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深圳OCT創意文化園首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徐冰獨立動畫播放現場
漢字的書寫與中國人的性格
2012年12月22日午後,在不靠譜的瑪雅人“世界末日”預言未果之時,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迎來了由策展人王春辰、張小濤、何金芳共同策劃的展覽:“心靈世界:作為虛擬藝術工程”首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展覽生動地勾勒出中國獨立動畫十年間的發展脈絡。
在此次動畫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先生的最新手繪二維動畫作品:《漢字的性格》(The Character of Characters,2012.圖1)這是藝術家即2012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展出此片,獲得巨大好評後,首次攜之與中國觀者見面。
藝術家徐冰的作品《漢字的性格》立意來自於與美國雅虎公司聯合創始人楊致遠先生“觀遠山莊”所藏的趙孟頫手卷《大乘妙法蓮華經卷第三》這件傳世名作的邂逅、觀看、分析與想像。作品素以符號、文字、語言為核心創作點的徐冰先生,此次更是運用動畫的形式使觀者在漢字演變的歷史中了解漢字書寫與中華民族特殊性形成的關係;今天中國文化的內核與能量;以及未來中國在人類新文明建設中的所起的可能性作用。
一、“一”橫開篇
動畫影片以和緩地書寫趙孟頫手卷中的漢字筆畫“一橫”開篇,這豐富的“一”孕含了“大千世界”:從微觀的紙紋肌理到湖泊、碎石、蘆葦、田地、樹木、森林的漸變。這些元素既是元素本身,又是一橫的一部分,甚至還有著曖昧不清的輪廓,既各自為政又彼此交織。這一橫,像龍一樣由蛇身、鳳爪、魚鱗、虎須等組成卻又不同於這九種動物而成為獨特的個體。這是中國智慧的體現,乃所謂“一”生萬物。視頻中的每一幀都是絕無僅有且不可逆的剎那。“一橫”道盡了中國書法行筆運筆中每一個凝固的瞬間,這瞬間是中國畫水與墨暈染、交融之時的美好,恰一種藕斷絲連的粘連,又似徐冰調控水墨與倣古皮宣纖維粘連後呈現的是奇“跡”。徐冰説:“齊白石是戲墨的專家,是調控水與棉物矛盾的高手。”其實徐冰也是戲墨的翹楚,因為他掌握的不僅是中國畫中最智慧的方法論,更是中國藝術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
二、文字的産生:
“一橫”遂退回到趙孟頫手卷當中,那些工整、虔誠、密集的字體猶如中國人克己的性格與集體主義的特質。手卷中的文字經由劇烈震動、下落繼而砸出“初始的世界”即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徐冰借由此處暗示了中國“書畫同源”的關係。一隻八哥入畫與徐冰“地書”中標識符號構成的“人類”PK,人類因為擁有超強的發聲結構,而構成了交流,由於交流而發展了智力,進而産生了文字。
三、漢字的書寫與處事原則:
漢字是現存少有的以“型”對“音”的象形文字,因而中國漢字的書寫——書法成為了獨特的藝術門類。中國書法藝術注重線條推進的時間特徵、運動痕跡以及在整體中的對於字體內在節奏的調控與把玩。漢字的這些特殊的書寫方式塑造了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也培養了中國人對於“關係”、“格局”的認識。徐冰曾説“中國文字的書寫通常是第二筆根據第一筆生成,第三筆又依託第二筆,最後一筆是強調整個字體的結構並最終做出的整體的權衡。”從幼兒到暮年,在這種長時間的漢字書寫訓練中,造就了中國人在整體“關係”中平衡利弊的本事,即隨機應變的智慧,而這種能力甚至是我們不知不覺的本能狀態。比如:在中國,很多人開車不喜歡使用轉向燈,而依賴於汽車之間的身體語言。即使一輛車不打轉向燈而貼近左側行駛,我們也可以通過對“關係”的權衡與理解,推測出他即將進行左轉彎。這完全不同於西方人依靠紅綠燈指揮嚴謹的處事原則。徐冰把他對於東、西方思維差異的特殊體會轉化為視覺語言,在動畫中呈現。在影片中,徐冰甚至依靠某一書法筆劃的行筆節奏化解了一次交通擁堵。
四、拷貝觀與山寨文化
中國人寫字、寫詩、作文、作畫對於前輩名家作品的臨倣,是被讚許的。中國人喜愛用“典”以承載自我的學識與底蘊,講究有出處的引用 ,講究上下文關係。這也使得“複製”成為當代中國一種特殊的實驗性手法。在動畫作品的結尾處,徐冰不忘以動畫的視聽語言來探討中國漢字書寫方式與中國文化中的拷貝觀、山寨現象之間的關係,以及中國人消化、圓融其他文化養料的能力。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國能量以及“繁殖性”是讓人有所期待或擔心的。
作品《漢字的性格》以手繪的二維動畫形式展開,其基調是以黑白為主,稍加朱色勾勒及舊宣紙底色的渲染。由21米的寬幅螢幕,5台高清投影,多聲道而成(此次展覽由於條件所限,後改為12米寬)。寬幅螢幕的形式猶如中國傳統的卷軸鋪開,引觀者入畫。整部動畫巧借中國畫散點式的構圖方法,角色的造型和筆法風格是混雜的、趣味性與滿眼想像力的,但實則都與中國書法用筆發生內在的聯繫。動畫中,每個內容模組都從書法的一個特定的角度討論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各個部分內容既可獨立存在又實為作品的一部分,在嚴謹的邏輯連結下,生長出無限的可能性。這與以往動畫的線性敘事模式完全不同。散點式的《漢字的性格》時長16分56秒,所承載的資訊量巨大,即使迴圈觀看也不會産生厭煩感。觀者可以隨意遊走在畫面之中,如入自然之境;又可選擇性收看畫面內容,且不論何時入畫出畫均可,這與欣賞中國畫時以心取景的手法同構。
徐冰作品中角色的動作與用線極其質樸甚至有點“拙”,但在其“拙”的外表之下,卻透露著一個講究的藝術家對於藝術作品的“度”的控制。近17分鐘的動畫中萬餘張手繪的線的粗細、濃重是統一的,所勾之線的力道是要“吃”到倣古皮宣紙裏面,而非浮在表面之上,但又不能過分“吃”透紙張的。動畫中的很多描線都是縮小原畫後經由拷貝臺再次勾勒的。經縮小再放大後的線承載了無限豐富的水墨層次與微觀細節的力量。對於軟筆與宣紙纖維相遇之時的不確定性的調控,體現了一個藝術家的品質。在如此龐大而駁雜的動畫中,藝術家故意保留其初次接觸動畫時的新鮮與生澀感,留白給觀者以想像的空間。中國智慧中的不把事情做滿,這裡面的道理可深了。
縱觀徐冰先生的藝術創作,素以不拘泥于任何風格、形式或者現成概念的限定而著稱。首次嘗試動畫創作的徐冰,帶領獨立動畫進入一個新的可能的切入點。藝術家運用動畫的視聽語言將人們意識裏面有關漢字的疑惑與想像,典故與知識串聯起來,並“書寫”了一部關於中國書法與中國人性格的“論文”。徐冰藉以書法這個特定的角度書寫了中國文化的特質以及東、西方思維本質的差異。
從《天書》、《鳥飛了》、《地書》到《漢字的性格》既是徐冰先生對文字敏感地梳理,又是藝術家運用視覺語言來關注藝術與時代的例證。難怪徐冰説“我的本事就是緊緊抓住這個時代”。其實也只有調控好藝術與所屬時代之間關係的作品才是經得起歷史風化的作品。《漢字的性格》以美和新奇感吸引觀者,在觀者漸漸融入其中時引發其思考。徐冰在作品中與觀者共同探討未來中國發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