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許江:中國美術不能總是帶土特産走出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6 10:16:3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許江,1955年8月出生於福建。1982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油畫係,1988年作為訪問學者去德國漢堡美術學院研修。現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今年4月,許江與其夫人施慧在德國科布倫茨市路德維希博物館舉辦了“精神綻放”聯展。在北京見到參加全國美術工作會議的許江時,他剛剛從德國回來,談起這次展覽很滿意,“我的‘葵園’從去年5月到今天,已經在卡塞爾文獻展和德國多個地方展出,但這次在德意志角的展出最為成功。這個地方有一種文化象徵、文化情懷,葵豎立在那裏,把這些都激活了。”

翻開展覽報道的德國報紙,雖然語言不通,但從許多現場的報道圖片上,仍能感受到許江作品中的歷史滄桑感。“中國文化走出去是一個重要的命題,受語言的限制,那種文字類、語言類地交流傳播受到很大的影響,美術這種直觀性的語言最宜於被外國人接受。”圍繞他的這次個展,許江談起了他對當代語境下中國美術走出去的一些思索。

曆盡滄桑,卻仍然懷抱理想

記者:德意志角是德國的一個地標,從未放過藝術品,您的葵園《共生》是首個破例展出的藝術作品。您對這次特殊的展覽,有什麼感觸?

許江:德意志角上展出的800棵、6米多高的金屬向日葵和蓮,組成了作品《共生》,這一片黑色的葵園好像被燃燒過一樣,又在重生後共聚在德意志角,和威廉大帝雕像遙遙相望,有一種特殊的歷史情懷。每天有幾萬名遊客可以看到這片黑色的葵園,人們到了這裡撫今追遠,會想到德國歷史、兩河匯流和全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存等諸多的命題。

蓮是生長在水裏,葵則是生於少水的沙土中,它們的共生代表了文化的共生。現在又放在兩條河流匯聚的地方,更代表了一種多元文化的共生。這種共生的思想和歷史的情懷,把今天中國人的文化創造和藝術呈現,活生生地展示在外國人面前,他們覺得這很有意思。

記者:您近年來的作品以“葵”為主題,寄予了怎樣的感情和思考?

許江:我畫葵、表現葵,其實是表現我們這一代人。今天我們漸漸老去,曆盡滄桑卻仍然懷抱理想,這是我的一個主題。

每個民族對於葵都有自己的認識,而一個蒼老的葵園帶給我們很多的想像。就像我在德意志角矗立的這一片葵園,仿佛一片廢墟,但是它仍然矗立在那裏,象徵著一種重生。這種廢墟和重生之間的張力,帶來一種特殊的歷史感。這種歷史感是我們這一代人心頭的糾結,是我們這一代人獨特的感情。全世界有相當多一代代經歷過歷史滄桑、受過磨難的人,希望了解自己的歷史、不斷振興走向富強的人,都能夠理解這樣一種情懷。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進行深層次的文化交流。這是我一直畫葵、反覆畫葵的初衷。

面向世界,扣準當代中國

記者:通過您多次在國外展出的經歷,您感覺他們對中國美術最關注的是什麼?

許江:中國美術走出去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就是國外的觀眾在關注什麼。通過這次德國媒體的採訪,以及我和當地藝術界和民眾的交流,我有兩個很深切的感受。一是感覺他們很關心這件藝術品在説什麼,內在的、當代的意義是什麼,而不是簡單地重復你的過去。與以往不同的是,之前西方人喜歡看到具有中國特色、與他們不一樣的東西,而導致中國在外宣展覽時賣我們的土特産、賣老祖宗的遺産。這種僅僅展示遺産的方式現在已經不夠了,他們熱切地想知道中國人今天的藝術創造、文化思想在表達什麼。

第二個方面是,你能夠給他帶去什麼,也就是説你這個展覽為他們的公民們提供什麼。我的展覽期間有很多小朋友來觀看,有一天來了一群四五歲的小孩子,他們抬頭看這些6米多高的葵和蓮,並拍照留念。後來這十幾個小孩子來到博物館的4樓畫他們心中的葵,每個孩子畫的都不一樣,他們老師把這些葵剪下來,涂上顏色放在紙筐裏,也形成一個葵園。看到這片葵我特別感動,我覺得葵園的精神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身上開出了生命之花,這是真正的文化共生。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