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許江:中國美術不能總是帶土特産走出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6 10:16:3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記者: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作品,來展現我們的文化?

許江: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拿什麼出去,我們的藝術創作如何扣準當代,面向世界,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感動人家,提升中國文化的形象,這非常重要。

我們傳統的文化,在當代文化創造當中已經活化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我們應該把這種活化了的,帶有當代精神、中國特色的作品送出去,而不僅僅是拿傳統的東西送出去。既不是簡單地重復過去,也不是一味地符合西方的審美,而是把我們這一代人的情懷,把中國傳統在今天仍然鮮活的東西拿出來,代表中國同世界進行交流。

鮮活的藝術,才可以穿越語言

記者:而目前很多走出去的展覽,還是簡單地用中國符號和“土特産”。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許江:我們的文化走出去,一定要有非常清醒的思路和整體設計,全面、立體、生動、直觀地去傳達。第一是我們一定要了解世界,要守住我們的文化根基,拿出中國最優秀的東西,拿出我們當代的文化創造。

第二,今天有很多重要的平臺,跟西方國家舉辦的中國文化年,國家級大博物館的交換展覽,還有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聖保羅雙年展,中國的駐外機構、孔子學院等。要通過這種文化的展示,讓西方人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今天,認識中國的藝術。藝術可以超越文字,其直觀性全世界一看就明白,一看就喜歡,這種文化的力量我們不容忽視。這比簡單的宣傳、經濟洽談等更為重要,因為這是人心的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高等院校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國高等院校是中國文化的生力軍,它們不僅僅是個教育機構,也聚集國家創造、美術創造的生力軍和國家隊,一定要充分認識高校、民間的力量,把它挖掘出去,做大做好。

最近中國美院提出“視覺中國學“,就是通過視覺的特徵,把中國的繪畫、書法、陶藝等所有可以轉化成視覺性的東西串連起來,然後進行一種宣傳和塑造,讓世界了解中國,我們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

記者:可否再解釋一下“視覺中國學”的含義?

許江:今天在全世界範圍內,純粹的繪畫和紙面表達方式已經不夠了,它要求把所有的形式融合起來,形成整體的力量。所以我們打造“視覺中國學”,把貫穿在所有這些視覺形式當中的中國文化精神表現出來,推向世界,讓全世界了解我們。

因為視覺中國學超越了單一的形式,把多種形式攏在一起,就要去深層次、多方面地挖掘它。既可以把書法、國畫等傳統藝術更好地宣傳和繼承,又可以把今天的電影、電視等新媒體的創造引導出來,從而形成中國的特色、中國的學派。

所以要超越這些載體,從精神深處,從創造根源來展示中國人的力量,展示我們和生活、土地、時代之間的關係,只有這種活的東西才可以穿越語言。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