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兩會上的美術家聲音(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1 10:03:4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

許欽松:藝術家要為“美麗鄉村”建設出力

作為廣東文藝界的代表,許欽松續任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成為全國兩會文藝界政協委員中的“老面孔”。他以率性果敢的作風,突破一名畫家的專業局限,5年來提出13個提案,除了文化藝術領域,不少也涉及國計民生,每一條提案都看重“實”字。2009年,他的提案是關於扶持民辦博物館、美術館,不但被採納了,有關部門還專門形成文件下發各地執行。2010年,他的提案是關於當代藝術的主旋律建設問題,他認為,眼下中國美術界應該逐步建立體現中國文化價值、有中國特色的當代藝術理論框架,要逐步擺脫西方當代藝術觀念對我們的無形牽引。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人在微網志上爆料:“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康有為故居‘七樹堂’將被拆遷重建。”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許欽松正參加政協小組討論。討論一結束,他就立刻跑去現場了解情況,之後他在文藝界聯組會上發言提出保護康有為故居,立刻得到了文化部副部長勵小捷的答覆,使得“七樹堂”躲過了被拆的命運。

今年,許欽松的提案是關於建設“美麗鄉村”的。他説:“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現在各地都在講幸福指數,‘幸福’其實和文化息息相關。今年,我打算從‘美麗中國’的角度,提出建設‘美麗鄉村’提案。我經常到全國各地基層采風,發現基層的農村建設處於一種無序狀態。中國人更多關注城市規劃,但農村卻基本沒有規劃,亂建亂拆。我曾去澳洲考察,發現在西澳洲,政府組織藝術家、設計師專門為農民設計房子,在他們的農村,不光農民的住宅、別墅有藝術元素,就連奶牛場、果園裏的建築都是風格化的。而反觀我們的農村,卻經常看到臟、亂、差的現象。希望政府能在關注農村建設和發展的同時,關注農村的生態環境和規劃設計,藝術家也可以廣泛地參與進去,建更多的‘美麗鄉村’。”

許欽松在提案中對如何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具體的措施:一是對農村的居屋建設佈局和外觀實行統一規劃,實現“家更美”,由政府牽頭為農村居屋設計統一或相近的佈局和外觀,以點帶面,在政府的引導下逐步推廣。二是對農村的道路、河流、公共設施等村容環境進行改造升級,實現“景更美”,推進農村公共生活環境的綜合規劃及整治,加強農村的綠化美化工作,發展農村的生態旅遊業,配套建設環保設施,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三是加強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和農民文化生活的建設,實現“人更美”,落實農村“文化站”“農家書屋”等基礎文化和體育設施的建設和經營,利用各種場所開展各種文化活動。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雕塑院院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

吳為山:城市雕塑立法刻不容緩

作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今年帶來了《加大力度推進當代中國藝術國際交流》和《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升格為國家級館》兩份提案。

吳為山對《美術文化週刊》表示,當今,我們“走出去”的藝術文化産品偏重於傳統,對當代藝術的傳播力度、廣度、深度還遠遠不夠,國外民眾通常是通過三星堆、兵馬俑以及中國古代經卷、書法來了解中國,對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認知嚴重匱乏,有些甚至是偏頗、誤解。大規模的藝術生産與消費並沒有確立中國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話語權,我們的藝術還處於“被選擇”的狀態。

吳為山説,目前,中國很多當代藝術品在國際市場的走勢並不完全取決於作品本身的品質,還受到盈利策略的驅使,藝術家們往往被誤導。由於這些藝術家對國際資訊了解不多,只能以個人名義與海外畫廊或其他藝術機構合作,從而導致推向世界市場的作品品質良莠不齊,某些畸形表現、格調低下、嘩眾取寵的藝術反而得到市場熱捧,使得世界一再“誤讀”中國藝術。他認為:“只有真正從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成長起來,並進行有效宣傳,體現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的當代藝術才能真正在國際交流中獲得長久認可與尊重。”

自改革開放以後,城市雕塑在中國迅猛發展。然而,吳為山作為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在工作中卻深感力不從心。因為他們既沒有立法權,也不享受行政實施權,其作用在很多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城市雕塑歷來耗資巨大、影響範圍廣泛,並缺乏多部門整體規劃的機制。以江西南昌建立的江西名人雕塑園為例,起初小有成績,但隨著市委領導的換屆,雖有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和中國雕塑院的協助,卻也是徒勞。因為城雕項目建設的延續性是作品品質的關鍵,立法是其延續性的重要保障。

吳為山説,各地政府需要相關法律來規範城市雕塑的規模、題材、耗資等,各地城雕指導委員會需要立法來保證其諫言得以落實,廣大的雕塑藝術家更是需要法律保護,避免作品的藝術性被“非藝術”左右。上一屆兩會,吳為山已經提出要加強城市雕塑管理,但在眾多提案中沒有引起特別關注。這一屆,他在加強管理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立法的迫不及待,這也得到眾多委員的支援。

城市雕塑是標誌中國當代精神面貌的符號,我們要建設“美麗中國”,城市雕塑的建設也必須有規劃。吳為山發出呼籲:“必須立法!只有這樣,各級政府、城雕建設指導委員會、藝術家個體才能三者互動,共建美麗城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