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重返1969:伍德斯托克的自由及其代價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4 08:35:44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袁越

40年前的8月15日,超過40萬美國年輕人聚集在紐約州鄉下農場裏,聽一個名叫裏奇·海文斯的黑人民歌手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

這就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開場白,被收錄于由斯科塞斯擔任副導演的紀錄片《伍德斯托克》中。這幾聲“自由”可是有代價的。音樂節事先定下的開場樂隊是一支名為“甜水”的搖滾樂隊,可是演出開始那天,原本計劃吸引10萬名觀眾的音樂節卻招來了40萬人,還另有100萬人正在趕往農場的路上。“甜水”樂隊連人帶樂器都被堵在外面進不來,組織者只好讓海文斯上臺充數。沒想到他一上臺就下不來了,被迫返場7次,連唱3個小時,把所有曲目都唱完了。最後一次返場時他只能借用一首老民歌的調子,即興演唱了那首後來被稱為《自由》的歌曲。

海文斯的救場為組織者爭取到了寶貴時間,讓他們聯繫上美國軍方,雇傭了幾架軍用直升機把被堵在外面的樂隊運了進來。那部紀錄片沒有拍到的一個鏡頭是:就在接替海文斯上臺的搖滾樂手喬·邁克唐納在舞臺上大唱反戰歌曲時,一群美軍直升機呼嘯著從空中掠過,為50萬名觀眾送來了精神食糧。

為直升機買單的人名叫約翰·羅伯茨,他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投資人,是個標準的“富二代”。他的父親是開牙膏廠的,為他設立了一個委託基金,規定在他年滿21歲時可以領取25萬美元,25歲時可領取100萬,30歲時還有100萬,35歲時再有100萬!羅伯茨雖然有錢,但對音樂節什麼的一竅不通。音樂節真正的組織者名叫邁克爾·朗格,是個長髮披肩的嬉皮士。他之所以出頭組織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並不是出於公益目的,而是想掙筆錢在伍德斯托克開一家錄音棚。

演出開始前一個月,主辦方就已經賣出了7萬張預售票,這讓羅伯茨和朗格非常開心。他們沒有料到的是,演出開始前3天就有大約3萬人從美國各地趕到了這裡,而組織者還沒來得及把柵欄門和售票亭修好呢。為了不出亂子,組織者只好宣佈音樂節免費,光是這一項就損失了至少500萬美元。

根據事後組委會公開的賬目顯示,音樂節一共支出340萬美元,而收入只有130萬美元,虧了200萬。最後還是羅伯茨的父親用牙膏廠賺來的錢替兒子填補了虧空,才算沒有迫使他申請破産保護。

唯一從中賺到錢的是華納唱片公司,他們花100萬美元買下了音樂節的錄影權和唱片權,紀錄片《伍德斯托克》及原聲唱片光是在出版後的頭一個10年裏就為華納掙了5000萬美元!

這筆錢倒也掙得光明磊落,因為不管音樂節背後的故事多麼見不得陽光,這個紀錄片還是為後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影像資料,並讓歷史學家們用音樂節的名字命名了整整一代人,把他們光輝的一面永遠地留在了人類歷史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重返1969:如果世界輪到他們來執掌,會怎樣?
· 重返1969:據説只有一次音樂拯救了世界(圖)
· 伍德斯托克40週年紀念:烏托邦,就這三天三夜
· 南方週末:伍德斯托克其實什麼都沒發生
· 張懸:當歌手沒辦法當仙女 不談戀愛很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