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滾石》深入調查:Beatles解散純屬意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26 09:34:35 |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1969年1月,Beatles在蘋果大樓天臺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

1969年8月22日,喬治-哈裏森、保羅-麥卡特尼、約翰-列儂、林戈-斯塔爾在列儂和大野洋子的家中,這是最後一? onkeypress=

吉爾莫的Beatles筆記

北京時間8月25日消息,本期美國《滾石》雜誌以“Beatles為何解散”作為封面故事,該雜誌知名作家米卡爾-吉爾莫(Mikal Gilmore)花了一年多時間,對Beatles的解散進行了細緻深入的調查,最後得出這樣的結論:Beatles解散純屬意外。吉爾莫提出,離開樂隊只是約翰-列儂的一種策略,他打算藉此來控制保羅-麥卡特尼,最終卻無意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Beatles解散經過回溯

1969年1月,Beatles開始為專輯《Let It Be》(原名《Get Back》)的製作過程拍攝紀錄片。自從前任經理布賴恩-愛普斯坦1967年去世後,樂隊在應付商業事務時力不從心,便決定物色一名財務顧問。列儂看上了艾倫-克萊恩,麥卡特尼心目中的人選卻另有他人,分歧由此産生。不斷的爭論開始了,音響工程師格林-瓊斯(Glyn Johns)回憶:“我想,‘天啊,我一直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這幫傢夥要解散了。’”當時喬治-哈裏森邀請鍵盤手比利-普雷斯頓(Billy Preston)加入,因為有外人在能讓Beatles表現得好一些。普雷斯頓説:“(當時的情況)對他們提出了挑戰,他們已經完全失去了工作的樂趣。”1月30日,Beatles在蘋果公司(由Beatles創建)大樓的屋頂進行了最後一場公開演出,他們表演的第一首和最後一首歌都是《Get Back》。這場演出最後被作為紀錄片《Let It Be》的結尾。

同年夏天,他們開始錄製最後一張專輯《Abbey Road》。8月20日錄完了歌曲《I Want You (She's So Heavy)》,這是樂隊四名成員最後一次同時待在錄音室裏。9月20日,列儂向隊友們提出要離開Beatles,但是同意暫時不會將此事公開,直到大量法律事務解決。他們的最後一首新歌是哈裏森的《I Me Mine》,次年1月3日錄製,收錄在《Let It Be》中,當時列儂正在丹麥。談到宣佈離隊時的情形,列儂在1970年底接受《滾石》採訪時説:“保羅説著Beatles要做的這樣那樣的事,我對他説的每件事都説‘不不不’。於是我該説點什麼的時刻到了。當然,保羅説,‘你是什麼意思?’我説……‘我的意思是樂隊結束了,我要走了。’”麥卡特尼在1986年《滾石》的訪問中也回憶了此事,他描述道:“約翰看著我的眼睛説,‘我認為你瘋瘋癲癲的。事實上我不想告訴你……但是我要離開樂隊了。’他接著説敞開胸懷的感覺相當不錯,這有點像他和前妻提出離婚時候的樣子,那對他來説是一種解脫。對他來説是很好,但我們的感受可不怎麼樣。”

1970年3月,克萊恩把《Get Back》的帶子交給美國製作人菲爾-斯派克特(Phil Spector),請他完成《Let It Be》的最後工作。斯派克特的處理大大違背了麥卡特尼的初衷。他尤其不滿斯派特克在《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中加了50名藝人。麥卡特尼想阻止斯派克特版本的發行,卻無能為力,這成為了他離開樂隊的原因之一。4月10日,麥卡特尼公開宣佈離隊。一週以後他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麥卡特尼》。這張專輯的預售版本中附了麥卡特尼的一份聲明,解釋他離開樂隊的情況以其對於未來的期望。麥卡特尼知道這樣做會讓列儂以為自己是在為新專輯造勢,他在1986年的訪問中説:“在某種程度上,我是。所以一切看起來相當怪異,並造成了一些裂縫。”列儂在1970年的訪問中曾説:“(麥卡特尼)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合作了,六個月以後他就帶著那個勞什子出現了。我是個傻瓜,沒有做保羅所做的事,借此來賣專輯。”

1970年5月8日,斯派克特製作的《Let It Be》發行,5月20日同名紀錄片發行。12月31日,麥卡特尼就Beatles解散之事向法院上訴,漫長的法律糾紛直到1975年才結束。列儂對於紀錄片《Let It Be》並不滿意,他在1970年的訪問中説:“我看到它就難過。那是保羅為自己拍攝的電影,這正是Beatles解散的主要原因之一。攝影機的任務是展示保羅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最過分的是,剪輯師把保羅塑造成上帝,我們只是環繞在周圍。洋子和我的一些鏡頭被剪掉了,不是因為別的,就因為人們傾向於英格伯-漢普汀克(Englebert Humperdinck,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作曲家,也是六、七年代一位流行歌手的藝名)。這讓我作嘔……保羅覺得自己像個家長,而我們都得感激他讓Beatles繼續存在。但是當你客觀的回頭看時,(就會發現)他這麼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列儂的言論讓麥卡特尼非常反感,他在1974年接受《滾石》採訪時説:“我坐下來鑽研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句子。‘他真的為我想過嗎?’此時我想……‘是我。我是。那就是我喜歡的。他吃定了我,我就是一堆垃圾。’”

很多Beatles的歌迷認為,是大野洋子和列儂的婚姻導致了樂隊關係的破裂。列儂也曾指出樂隊成員中沒有一個人接受過大野洋子,“他們侮辱她,一直這樣。他們甚至以為我看不出來。就算(把他們的侮辱)寫下來,人們也會把我或者她看作是偏執狂。……我們生活在自己的夢想裏。他們是白癡,認為是洋子分裂了Beatles。”麥卡特尼也承認,“也許我們應該對洋子好一些。我經常覺得喜歡她是不明智的,因為我們相處的不太好。”但是在更多人看來,是麥克特尼直接導致了Beatles的解體,這自然令他感到不快。儘管如此,他還是表現得很大度,“約翰在公開場合做出的許多非難都有些野蠻……我們的矛盾太深,以致他無理的怨恨是不可避免的。他有那樣的感受很可憐,但是底線是我們愛著對方。”他在1974年的訪問中説:“我試著像約翰那樣體會那種怨恨,‘噢,Beatles……垃圾’……但是真不是那樣。我認為這很好,所以我願意冷靜下來,恢復到先前的好狀態,承認這是件好事,並且以某種方式繼續下去。”但是當提到重組問題時,麥克特尼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説:“我不認為這種事會發生。”列儂將Beatles的解散解釋為夢想的終結。他在1970年的訪問中説:“我們製造的東西非常美好……我們讓它非常非常棒。但是你知道,我們背板了它。甚至在我們進行英國劇院巡演之前,音樂就死了……Beatles是最後的事情,因為我不再相信神話。Beatles是另一個神話,我不相信它。夢想終結了。”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歌德范兒”國際大派對9月免費登場798藝術區
· Carsick Cars主唱張守望:一直在路上
· 北歐最強金屬樂隊博多之子09北京音樂會將舉行
· 重返1969:獻給沒有親歷嬉皮運動的樂迷(圖)
· 重返1969:伍德斯托克的自由及其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