,我們覺得那種幸福很膚淺,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擁有比他們更高的物質。可是按照發展的理念,我們相信過幾年我們將會擁有更好的物質;而和更發達的歐美地區相比,我們比他們還差。那麼在他們看來,我們現在這種幸福,也是膚淺的、微不足道的。所以我説,如果你不能夠在當下獲得幸福,你就永遠不能獲得幸福。我們現在總也在探討發展進步,而我對當下的判斷,我認為我們面臨的真正問題不是怎麼樣發展,而是要停下來。如果我們停不下來,人類文明將會終結。而如果我們停下來,轉向一種新的文明方式,那麼我們還有可能會繼續延續。引用我另外一篇文章的題目最為結束:讓我們停下來唱一支歌兒吧!謝謝!

翁菱:我想此時此刻,所有的記者朋友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我們這兒只有一個自然之音的代表,可以讓我們在此刻高興起來。朱哲琴是一個走山走水的人。我們另外一位好朋友葉瀅今天也在,她曾和我説,前一段朱哲琴帶著大傢夥去各個省的少數民族——雲南、貴州、西藏,她覺得她在那種時候,她是一個更高興的自我,是一個真的朱哲琴。這一次展覽名叫山水,我也是看呂植他們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宗旨上寫著,關心自然之美,自然之殤,然後我們要怎樣去救贖自然。而從救贖來講,朱哲琴可能是我們藝術界的一個榜樣。所以,我想用朱哲琴的聲音來結束我們這一節的對話。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不自然
·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啟動年度“綠色”藝術計劃
· [專稿] 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BCA藝術市集
· 山東“國際小劇節” 演出論壇講座一條龍
· 留法青年藝術家10人展暨當代藝術教育論壇在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