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中國紅色畫家劉國強專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1-08 09:52:5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他被藝術施了魔咒

  ——中國紅色畫家劉國強專訪

  題記:

  十二月的北京,天氣已是相當寒冷了。採訪地點就定在劉國強位於宋莊的畫室。一路看著窗外的風景,通州這邊天氣似乎比北京的氣溫還要低幾許,沿路的涼水河、潮白河河面都已經起了一層薄冰,寒意盡顯!

  一直以來對劉國強的了解和關注都僅限于網路和一些媒體朋友的簡單介紹,但這些已足夠令我對他産生濃厚的興趣了。一個十六年前騎了十幾個小時的自行車從河北滄州到北京,一個二十多年來全身心癡迷于繪畫,一個藝術造詣可以與當今畫壇巨匠方力鈞、岳敏君相提並論,一個決定要畫一組222幅名為《週游世界大追捕》大型系列油畫並進行世界巡展,一個被稱為“中國當代紅色畫家”的畫家,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經歷,他的內心世界又有哪些異於常人?

  帶著這些疑問,我走近了這位紅色畫家,去探索他一路走過的痕跡,試圖去解密他的浩瀚的內心世界。

 

  “每當看到父親作畫,我就特別的感興趣”

 

  聽説你出自於藝術世家,能不能給我講講你小時候是受誰的啟蒙走上藝術之路的?

  我的父親、祖父都是繪畫的,嚴格意義來説,我的家庭也算不上是藝術世家,因為畢竟家族歷史上沒有出現了太過是有名的畫家,但是小的時候的確也受著藝術的熏陶。那時候,每當看到父親作畫,我就特別的感興趣,常常目不轉睛著盯著他並且纏著父親教我作畫。因此走上藝術之路,除了我個人的興趣和天賦之外,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我父親的影響。我小時候學的是油畫和水粉畫,但是後來我覺得油畫比水彩厚重飽滿,可以描繪更逼真的效果也可以製造出更豐富的機理效果,它更能體現我所想要表達的藝術精神,也能給我更大的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因此到了後來,我放棄了水粉畫,專門從事油畫的創作了。

 

  “我很擔心,一成不變的工作會徹底熄滅我的藝術靈感”

  聽説您同岳敏君、方力鈞他們都是從圓明園走出來的畫家,您那時候為什麼會從滄洲出來到圓明園呢?

  從河北師院畢業後我很順利地就到了電影院從事美工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畢竟可以從事我熱愛的繪畫工作,但是到後來,我漸漸覺得枯燥煩悶起來,畢竟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以及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的確不適合我。並且由於工作的緣故,我個人藝術創作時間和空空被大大壓縮了,我很擔心,這樣的情況會徹底熄滅我的藝術靈感。所以最後還是決定徹底放棄工作,到北京,到圓明園畫家村,繼續我的藝術創作之路。在那個年代,我還是很受掙扎的,因為很多人不理解,包括我的家人,他們紛紛勸阻我不要放棄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投身到一件看不到遠方看不見希望的藝術創作道路上去。但是為了藝術我還是放棄了,我想我的父親如果在我小的時候知道我會這樣,是萬萬不會教我從事繪畫的。

 

  “我不能因為沒錢就把我藝術創作的時間給荒廢了”

  1992年10月份的時候,我騎了十幾個小時的自行車到北京的,一來是因為捨不得花錢買票,二來想到了北京有輛自行車也方便許多,而托運起來很麻煩,不如自己騎過來省事,反正除了繪畫的工具,我也沒什麼可帶的!

  那時候幸好還有一個朋友已經在圓明園幫我租到房子了,一進房間,家徒四壁,空空如也,也幸虧有了大家的幫助,才不至於凍死,也就是在那裏我認識了方力鈞,而岳敏君是早我一年離開單位到圓明園的,我和他小時候就認識,也一起走過了學生時代,後來又是在一個單位。那時候,圓明園的藝術氛圍很濃也很熱烈,周圍都是一群青年畫家,大家都是單純懷抱著從事藝術創作的理想來到圓明園的。那時候大夥除了繪畫,還經常喝喝酒聚聚會,感覺很好,因為周圍都是你的同類,你會有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當然困擾我們這些畫家難就是貧窮,生活就不用説了,能吃飽飯就已經很不錯了,最大的貧窮來自於沒有錢買好一點的畫布和顏料,而且房子的空間有限,很多畫畫不開,有的畫家甚至只能在床上作畫!可想生活的艱辛之至!那個時候有些大學和輔導班的人經常到我們這邊來找人代課,所以,有的畫家還出去帶帶課,補貼一下生活,也有很多人覺得我畫得不錯邀請我去教教學,我也出去過那麼一兩次,但是後來我還是覺得不行,我不能因為沒錢就把我藝術創作的時間給荒廢了,所以後來還是寧願過苦一點的日子,專心在家從事我的繪畫!這麼多年以來,我也一直專心致志地從事著自己的藝術創作,從來沒有受到任何事情的干擾,所以我對藝術是很純粹的!後來圓明園地區由於改造以及當時政府看不慣我們這些整天不務正業的畫家,覺得我們像小混混,就取締了畫家村驅散了我們這群畫家。

 

  “宋莊是我生命中不能割開的一部分”

  從圓明園到宋莊,您作為最先進駐宋莊的畫家之一,你們是怎麼選擇到宋莊來發展的呢?

  95的時候,最先到宋莊的是方力鈞的一個學生,他説這邊離北京遠近剛好,而且也北京也安靜、清閒,適合作畫。另外,這邊的房子便宜,當時只要一萬多塊錢就能買一個院子,而在北京,一萬塊錢只夠租一年的房子,並且宋莊這邊的房子的空間也大,更適合作畫。所以我們這批人就一起到宋莊來了,那時候宋莊還沒有這麼多畫家,在96年的時候也就二三十個,不像現在已經規模已經達到3000了!而且現在的宋莊也不僅僅只是畫家了,還有從事音樂創作的的、藝術行為的、電影的等等。

  我覺得現在的宋莊比起當初的圓明園,似乎安靜和勤勉了許多,可能很多藝術家到了我這個年紀,覺得應該要更加潛下心來從事創作了,這樣才能多出一些作品留下來。現在我的生活比起那個時候也更加簡單了,除了作畫還是作畫,跟朋友聯繫得也比以前少了,我是覺得自己能夠從事創作的歲月比以前少多了,要更加珍惜了。對宋莊,我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不僅僅是在這裡生活了12年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氛圍,更是我已經將它作為我的生命中不能割開的一部分,每次短暫地離開,總是迫使我急不可耐地趕回它的身邊,我想要是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對宋莊的感情,那就是一句話:好好活著。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黃篤專訪
·  專訪藝術家隋建國
·  專訪書籍設計家呂敬人
· 藝術中國專訪李廣鋅
· 鄧達智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