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剛剛結束,市民們熱火朝天的參觀勢頭仍在延續,今年免費開放日之所以如此紅火,不得不歸功於數字化時代的力量。在活動前夕,“免費開放日”的消息就已被各種方式進行傳播,足足讓各大博物館火了一把。這讓我們應該意識到,藝術的數字化、資訊化正在不斷改變藝術參觀、藝術創作的形式,正如最近同樣風靡的3D列印技術,它將給當代藝術帶來怎樣的改變甚至衝擊?
問題一3D列印能否取代寫實雕塑?
3D列印技術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出現,最近幾年,這項技術不斷拓展出適用領域,繼蘇格蘭科學家利用人體細胞首次列印出人造肝臟組織後,2013年更是首次成功拍賣出了一款名為“ONO之神”的3D列印藝術品。當這項不得了的新技術與藝術創作相結合,一種大膽的設想便自然而生:既然3D列印擁有強大的寫實造型能力,能夠簡單並完美複製任何形體,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將來寫實雕塑將會被取代?
有人對此設想充滿信心,認為這樣既省心又省力的新科技完全能夠替代雕塑家的寫實創作,畢竟在“逼真”方面它足以媲美人工。然而這個設想真的會如此順理成章地發生嗎?有人以攝影技術的出現對繪畫藝術造成的衝擊為例進行了反駁,這些聲音有的認為正如攝影的出現給繪畫帶來了危機意識一樣,寫實雕塑的發展也需要這樣強大的“競爭者”帶來刺激,以産生更多正能量。也有的認為,科技再先進,複製再完美,也還是缺少雕塑家在創作過程中所注入的靈感,寫實雕塑並不僅僅是單純的複製,而是對現實的再創作,這其中蘊含的人的情感體驗是無法取代的。
問題二科技製作能否成為藝術手段?
如果有心去觀察近些年的各大現代藝術展就會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利用成為藝術的創作手段,不僅是影像技術、感應技術一類展示,就連繪畫、雕塑等作品的創作材料都運用了各種令人想像不到的科技材料。這些大膽的創新不僅得到了支援,也受到不少質疑,最多的便是質疑這樣的形式是否算得上藝術?
不可否認,隨著科技化、資訊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被各種數字化物質包圍,而當代藝術的先鋒性註定了它將第一時間觀察並解讀科技時代的新事物,以及在這種時代下人的精神生活變化。先鋒的表達勢必會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就如用3D列印技術創造藝術同樣爭議不斷,但應當肯定的是,數字化時代的進步的確也給當代藝術帶來了新的推動力。
問題三數字科技將會更新參觀模式?
不僅是藝術的創作手段正受到數字化的革新,就連藝術參觀方式也在逐漸被高科技改變。有了網路,人們可以第一時間在網上查詢到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展訊、交通等各種詳細資訊;還可以在網上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參觀感受,給展出做出評價;甚至有些美術館的網站建立了“數字美術館”,人們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網上參觀……北京今日美術館的虛擬美術館其中一部分名為“永不落幕的美術館”,成功打造了全球首個iPad版藝術類全景漫遊體驗平臺,讓觀眾能在網上體驗到3D虛擬參觀的特殊觀感,真正實現了藝術觀展在數字世界的自主瀏覽、實時交互、臨場體驗等智慧化功能。
問題又來了,這樣通過網路的參觀方式真的可以完全取代實地參觀嗎?作為輔助參觀方式的3D功能,未來會成為主流方式嗎?想來這些疑問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藝術發展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