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月底在上海美術館推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2-24 19:18:34 |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劉南一 無人入睡NO13布面油彩

    巡禮,守住畫布上的精神

    “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的籌備是充分的,作品的徵集是廣泛的,藝術家的創作態度是認真的,理論準備是自覺的,對於這樣一個展覽,其藝術影響和文化積澱是必然的。

    諸多問題期待梳理

    中國油畫主流——寫實油畫,在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中,經過幾代畫家的不懈努力,已具備了本民族特有的藝術風格與精神品格。謳歌人類文明、尊重傳統文化、強調人文精神、注重生命體驗、關注真切情感、提倡科學態度、崇尚嚴謹方法、完善藝術語言、追求精品意識,使弘揚寫實風格的藝術家們對藝術本體、社會與人生觀察有了比較成熟的表達方式。通過寫實油畫,也反映了社會活動和人們的精神與品格的真實,顯示出藝術家對“寫實”這一藝術方式的執著追求和具有深刻的“中國風格”的人文體驗,表明飽含技術與思想含量的這一藝術形式與本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底蘊有著本質的聯繫。尤其是近60年來,中國寫實油畫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以現實的精神與寫實的形式為特徵的中國寫實油畫的人文體驗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且是文化和學術上的問題:怎樣梳理“現實主義”與寫實油畫的歷史脈絡,如何更為深層地揭示中國油畫與寫實油畫的內在聯繫,怎麼理解“寫實”是一種基本的繪畫方式,如何評介寫實油畫的詩化、文人化和“中國化”,怎樣體現寫實油畫的時代精神……諸多問題有待實踐探索和理論昇華。

    發展脈絡集中展示

    由中國油畫學會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上海油畫雕塑院協辦的“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經過兩年的籌備,將在上海美術館隆重推出。兩年來,籌備展覽與學術探討並存,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相兼,藝術家與理論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形成一個團隊,學術觸角從歐洲19世紀繪畫發展史上的“現實主義”的回放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油畫發展里程的推進,從中國寫實油畫之路到新的實踐、新的挑戰、新的理念、新的智慧的融入。“中國當代寫實油畫”表明瞭畫展所展示的作品的主要藝術風格,“研究展”點明瞭這一展覽的學術含量,“精神與品格”以示此展努力從文化精神和藝術品格上研討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發展。從而,此展的藝術性、實踐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基本特徵已清晰可見。

    展覽中的一些精品力作會在中國當代繪畫發展史上留下藝術屐痕。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先生的《八大山人》刻畫的八大山人的充滿孤憂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人物的塑造凸顯了大家的功力。靳先生告訴筆者,他創作的人物肖像並不多,對於《八大山人》他是用心的,希望表達這樣的理念:“寫實”是一種基本的繪畫方式。出於表現對象的特定歷史人文環境的考慮,對於人物的背景作了詩化處理,引發了寫實與具象、意象的啟迪。中國油畫學會主席詹建俊先生的《雪域高原》選取仰視的視角,表現藏女在陽光下的亮麗和雪山上的情懷,畫面顯得洗練、聖潔和豁達,雪山美,駿馬美,藏女美,意境更美。張祖英先生的《維族鐵匠》源於生活,惟妙惟肖地傳遞了日常鐵匠生活的平凡之美,訴説著“勞動既是一種生存狀態,也是審美的一種表達方式”。聞立鵬先生的《感悟岳樺》是對大山的呼喚、對生命的謳歌。俞曉夫的《晚安·烏斐齊》依然是“導演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和現實人物,還有並無顯性關聯的物什,很戲劇化、很錯位地納入一個共時性的空間場景中,産生一種結構上、視覺上、心理上的非現實的虛擬感”。時空交叉,尋覓經典,是他近年的藝術追求。張國忠的《出山》畫得晶瑩剔透、氣勢恢宏。姜奇的《果園的陽光》是光與色、景與情的交響,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王立平的《日出》表達了雪域生命對於太陽的企盼,畫面盪漾著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喜悅之情。

    “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的籌備是充分的,作品的徵集是廣泛的,藝術家的創作態度是認真的,理論準備是自覺的,對於這樣一個展覽,其藝術影響和文化積澱是必然的。

俞曉夫 晚安·烏斐齊 布面油彩

王立平 日出 布面油彩

韋啟美 驟雨 布面油彩

張德瑞 阿依古麗 布面油畫2

徐芒耀 雕塑工作室系列之再創造 布面油彩

詹建俊 雪域高原 布面油彩

姜奇 果園的陽光 布面油彩

肖谷 彌勒會見記 布面油畫

靳尚誼 八大山人 布面油彩

朱乃正 春消息 布面油彩

張祖英 維族鐵匠 布面油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中國寫實油畫06年展
· 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評選
· 精神與品格 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
· 上海美術館舉辦“中國美術的現代轉型”學術研討會
· “水墨中國”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