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深圳這座城市雖然年輕,但近年的文化生産事件在政府與企業的支援下接連不斷。“首屆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心靈世界:作為虛擬藝術工程”已經拉開序幕。獨立動畫藝術已是當代藝術的一個新領域,不僅有當代藝術的觀念與手法,也有著動畫産業的創意和技術。然而,近十年的“獨立動畫”發展情況如何,現今它的春天是否到來?誰在為“獨立動畫”買單?獨立動畫發展過程中是否存在收藏潛質?
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現場
“獨立動畫”的春天已到來?
近五年,國內關於獨立動畫的項目越來越多,無論是藝術活躍的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還是在藝術正在發展壯大的內陸城市成都、西安,都可以看到獨立動畫人對獨立動畫發出的聲音。據悉獨立動畫一般還在當代美術機構或網路上展示或傳播。除了皮三和董冰峰策劃過的2011“首屆中國獨立動畫電影論壇”, 今年6月,荷蘭電影節更是增設了“中國獨立動畫”單元。在中國沒有專門的獨立動畫的大型展,因此本次在深圳舉辦的獨立動畫雙年展在國內是具有開拓性的意義。這是否預示著獨立動畫的春天已經到來?
雙年展代表著嚴格的學術定位和學術構架,把動畫放在雙年展必然有一系列嚴謹的學術概念上的考量以及對創作線索的梳理,這此展覽很明顯地對過去十年獨立動畫創作的歷史進行了文獻式的梳理。王春辰談到,“這個梳理嚴格來講不是一個完整的線索或者不是一個全面的,如果做一個全面的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整理很多文獻資料,我們在這次策劃收集整理資料中也注意到很多資料的缺失,很多東西只是看到資訊。材料的遺失或者還沒有找到,説明整個十年快速的發展,就像中國十幾年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一樣,發展太快,大家來不及把東西沉澱下來的時候我們又去做別的事情,正因為這樣快速發展,我們更應該記錄整理記載我們所做的一切成績或者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這十年大致的變化就是藝術家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或者是走向了動畫,讓媒介成為更加獨立的、自覺的表達形式,過去大家説動畫就是給兒童畫的,在中國人的語境裏都認為動畫片、動畫電影是給兒童或者青少年看的,沒有想到它是可以成為藝術家自由和獨立表達的媒介,現在是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這十幾年,這一點大線條可以充分證明。比如國美張培力的學生,孫遜、吳俊勇這一批人都是用動畫的形式,把原來學的專業的基礎和能力全都展示出來。”
“‘獨立動畫’是從獨立電影和當代藝術兩個系統當中産生的。”張小濤在接受雅昌藝術網專訪時介紹,“從當代藝術方面就是從美術館、基金會、畫廊體系、展覽系統,還有一個是展播系統、電影節、動畫節的系統,這兩個系統能産生一些新的變化。在2000年以來像馮夢波、皮三、卜樺早期做獨立動畫,也不斷地做實驗;2005、2006年又一撥;2008-2012年有很多從事這個領域的人。” 獨立動畫包含文學、電影、音樂、攝影、傳統藝術、新媒體等多個不同的藝術類別的跨界。在在這次展覽的參展作品中,有傳統藝術與高科技的結合,有對科技的極致追求,有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有藝術家自我內心的探尋,有紀錄片式的形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實驗方向構成了多維度的獨立動畫世界。策展人王春辰在接受雅昌藝術網專訪是談到,“中國的獨立動畫還有很多路要走,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平臺。”
獨立動畫近十年的變化,在張小濤看來是受到電影和當代藝術交叉的影響,與地下音樂、地下搖滾、地下電影方向類似的一種獨立創作,“簡單來説就是沒有人買單自己投錢,很苦地做動畫,但是有一種理想在裏。這種孤獨的實驗是有價值的,不是一個純粹的董存瑞炸碉堡的事業,未來是有前景的,有可能這些人未來會轉成重要的公司、工作室,有可能在當代藝術裏作出重要突破,它有很大的前景。今天的地下、實驗、不可未知可能代表未來的前沿或者主流,但是這種變化總體來説,獨立動畫是被遮蔽和被邊緣化的,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雙年展的形式梳理和總結。”
為何運用如此大規模的雙年展機制來推廣處於藝術邊緣的獨立動畫,對此,王春辰給出了自己的理由“為什麼不像一般的動畫節或者展覽那麼做?還是希望放到一個高度,為什麼要用40萬字總結和梳理這十年的變化,因為本身就説明這十年作出的重要意義在哪,我們要把這種邊緣的、被遮蔽的、實驗的、前沿的東西做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對未來有一個交代,為學術、為研究留下一個很好的文本,這是我認為此次雙年展帶來的最重要的意義。從展覽到競賽,到工作坊、到講座、到推廣傳播、進入高校,可能都代表了一種立體式的、滲透式的、實驗性的、開放性的、未來式的變化。”
中國獨立電影代言人張獻民對“獨立動畫”大約是在前年開始有意識,他通過劉健、武超的作品,感受到“獨立電影”打破了兩個在之前根深蒂固的觀念:一是動畫只能針對兒童,只能是大眾媒體的,“這是一個神話,這個神話被打破的”;另外一個被打破的神話是,動畫的製作成本很高,他只能在産業內運作。他在研討會中提到“通過劉健、武超的作品讓我體會到這兩個觀念被打破了,讓我意識到,以前有很多東西我本人還是太忽視了。我是電影系統的,那些作品,我實際上都看過了。邱黯雄的《新山海經》是2005年左右做的,我之前是看到過的,對動畫我個人有一個更加明確的意識,今年重新看到了吳俊勇《上霜》也給了我更深的印象,我在國美附近的工作室也看到剛畢業的一些人做的動畫。”
董冰峰談到,“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平臺,如果越來越多的這樣一種平臺的確立,大家討論問題將有非常良好的基礎和結構,我想對於學術來説,對於未來的産業來説,或者對於未來的一些商業、一些大規模的合作或者是擴散到更普遍的公眾當中都是有非常有效的一種途徑。”
荷蘭獨立動畫策展人戈本也提及,“中國獨立動畫在經歷了五六十年代的輝煌後,有下滑的趨勢,並受到商業動畫的影響。這次雙年展對中國獨立動畫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