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朱其:小資美學令當代藝術徹底庸俗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24 11:03:20 | 文章來源: 金羊網—羊城晚報

目前,當代藝術的大部分展覽和評論缺乏對國家變革及其變革時期中人性的深刻反思,本來這是一個中國該時期最獨有的崛起議題,但藝術界更熱衷小資美學和有關市場行銷的討論,這是一種缺乏大愛和大我的藝術庸俗化的表現。

中國藝術目前所處的時期,既類似于俄羅斯十九世紀末的彼得大帝時期,社會輿論醞釀著從威權主義向民主政治的轉變,公眾對特權充滿著憤怒,少數新貴階層內心涌動的民族主義的文藝復興願望;而從藝術與消費社會而言,中國藝術類似美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商業社會的價值觀及廣告、流行電影、奢侈品的設計美學影響了藝術家的價值訴求和語言形式,商業資本試圖將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利潤高的商品或金融衍生品。

由於改革三十年後形成的社會生活的多元化,當代藝術從單純的文化批判和追隨西方前衛主義藝術,轉向在當代名義下的包含先鋒、時尚、商業及其另類小眾等多種藝術議題和美學。在這一任何藝術皆屬當代的狀況下,當代藝術原有明確的身份和實踐方向突然消失了。這主要指兩個方面:西方前衛主義的語言在引入中國的時間差的先鋒性不再成立,文化批判的維度在1993年之後被淹沒在藝術的全球化和消費主義潮流中。

文化批判的主要職能在近十年似乎轉移到大眾媒體的藝術評論和民間紀錄片等媒體場域(九十年代後,民間紀錄片的各種沙龍和影會播放也構成一種傳播媒體),這些媒體的討論涉及了維權、民生、鄉村的商業化等議題。關於紀錄片是否屬於藝術範疇仍存在爭議,但這一體裁及其直面國家變革的反省是在延續八十年代的人文主義精神,而這一領域恰恰是當代藝術在九十年代初主動撤出的領域。

在89現代藝術大展之後,當代藝術因為表現中國社會結構中的荒誕感和虛無主義的現代主義美學,以及追隨西方的形式主義探索,展覽和專業雜誌都難以面世。當代藝術因此在1993年左右開始轉型。1980年代的文藝具有的啟蒙、救贖和五四以後的精神史的彼岸性維度至王朔、方力鈞等人創作告一段落,後者正式喪失了救贖和中國的現代精神史的視角。

隨著1992年鄧小平南巡重啟市場主義經濟、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將中國當代藝術納入國際體系,當代藝術開始進入兩個新的框架:消費主義和全球化。藝術的全球化使中國當代藝術由本土的存在主義轉向國際展覽和評論體系中的身份及策略的後殖民主義,消費主義則使中國當代藝術的重點轉向去政治化和商業生存遊戲的後現代主義。

2000年以後,由於玩世不恭的反叛題材的告一段落,中國藝術在國際體系中也喪失了它的語言的身份特徵的優勢。藝術的消費主義包括從資本化的藝術制度、藝術的生産化、奢侈品美學到商業反諷的另類態度等廣泛議題,當代藝術在本土也因此喪失了相對於主流社會的前衛身份,其大部分藝術作品與商業藝術、藝術設計、奢侈品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當代藝術在近十年因此喪失了它的語言身份和批判力量,其原因在於九十年代初被納入全球化和消費主義體系之後,放棄了其八十年代一直保持的啟蒙、救贖和有關政治現代主義的精神史等彼岸性。藝術的全球化過於偏重國際化的普適主義議題,本土的存在主義議題變得次要,將抵抗後殖民主義的西方霸權作為中心訴求,其結果是以“反帝國主義”取代專制主義批判,至今一部分知識分子和藝術家仍有這一趨向。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