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不在北京搞藝術 誰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副中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10 09:16:59 | 文章來源: 新週刊

 

莫幹山藝術區


東部副中心:上海

號召力:莫幹山藝術區/蘇州河/上海雙年展/張晴/陳旭東/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國際畫廊業/奢侈品牌與金融機構

寄自上海的絕大部分畫展請柬,落款都是“莫幹山路”。

莫幹山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境內,相傳是幹將莫邪鑄劍之地。而上海的“莫幹山路”既沒有幹將,也沒有莫邪,只有大片大片的藝術區,並在此地彼此聯絡出一張藝術地圖來。  

過去的幾年間,上海一些初成規模的藝術區域都經歷了變遷——浦東的畫家村因房産糾紛而結束,蘇州河畔的藝術家倉庫遭遇拆遷危機。而莫幹山路的藝術單位們,也正在討論什麼時候改變一下,重新規劃或者尋找新出路。  

1998年台灣設計師登琨艷最先入駐上海蘇州河邊的倉庫,此後一批藝術家在西蘇州河路1131號、1133號倉庫等地相繼開闢工作室。比鄰的莫幹山路50號春明工業園區,“擁擠”著從上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風情各異”的廠房,背臨蘇州河。2000年5月畫家薛松第一個進駐莫幹山路50號。短短兩年,莫幹山路50號崛起為上海最大的藝術倉庫群。按照一些藝術家的描述——他們的工作室,有的光線詭異,有的濕搭搭的墻面滲著水,當然也有陽光充足的個案,“可喜”的是,藝術家們各安天命。2002年5月,西蘇州河1131號和1133號倉庫拆遷,那裏的藝術家們和東廊、香格納等畫廊的老闆就近搬入莫幹山路50號,同時還帶來新的一批當代藝術家。2002年另一片藝術倉庫淮海西路720號同樣因市政拆遷而消失,這批藝術家也于2003年2月相繼進駐莫幹山路50號。  

現在這個原本安靜的工業園區,已經成為上海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區,並且從工業園向創意園過渡。同時它的能量不斷“向外”輻射——北京等上海之外的城市,總能聽到“莫幹山”的聲音。  

如果以莫幹山路為上海藝術區“演進”的標本,可以看出,上海的藝術家和他們的根據地是在不斷地顛沛流離中漸漸匯聚到現在的莫幹山路50號,而這又恰恰是其他一些藝術城市所經歷過的,比如紐約、北京。只是是否能與其他藝術中心“同途同歸”,尚待證實。 

相比一些內陸城市,上海成為“當代藝術副中心”的優勢非常明顯——甚至在很多藝術從業者眼中,“副中心”可以直接替換為“中心”。至少,當代藝術的“天時”和“地利”,上海都具備,唯一不穩定的“人和”因素,正有待觀望。  

2008年年底,一場關於莫幹山路50號改造的圓桌討論,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始了。陳旭東帶著他的“M50/莫幹山50號的城市營造”計劃,從建築師的角度闡述了多功能性對於一個新興地塊的重要性:“我們希望它可以讓藝術和時尚的氛圍在其中自然地生長,而不是硬拉一些展示活動和時尚活動在這裡。不管是新的‘雙塔’高層辦公樓,還是藝術家住宅,都希望從硬體的角度給園區搭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平臺。只有人來人往,才有可能有真正的氛圍産生。地點其實不重要,就像M50,與場地相比,更重要的是有這些人、這些藝術家在。”  

如果陳旭東和他的M50計劃能夠按照預想實現,那麼上海相比其他城市,顯然多了一些看點和可能性,將它朝著“藝術副中心”更推近了一步。

   上一頁   1   2   3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全國首個跨界産品行銷中心打開電子藝術全新商業之路 藝術需要量化
· 上海民生銀行美術館舉辦西班牙大師科拉松個展
· 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5月多倫開幕
· 重慶黃桷坪:中國第一條塗鴉藝術街(組圖)
· 深圳觀瀾版畫基地美術館設計競賽結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