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年畫成收藏民間藝術品人士新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7 14:03:55 | 文章來源: 亞心網

又是新春到,曾作為中國傳統民間文化中最常見的迎春習俗的年畫,再一次走進人們的視野。可隨著歲月的流逝,原本是尋常百姓貼在門上或挂在家裏的一種吉祥符號的年畫,如今已成為不少熱衷收藏民間藝術品人士眼中的“寵兒”,其價格也一路攀升。

“提起年畫,太親切了。” 説這話的李之熙是新疆一建的一位退休幹部。今年61歲的他對年畫有著濃濃的感情和深深的記憶。

“1975年以前,我家住在山東省文登市,小時候每到春節,父母就會將家裏的墻壁刷白,然後用自家做的漿糊或者圖釘貼上一幅幅色彩鮮艷的年畫,增添喜慶。”貼年畫,也是李之熙和兄弟姐妹們都喜歡搶著幹的活兒。“一是貼上年畫後就意味著要過年了,將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了。再者,每年的新年畫內容也是那時候小孩子聽故事的機會。”李之熙介紹説,小時候沒有電影電視,報紙刊物貧乏,更沒有網路等現代媒體。因此,年畫作為惟一的發行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傳播載體”,以其通俗性反映了幾乎所有民俗文化內容。

李之熙説,當時家家戶戶都喜歡買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看上去生動活潑,熱鬧非凡。

“這主要是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説:‘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非常有意思。”李之熙説。

除此之外,李之熙還記得那年代,還有福祿壽或花卉鳥獸題材的傳統年畫,也有再現三國趙子龍大戰長坂坡、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明代朱元璋童年民子山放牛玩耍等歷史故事的歷史題材年畫,還有諸如麒麟送子、黃金萬兩等民間傳説的喜慶年畫等等。

“那個年代的年畫之所以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記憶,主要是那個時期不少年畫的藝術水準堪稱一流,因為有不少大師級的畫家,如葉淺予、李可染等,不計工本不計報酬,參加年畫的創作,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這是那個年代所特有的,如今是再也見不到了。”烏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紙製品收藏大家張吉昌介紹説。

紙製品收藏家張吉昌告訴記者,傳統年畫都是先由藝術家們手繪底樣後,再使用“套印”工藝印刷,也就是以“青、品、黃、黑”這四種基礎色的疊加來呈現不同的色彩。這種方法雖然效率很低,但成色卻別具一番風味。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印製年畫採用了現代彩色印刷技術,年畫不復從前。隨著上世紀90年代臺曆、掛曆的出現,年畫更是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由於存世稀少,其背後的輝煌如今也很少有人知曉。

也許李之熙沒有想到,當年家家戶戶曾花幾毛錢甚至幾分錢隨處張貼的年畫,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出現在收藏品市場和拍賣市場,其身價已提升百倍甚至千倍。

一張上世紀80年代常見題材的年畫要價50元,一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年畫少於三四百元,店家堅決不賣。“現在年畫類藏品越來越少,價格漲得也很瘋狂,一些常見的年畫價格比兩三年前翻了四五倍。”愛好紙製品收藏的張群説。

對此深有同感的還有烏魯木齊集郵收藏品市場商戶王知顯。他告訴記者,自己2004年以單張0.3元接手了4000張庫存積壓年畫,2005年以0.5元/張銷售,到2007年年初就漲到5元/張了。

“真後悔當初內地客戶調貨時都賣掉了,現在給我50塊錢也不賣,這東西越來越少了,根本不愁賣。”王知顯説。

據了解,目前,在首府收藏品市場上的年畫絕大多數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的,多是表現福祿壽喜等較喜慶的題材或是一些美女的古裝戲劇照,價格20元-50元/張。

“文革期間”的年畫題材主要是以樣板戲和工農兵為主,其單價在三四百元。民國時期的年畫價格則更高了,品相好一些的單價至少在千元以上,且在市場上蹤跡難尋。

業內人士介紹説,近兩年,一些老年畫,如清朝時期的年畫在京、滬拍賣場上開始出現,每張價位從3000-1萬元不等。這還是一些名頭不太大的畫家的作品,像明代陳老蓮等大畫家的作品尚未露過面。

在拍賣記錄中,像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輩的作品,每張對開的都在3萬元左右;成冊的木版年畫,折合成每張計算,最高價值可達5000元。

對於近年來年畫漲幅較大的現象,張吉昌認為,主要是目前年畫的存世量逐年減少、而介入收藏的人卻逐年增多造成的。

他介紹説,從明代起,隨著木刻版畫的出現,年畫正式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由於年畫是貼在墻上的藝術品,每年都要更新,所以遺留下來的很少,特別是品相好的更少。而且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從上世紀80年代末過年張貼年畫的風俗習慣越來越淡化,所以年畫作為一種藏品,其價值也就水漲船高了。

過年的民俗

農曆過年的風俗,我國很早就有文字記載。“年”字,遠在西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紀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字形為很像一個人在收割或頂谷禾回去,所以《説文解字》稱“年”字是“谷熟也,從禾”。商以後到了周,開始用“年”這個字來紀年。

當田裏的五穀收割完畢,則是一年過去開始新的一年了。因此稱春節叫“過年”。在中國古代年俗中,將一些祝賀過年的東西都冠以“年”字,如見面互相慶賀的話叫“年話”,門上和墻上貼的畫叫“年畫”,吃的糕叫“年糕”,走親訪友的禮儀叫“拜年”等等。

由國家正式確定過年的具體時間,是在西漢太初元年。漢武帝劉徹詔令太史丞鄧平創制“太初歷”,確定正月為歲首,初一稱“元旦”,後又稱元旦前夜為“除夕”。從此,除夕、元旦過年的風俗活動越來越多。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曆法問題。會上達成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的共識,決定使用西曆,把西曆1月1日定做“新年”,把農曆正月初一稱做“春節”,但並未正式命名和推廣。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西曆紀年法”,將西曆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讓人們熱烈地慶祝農曆新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