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西沐:民間文化藝術是區域文化産業發展的戰略資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4 09:11:18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在文化産業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舉措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但由於長期以來我們的工作方針與政策並未將文化及其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與核心工作來對待,對文化及其發展的內在規律及發展的趨勢缺乏深入而又全面的認識,以至於我們在文化及其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不少誤區和模糊的認識,特別是在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過程中,這個問題尤其嚴重。所以,我們需要認真反思與認識民間文化藝術及其資源的戰略地位及重要性,我們需要從戰略高度上來認識民間文化藝術及其資源的重要性。

1.民間文化藝術是文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中央提出,文藝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民間文化藝術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裡,人民不僅僅是被教育的對象與觀眾,更為重要的是人民本身就是參與及進行創作的主力軍。

我們常常講,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問題是如何落實。作為一個概念我們好理解,理論家也好闡述,但一旦要落實下來,就需要找到載體,而民間文化藝術就是一個重要的載體。將民間文化藝術作為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載體,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必須圍繞以人為本這個中心,將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的多樣化需求放在第一位,要解決民間的不等於低級的、粗糙的、非主流的概念與認識。二是我們要建立一種全新的建設機制,這個機制的核心就是群眾為主體,群眾參與創造、成果共生共用,真正建立起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新型文化形態建制。最後關鍵是要發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不僅要完善與提供能夠滿足群眾共生共用需求的軟、硬體建設,更需要在新的形勢下探索民間文化藝術發展的相應的建制建構、發展機制,以及發展路徑的探討與培育。在工作中,我們要明確民間文化藝術事業與民間文化藝術産業的分野,一方面我們要強調政府在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中要承擔責任,另一方面,要強調民間藝術産業更多地依靠市場機制。兩者的銜接關鍵是要搞好規劃與引導,搞好銜接,不要對立。

2.民間文化藝術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的生力軍

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的表述,這不僅讓我們看到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産黨對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走向縱深,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深刻,而且報告中還強調了民族文化的創造力,並且指出,創造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的思想,更為文化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民間文化藝術作為民族文化創造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説,這些論述也為民間藝術的發展指明瞭方向,確立了地位。也就是説,我們必須清楚的是,要確立民間文化藝術是民族文化藝術創造力的生力軍的觀念,要堅決破除一些錯誤的認識與理念。首先,要破除舊觀念,認為民間文化藝術是民間的,水準不高,是群眾的自娛自樂,登不上大雅之堂,價值不高。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1956年,張仃作為設計人員赴巴黎主持國際博覽會中國館的設計,張仃預感此次出國極有可能見到畢加索,為此,他提前準備了自認是最好的禮物——一對珍藏多年的民間門神木版年畫。他相信,畢加索見了這對門神,一定會高興得跳起來。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張仃為畢加索準備的首選禮物——那對門神版畫,未能送出,但這件事情不禁需要我們思考,在中國與世界頂級藝術家眼裏,我們的民間文化藝術如此崇高,如此高級,而在我們一部分人的眼裏卻這麼不值一提,這是不是值得我們反思。

其次,要防止燈下黑。我們現在一提起藝術,馬上就想起學院,想起體制內的所謂主流藝術;一提起名家,就馬上想起這個院長,那個主席。事實上,我們要善於眼睛向下,發現我們身邊的大師名家。如果齊白石不當木匠木刻,他可能也成不了大師。我們積極支援向一切人類的文明成果學習,但我們的確不能漠視民間文化藝術這個大糧倉。不吃大糧倉的糧食而去一味地吃飛食,不僅有悖于我們黨的路線方針,也培養不出真正的大師,近幾十年的實踐使我們對這一點看得更加明白了。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培育身邊的、民間的文化藝術大師,推出經典作品,激發區域文化藝術活力及創造力。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