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李小山:沒有“成功學”標準 還做不做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19 22:21:16 | 文章來源: 搜狐藝術

曾經,有過一句我們大家很熟悉的口號,叫做“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相信,雖然我們生活在這個唯一的世界上,但我們的夢想是各種各樣的,或者説,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夢想是自由的象徵,是這個被各種規律、制度、禁忌和習俗所壓迫的現實世界的對面。如果我們還有激情,還有熱血,還有對未來的嚮往,那麼,夢想是領引和推動我們去行動的隱秘的力量。

同樣,藝術是自由的旗幟,這面旗幟在洶湧的世俗潮水中屹立不倒,正是它那光芒四射的永不妥協的自由精神。我們看到,一段時間內,藝術成為名利的代名詞,成為資本和權力的另一種表達,成為明星們肆意炫耀的舞臺——但是,這不是全部,在資本、權力、媒體以及利益群體共謀之下而呈現的光怪陸離的圖卷後面,是“沉默的大多數”,是那些熱愛藝術,把藝術當做人生夢想的人們,他們構成了藝術生態的真正的現實土壤,也是將藝術薪火傳遞下去的堅實基礎。

我們館策劃的本次展覽,是想提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以“成功學”標準那樣的成功,你還做不做藝術?

現實的藝術資源已被挖空甚至過度透支,因此一些藝術機構早就“未雨綢繆”把目光盯在下一代或下下一代身上,他們迫不及待地透支未來了。是的,我們社會充斥著極度的急功近利,極度的不負責任,各種造星運動——包括對“未來之星”的渲染,都僅僅是一個縮影,這樣的風氣只能有一個結果:藝術變得越來越勢利,越來越醜陋。

或許,人們對藝術家和藝術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聚光燈下那些人和事——我要鄭重指出,這是表面化的,也是不足信的。在廣袤的藝術生態裏,還有更多的人和事,能夠體現出無限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差異性,能夠讓我們認識到,原來藝術仍然是美好的,它或許沒有帶給你名利、鮮花和掌聲,但它慷慨地幫助你完善了自我,健全了人格,豐富了生活。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求什麼呢?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