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重溫紅色記憶──軍旅畫家集結上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20 13:46:46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崔艷



潘纓 紅色記憶 中國畫 (選自紅色記憶藝術邀請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劉海粟美術館主辦的紅色記憶藝術邀請展于7月1日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龔學平、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政委貢沈平、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副局長劉文國、上海市文聯黨組副書記遲志剛、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施大畏等領導以及參展藝術家和各界來賓出席了開幕式。

這次展覽邀請34位與軍隊有著密切聯繫的當代優秀藝術家集中亮相,這在上海還是第一次。他們之中或是優秀的軍隊藝術家、或曾有過軍旅經歷、或曾創作過著名的軍事題材繪畫,這一次大規模集結到了現代化大都市上海,這讓“紅色記憶”展覽本身又增加了一層新的含義。34位藝術家通過手中的畫筆,記錄下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革命的內涵和中國軍人所承擔的光榮責任,展現了新時代下現代軍人的精神風貌和軍隊文化的繁榮,讚頌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建立、建設新中國的光輝歷程。

在展覽中,記者發現,軍隊藝術創作並不是一味局限于寫實主義的創作風格。在“紅色記憶”主題的約定下,藝術家們展現給觀眾的作品既呈現了西方繪畫古典、現代、後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又涉及了中國水墨的全部表現技法和風格理念,作品種類也更加多元、豐富,架上、裝置、影像都在展出之列。透過每位藝術家的參展作品,可以體味到他們對“紅色記憶”的獨特見解。如莊言、莫樸、黃丕星等老一輩藝術家,他們都曾把自己年輕的藝術生命投入到解放中華民族的戰爭中,對紅色革命有著深刻的記憶,在他們的作品中戰爭與藝術的結合尤顯渾融一體,令觀者強烈感受到藝術家崇高的人格氣質和堅定的革命信仰;在孫向陽、張利、任惠中、孫浩等軍旅畫家的作品中,我們則看到了鮮活的軍人形象和令人感動的軍人事跡;而脫下軍裝的藝術家潘纓、姜建忠、宋克西、沈敬東、匡劍、莫大風、何大橋等人的作品在創作手法上則更為多變,當代氣息更強一點。比如沈敬東創作的《軍人三口之家》、《冬裝女兵》等系列作品,就把後現代視覺藝術的概念意識與卡通元素帶入其中,讓“紅色記憶”在後現代文化的大眾視覺效應中變得輕鬆活潑起來。這些均充分地反映了藝術家們迥異的創作風格和各自的美學追求。然而有一點卻是相通的,他們思考的、描繪的對像是共和國永不忘卻的那些腥血鐵流、櫛風沐雨,為了新中國而壯烈的主題,以及在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精神風貌。

在開幕當天,參展藝術家們還特別穿上了印有紅色五角星標誌的軍綠色文化衫。這一著裝不僅與展廳內的“紅色”作品相得益彰,更讓“紅色”讓軍旅畫家的集結與現場的氛圍凝鑄成一種永恒的“記憶”。

展覽期間,劉海粟美術館國際會議廳還將配合“紅色記憶”主題展,滾動播出多部革命題材電影。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軍旅畫家劉大為
· 中國紅色畫家劉國強專訪
· 紅色記憶 文革前的宣傳畫
· 紅色經典再次走紅 天價《南泥灣》看革命題材(圖)
· 紅色經典系列演出慶黨生日形式多 場場有看點
· 紅色熱情 潮流耳飾別樣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