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李小山談徐悲鴻天價油畫 整體誠信缺失觸目驚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9-21 16:24:01 | 文章來源: 齊魯晚報

名為《人體蔣碧薇女士》的“徐悲鴻油畫”

近日,書畫拍賣行業再次曝出爆炸性新聞——“徐悲鴻7000萬油畫”被指係學生習作。去年6月,北京九歌國際拍賣公司以7280萬人民幣價格,拍出名為《人體蔣碧薇女士》的“徐悲鴻油畫”,徐悲鴻長子“還出示了真跡證明書”。15日,中央美院油畫係第一屆研修班10位同學聯名發出公開信,稱這幅油畫是當年他們班某位同學的習作,同時發佈的還有場景、人物都相同的5幅畫作,均是當時的習作圖片。一時間,輿論譁然,記者為此專訪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著名美術評論家李小山先生,就這幅畫的真偽以及書畫界、藝術界乃至整個社會的誠信危機展開深入探討。

  真跡的概率只有萬分之一

  李小山表示,“沒看到雙方面的原作,所以現在不能完全下定論。”不過,李小山認為,真偽鑒定其實很容易,“只要把雙方的原作進行認真對比,再進一步進行專業鑒定,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李小山介紹説,目前書畫市場上徐悲鴻、傅抱石等大畫家的畫作大量出現,這本身就不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的壽命都不長,徐悲鴻58歲,傅抱石61歲。因為是大畫家,所以,他們的作品一般都是國家收藏,包括紀念館、美術館和相關高校等,流入民間的作品很少。尤其是徐悲鴻,後期大部分是水墨畫,油畫存量很少,即使有,也應該有很詳細的記錄。因為像徐悲鴻這樣的大畫家,多少人在研究他,一般的作品怎麼可能沒有發現呢!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張《人體蔣碧薇女士》,就很讓人懷疑。李小山透露,他就親眼看到過三張所謂的蔣碧薇畫像,這樣的事情已經多次發生,已經見怪不怪了,因而,“這幅徐悲鴻畫作是真跡的概率只有萬分之一!”“7280萬的價格,即使在國際市場上也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能夠買到畢加索的作品了。”李小山感慨道。

徐悲鴻繪蔣碧薇的肖像作品《琴課》

“徐悲鴻7000萬油畫”事件中,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那就是徐悲鴻長子“還出示了真跡證明書”!對此,李小山指出,似乎成了一種“中國國情”,現在藝術品鑒定界出現了家屬出具所謂“權威證明”的怪現象,而且已經出現過多次,這是很荒唐的事情。“就這幅徐悲鴻畫作來説,長子簽名證明,能夠證明什麼呢,難道他在娘肚子裏看著徐悲鴻創作這幅油畫?”李小山質問。

  那麼,書畫鑒定應該由誰來進行呢?李小山認為,書畫鑒定應該由權威機構、權威專家進行,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因為這樣才具有權威性、專業性。而家屬,很多沒有親身經歷,更不是專家學者,況且,還很容易陷入各種名利場之中!

  專家,其實就是“磚家”

  談起當前書畫界乃至整個藝術界的專家問題,人們的眼前很快就會浮現出很多奔走于媒體和各種藝術場合的“磚家”形象。對此,李小山深有同感,“現在很多所謂的專家,其實就是‘磚家’,信口雌黃,坑蒙拐騙,真正害死人。”即使是活著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也經常被假冒,陳丹青就發現了20多張假畫,甚至出現了吳冠中在假畫上親筆簽名不是自己的作品,卻仍然輸了官司的怪事。

  李小山告訴記者,近現代的藝術品,真正在行的人如今已經不敢買了,做假已經成為一種普遍性現象,無論是做假者,還是其他人,談起這些事情來,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可怕的。

  目前,藝術品的鑒定往往由拍賣行進行,這種做法合理嗎?李小山強調,當然不能交給拍賣行,因為拍賣行是企業,追逐的是利潤最大化。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家大型拍賣行,佳士得和蘇富比,他們是全球拍賣行業的兩大霸主,佔據了拍賣行業95%的份額。而中國目前的拍賣行即使保守估計也有一兩百家,其亂相可想而知!而且,發達國家的一級市場是畫廊,畫家本人不賣畫,都由畫廊進行,拍賣行是在畫廊基礎上的二級市場。而中國則正好相反,且從畫家到經營者到專家再到相關機構,大家都不守規矩,造假成風,不用納稅,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應該購買“流傳有序”的作品

  藝術品市場亂相叢生,那麼,如何才能不做“冤大頭”呢?李小山支招:購買著名藝術家尤其是藝術大家的作品,應該購買那種“流傳有序”的作品,因為對這些藝術家來説,已經有很多人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可以説“挖地三尺”,很多作品早就記錄在案了,很少出現“偶然性”。現在藝術品市場上,很多人存在僥倖心理,希望能夠“撿漏”,佔個大便宜,但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呢!

  針對當前的藝術品市場,李小山感覺“冤大頭”越來越多,很多人購買那種“死無對證”的藝術品,花了驚人的大價錢,卻購買了一文不值的廢品。“很多有錢人,甚至於把這種行為變成了一種賭博,這是荒唐透頂,也是很丟臉的事情。”李小山説,當然,天價藝術品,往往只是富人的遊戲,對普通人來説,就像一個傳説或一個笑話,“對很多有錢人來説,買的是一種價格,是一種級別,真不真已經無所謂了,買一件贗品,往往就像繳一次學費。”

  整體上的誠信缺失讓人觸目驚心

  “社會整體上的誠信缺失讓人觸目驚心,藝術界的這種亂相其實只是一個側面”,李小山強調,這一方面需要體制性的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全面提高行業素質。

  “全民的價值觀都出現了巨大的問題,所有的人都盯著金錢,盯著官位。”李小山進一步説,從某種角度來説,藝術市場的這些現象,都與廣大的普通人沒有關係,比起地溝油、假煙、假酒、假藥這些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現象來説,對老百姓不會有很大的危害,現在不是就某件事情、某個個人進行追究的問題,而是如何重建社會誠信體系——只有整個社會生態改善了,才能談得上各行各業步入正常。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