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瞬間參透西方藝術,藝術普及還是博人眼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24 10:51:06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最近,一系列圖文並茂教你立馬參透西方藝術門道的“教程”火了。一條名為“一句話教你認出世界著名畫家作品”的長微網志,“神總結”了在國外逛博物館必備技能,如何一眼辨別一幅作品是出自魯本斯、卡拉瓦喬還是莫奈、德加,獲得高達十余萬次的轉發。另一條藝術普及長微網志,由網友“顧爺”發起,語帶調侃地通過畫作中兩三個內容要素概括西方藝術史上的幾個繪畫題材,不到24小時即獲得數萬條的轉發量,連作者本人也感到意外,自嘲“和汪峰一起上了頭條”。

面對網友對這類“吐槽+總結”式藝術普及熱帖的追捧,學者表示,希望傳播者和受眾都能建立在對藝術有著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去理解藝術作品,僅僅靠打趣、圖個熱鬧得出公式化的總結,難免成為“自娛自樂式的自我教育”,甚至有博人眼球的行銷嫌疑。

西方美術史可以簡明得瞬間參透

提香的畫=受盡磨難的臉龐+黑森森的背景;倫勃朗的畫=小蠟燭下的流浪漢;布歇的畫=一堆堆丘比特;范·艾克的畫=普京臉……最近,一條名為“一句話教你認出世界著名畫家作品”的長微網志最近火了,獲得高達十余萬次的轉發。這條長微網志由一系列油畫拼接而成,每組出自同一位著名畫家的油畫下面都附有一句通俗精到的點評,“神總結”了如何一眼辨別一幅作品是出自魯本斯、卡拉瓦喬還是莫奈、德加。

沒過多久,網友“顧爺”發佈的一條名為“在還無法分辨畫作的作者時,可以先學著了解一下畫作的題材”的長微網志,不到24小時即獲得數萬條的轉發量,連作者本人也感到意外,自嘲“和汪峰一起上了頭條”。這條長微網志圖文並茂、語帶調侃地通過畫作中兩三個內容要素概括西方藝術史上的幾個繪畫題材。人們從中了解到,不愛穿衣且喜歡在未成年兒童面前擺造型的叫做維納斯;砍下男人頭並與之合影的那位豪放女是友第德;“腦袋放光的人”是“耶穌基督和他的親友團”……

其實早在去年,這類簡明、輕鬆的藝術普及方式已經一炮而紅。很多人都曾對一組“拍蒼蠅”趣圖記憶猶新。這一系列作品名為“簡明美術史”,在各大網站、微網志上瘋傳,作者是義大利漫畫家馬利倫戈。同樣是表現一個人在拍打蒼蠅這麼一個場景,挨個排列的15幅圖讓人看到印象派、表現主義、未來派、超現實主義、極簡主義等西方藝術史上15個重要畫派的迥異。在拋棄了對外在物再現的抽象派中,人與蒼蠅都成了支離破碎的線條與色塊;在對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青睞有加的未來主義風格下,蒼蠅拍揮舞時的一系列痕跡都定格了在畫作上,帶有明顯的運動軌跡。

追捧者:激發人們感受藝術的念頭

面對這些非主流藝術普及“教程”,“太實用了,一下子都記住了”、“如果我中學時候的美術或歷史老師這樣講課就好了”。很多網友興奮不已。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直呼“拿著這份教程去盧浮宮對照著比劃比劃,肯定收穫極多”。

“身邊有油罐和骷髏的是抹大拉,身中數箭的裸男是聖塞巴斯蒂安,荒野牧羊的是施洗約翰,宙斯帶鷹赫拉帶孔雀,手持棕櫚葉的是殉教聖人,牽驢救助病人的是善良的撒馬利亞人……”還有熱心的網友在轉發與評論中繼續不遺餘力地幫助小夥伴們“長知識”。

且不論網友們針對西方美術史的“神總結”是否真的那樣靠譜,一位網友告訴記者,起碼它們為自己開啟了一扇新的求知大門,顛覆了藝術以往在人們心中高高在上、深不可測的印象,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感受藝術。

質疑者:速成式知識傳播難免片面

藝術普及熱帖受到追捧之餘,也遭遇到少數“挑刺”。有人糾正那條普及畫作題材的長微網志:與男人頭合影的女人不僅可以是友第德,還有可能出自一千零一夜中莎樂美的故事。至於“一句話教你認出世界著名畫家作品”這條微網志,更被指出忽視了畫家變化中的畫風,只關注于畫家最為出名的一類主題。要知道,提香的畫風從出道到晚年轉變很大;德加除了畫芭蕾舞女以外,也畫洗衣婦;“人壓著人,人堆著人”的“裸體帥哥美女”也不是米開朗基羅的特色,而是聖經故事的繪畫題材決定的。然而,在試圖獲得熱轉效果之時,由於“部分的準確”,這些深層次的偏差被選擇性地忽略了。

浙江大學美學與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沈語冰教授認為,儘管這樣的形式鮮活生動,有利於傳播,但它目前似乎還只是停留在“自娛自樂式的自我教育”這個層面上。

“速成式的藝術知識傳播會存在一定偏差,需要把握好普及與提高的結合度。”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李超教授指出,“畢竟藝術史並不是‘快餐文化’,需要大量的時間學習和積累,不能簡單地和藝術知識普及劃等號。

發起者:藝術本有誇張詼諧的側臉

在質疑面前,藝術普及熱帖發起者之一的“顧爺”——平面設計師兼漫畫家顧孟劼持有另一種看法:“確實有朋友希望我能更嚴肅地對待藝術,但我覺得藝術本身就是誇張的,詼諧的,甚至有時是色情的,繪畫作品大多都是作者自己情感的抒發。”

顧孟劼説,儘管這次在繪畫題材的討論上集結的都是充滿噱頭的元素,從“喂奶”到“復仇”,但它確確實實是西方藝術史上繞不開的一部分,“就好比今天我們看的電影電視劇,幾百年後可能也會變成‘高雅藝術’”,如今資訊傳播的形式也在改變我們評論作品的語言體系,“今天如果我們不喜歡一部電影,隨隨便便就可以發微網志或寫評論來批評,甚至調侃它。同樣的,如果要求幾百年後的人也要嚴肅對待今天的這種藝術形式,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

藝術教育的缺失,不妨借鑒通俗化敘述

米開朗基羅、提香、莫奈、梵谷……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超現實主義……這些原本是應該出現在初高中課本上的畫家和藝術流派。為何如今在通過微網志等形式對成年人進行“教育”?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説,這折射出了我國藝術教育的缺失與不足。

在沈語冰看來,從渠道上來説,網路娛樂化的內容是對藝術教育一種很好的補充,但畢竟不可能成為傳播藝術史知識的常規途徑,學校教育的客觀和嚴謹的知識還是基礎。否則,“正確的沒有學到,錯誤的或至少不全面的、不精確的謬誤倒大行其道。”

就此反觀,沈語冰告訴記者,我國在藝術普及教育上做得遠不如西方國家。在中小學教育中,教科書中有關這方面的內容極少,而且很少單獨開設這方面的課程。“而在美國,一個初中生可能選修《世界藝術史》,所用教材可能是世界名作、貢布裏希的《藝術的故事》,或赫赫有名的詹森主編的《藝術史》;一個高中生則可能選修《現代藝術》課程,教材則很可能是羅伯特·休斯的名作《新藝術的震撼》。”而在我國,即便是到了大學,通識教育中藝術史所佔的份額也太少,因而導致“我們的大學生在藝術史方面的閱讀量,往往不及一個歐美的中學生。”

而顧孟劼看來,傳統的藝術類書籍在敘述上也並非採用了最佳的方式,“也可能是我的錯覺,總覺得有些強加於人。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傾向於畫冊和藝術家傳記等文學作品。”可別小看了他的藝術普及長微網志,儘管用的是時髦的網路語言和娛樂化的敘述,顧孟劼坦言自己在其中下的功夫不少:編輯長微網志之前,會去圖書館,“重溫一下”相應的作品,然後把它們“揉一揉搓一搓”,一口氣寫出來。除了網路上大熱的針對繪畫主題的長微網志之外,早在今年7月開始,顧孟劼還推出了“小顧聊繪畫”系列微網志,每期一個主題,至今推出16期,更為詳細和客觀地分享莫奈、德加等著名畫家的生平及繪畫特點,雖然同樣用了“女神”、“小夥伴”、“宅男”這樣的網路熱詞。例如講到梵谷濃烈的對比用色,還會加入對比色的概念和圖示。

一位大學藝術教育工作者看了網路上的藝術普及熱帖向記者坦言“真有一些可供借鑒的地方”。她認為通俗化的敘述方式,確實給公眾提供了認知藝術的一個渠道,同時她也提出,如何利用這種方式更好地引導公眾對藝術産生深入的興趣,而不是在轉發和評論中“以訛傳訛”,值得進一步思考。

一邊儲備常識,一邊提高藝術鑒賞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微網志上對藝術的娛樂化調侃,還是其他傳統形式的藝術普及教育,目前多數僅僅停留在知識傳播的層面。人們發現,即便是掌握了畫家的畫風、擅長的主題,欣賞名畫時,還是有些力不從心,難以獲得深層次的共鳴。不必説其他城市,即便是在西方文化的接受傳播最為便捷的上海,其情況也不容樂觀。儘管滬上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都會不定期舉辦不同類別的西方名畫巡展,讓市民可以近距離感受提香、莫奈等世界級大師的作品,儘管每回大眾對於名家名作都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爭先恐後、趨之若鶩地前來觀展。可惜,當人們真正走進博物館和美術館,往往只看個熱鬧。“溜達一圈就出來了”,是絕大多數普通觀眾的經歷。

沈語冰指出,藝術教育,除了常識普及之外,藝術鑒賞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兩者相輔相成。而培養藝術鑒賞力的最好課堂就是博物館和美術館。“因為鑒賞力,往往就是內化了的常識或藝術史知識,而這個內化過程,需要將藝術史教學和博物館、美術館經歷結合起來。”針對於此,李超也希望公眾還是能夠有一定的藝術知識積累,通過書籍閱讀等渠道了解畫派、畫家的特點和風格,再去觀展,才會有的放矢,在“熱鬧”的同時,對於“門道”也有所收穫。

在這方面,顧孟劼從“門外漢”起步,他的個人經歷其實值得分享。最初為了看畫展去了解藝術史的他,漸漸在畫冊和藝術家傳記中找到了樂趣。考慮到普通觀者中,有人對大量的文字閱讀,感覺無論從時間還是精力上都存在一定困難,他還提供了另外一個相對快速,也相對完整客觀的渠道——藝術紀錄片。因為在他看來,作為普通的觀者,沒必要深入地研究繪畫技巧和繪畫理念,但“適當地了解一些關於畫作和畫家背後的故事”仍是必要的,這樣“即使看不懂,至少也能拉近與畫作的距離。”為此,他舉了自己看雅克·路易·大衛創作《拿破侖加冕圖》的一段經歷,因為事先了解到,這幅畫作場景由第一稿的“拿破侖為自己加冕”,改為現在的“給皇后加冕”,故而在看畫時特別留心。最後,他甚至在畫中發現了第一稿的殘留痕跡,這種參與感和成就感是草草過場所不能帶來的。

相關連結 入門西方美術史,這些紀錄片值得一看

《藝術的力量》(8集)

這部紀錄片全面剖析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谷、畢加索、羅斯科等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曾榮獲國際艾美獎最佳藝術節目、2007年第60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紀實類等多項國際大獎。

《現代藝術大師》(4集)

鏡頭跟隨主持人的腳步,走訪了安迪·沃霍爾、馬蒂斯、畢加索、達利這四位20世紀重要的藝術大師生前的居所、藝廊及博物館,甚至是他們最愛的餐廳等地,向觀眾展示了他們偉大的藝術貢獻以及驚人的後世影響力。

《曠世傑作的秘密》(21集)

這部紀錄片揭露了歷史上最經典藝術作品背後的真相以及驚人的事實,詳述了每一件傑作被受爭議的旅程,從創作者到破壞傑作的人。這些傑作包括倫勃朗的《夜巡》、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梵谷的《向日葵》、蒙克的《吶喊》等等。

入門西方美術史,這些通俗讀物值得一讀

貢布裏希《藝術的故事》

這本書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貢布裏希往往寥寥數語就能闡發一個時期的整個氣氛。

溫迪·貝克特《溫迪嬤嬤講述繪畫的故事》

這本書深入分析30余幅西方美術史上的巨作,包括倫勃朗的《猶太新娘》、莫奈的《蓮池》等。由畫面放大的局部深入大師的精神世界,揭示作品底蘊,解釋繪畫技巧。

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

這本書是傅雷在講稿的基礎上修改、補充,于193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作者時年26歲,受聘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擔任美術史課教席,對西方美術史已有很深的造詣。書中著重介紹文藝復興以來近20位大及其名作,生動洗練講解藝術風格和人品操守,並融文學、音樂、哲學、社會、時代于一體,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文\黃啟哲 范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