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
盧禹舜:藝術節要發揮應有的作用
盧禹舜作為本屆全國政協新委員,提出了三個提案。這三個提案也反映了當前中國文化發展的熱點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立規範的藝術評獎制度;如何擴大藝術節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在提高全民族素質上更有效地發揮作用。盧禹舜對《美術文化週刊》記者表示:“經濟可以全球一體化,但文化不能一體化。越是經濟全球化,我們更應該強調文化的民族特色、民族品格。”
盧禹舜説:“我國的各項建設,一直都是圍繞人民在進行。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建設,也同樣要從文化民生這個角度去考慮,從人民生活文化層面、精神層面的需求出發。”
針對當前文化消費層面的結構不合理現象,盧禹舜一語道破走出這種困境的出路:“城市文化消費水準相對較高,城鎮的文化消費水準稍低,農村更低,三者的文化消費比重不合理。要整體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就要在農村下功夫。”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農村人口占有很大比重,溫家寶總理工作報告中也指出我國的中心任務是要解決“三農”問題。所以他在提案中強調:“只有抓住農村的文化建設,才會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整體文化素質,才有助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他説:“除城市、城鎮、農村三者的文化消費水準不均衡外,我們對於高雅文化的消費尚且不足。一些低俗的、純粹娛樂性的文化在民間盛行,尤其現在很多農村已經接入網路,他們毫無判斷地接受低俗文化,久而久之便會影響這個民族的文化內涵,更何談樹立我們的民族文化自尊、自信?”
盧禹舜認為,作為國家畫院的一名畫家,有義務,也有責任引領藝術文化事業朝主流方向發展。目前,社會各界對藝術節的重視程度、關注度和其影響力還不如一台娛樂節目。藝術節如不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體現不出文化的真正繁榮。將人民的藝術節辦得更出色,更加深入人心,也是提升全民整體文化素質的有力措施。
藝術市場活躍之後,職業藝術家開始大批進入宋莊地區,宋莊在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全國職業藝術家圈。在盧禹舜看來,雖然職業畫家與體制內畫家兩者的創作方向、心態發展不平衡,但是職業畫家的力量也不可小覷,中國國家畫院有責任消除這種不平衡的現狀。
宋莊在成為中國的一個藝術區之後,雖然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前來,但是力量零散,也沒有策劃過一次完整的展覽。中國國家畫院作為主流文化的代表,國家藝術的形象,中國藝術風格的實踐者,其實踐成果要引領、導向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要考慮如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2012年,中國國家畫院第一次參與主辦宋莊藝術節。盧禹舜表示,中國國家畫院對整個宋莊藝術節有一個學術上的把關和定位,力爭將其打造成品質很高的藝術節。
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孔維克:公共空間應摒棄變味的“名人字畫”
早就聽聞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每次外出寫生必帶速寫本。記者在政協委員的駐地賓館裏見到他時,適逢他剛從台灣歸來,果然見他帶回一批寫生之作。翻開速寫本,濃濃的現場感、行筆間的速寫味撲面而來,用這種藝術神遊的方式,記者體驗了一次獨特的寶島之旅。
雖然藝術家們都認為寫生對於藝術、對於創作很重要,但在這個很多人把寫生當成旅遊、采風只帶相機的時代,速寫實際上已經被淡化了。對此,孔維克認為:“首先,現在有些藝術家靜不下心來畫速寫,從而走馬觀花。其次,很多藝術家過於依賴相機的便捷,造成用鏡頭代替了紙和筆,畫家的手弱化了,眼睛退化了。”
兼任著山東美協常務副主席的孔維克,對時下各種不正規的協會、學會擾亂藝壇的現狀也很關注,他説:“現在以盈利為目的的協會讓畫家們不勝其擾,這種行為給學術界和社會都造成了很大的混亂,誤導了書畫愛好者。這種混亂主要源於社會上的造假之風。”
孔維克對此深感擔憂,並提出樹立行業規範的建議:“有些協會就是以盈利為目的,他們不懂學術,也不在乎學術,只是為了各自小集團的利益。另外還有人是為了愛好去成立協會,但是不具備相應的學術能力,造成管理漏洞。所以,應該有相應的文化稽查與文化立法,出臺相關政策。協會的註冊要嚴格,協會的管理要規範。”
對於當下各種展覽愈來愈講究排場的風氣,孔維克有著切身的體會。“我們的展覽,就是要做實效、做實質。評價一個展覽並不是看這個展覽的排場多大、耗資多少、領導陣容,而是看展覽中作品本身的藝術含量。”
此外,對於“名人字畫”充斥公共空間與轉向市場的現象,孔維克認為,非書畫界的一些行政領導、演藝圈、企業界等名人喜歡寫字畫畫,既是無可厚非的對美的追求,也體現了社會對藝術的尊重。但如果不是因為熱愛藝術而作畫、辦展,而是追逐金錢,這種行為不僅有些作怪,更是對藝術的一種褻瀆。
“名人字畫從古至今有一個傳統,但這一傳統發展到今天發生了一些改變,因為古代的名人字畫,其造詣往往相當精湛,既有藝術價值,又有文獻價值。現在許多以此為名為利的名人字畫,是缺少文化底蘊、變了味的名人字畫。”孔維克表示,“現在的公共空間,應該推廣優秀藝術家的作品,而不是追捧所謂的名人字畫,甚至是江湖字畫,造成公共環境上的視覺污染,起不到引領公眾審美導向、美化公共空間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