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談當代藝術的去魅寫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3 18:46:50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我曾與幾位看過《物盡其用》的讀者做了些交流,他們告訴我,在閱讀這本當代藝術著作時,他們無不從中獲得了溫暖與感動。在看多了充滿暴力、政治與色情的當代藝術之後,這本書所呈現出的“脈脈溫情”,確實很容易就捕獲了讀者的心。我想之所以如此,除了這件由藝術家宋冬和他母親趙湘源共同創作的作品,深深觸及中國老百姓最普遍的情感外,本書平實、客觀的寫作風格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當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和傳播方式,決定了理論家闡釋的重要性,這使得哪怕是沒有到現場看過《物盡其用》展覽的讀者,通過巫鴻編著的書,還是可以獲得對這件作品的認知和理解,甚至可能比一些去了現場、卻沒看過相關文章的觀眾,了解得更為深入。然而,這種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藝術寫作者的闡釋方法和水準,那麼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藝術寫作呢?

方法和理論必須落實到作品上

顯然,列出一個藝術寫作的標準是困難的,但通過巫鴻近年關於當代藝術寫作的例子,可以獲得一些不錯的啟發。可以看出,歷史學和人類學的學術背景,對巫鴻的寫作有著明顯的影響。他在古代藝術史領域的重要著作之一《武梁祠》中,就寫道:“任何概括和抽象必須基於具體的案例,除非細心研究個案,否則概括便不能成立。”所有的方法和理論必須落實到具體的作品或藝術家上,才有意義,這種觀點也貫徹到他在當代藝術的寫作中。從《作品與展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徐冰:煙草計劃》到《走自己的路》、《張恒工作室:藝術與勞動》,《物盡其用》已經是巫鴻正式出版的第5本關於當代藝術的著作,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的寫作風格。

《物盡其用》是藝術家宋冬和他的母親趙湘源共同創作的一件超大型的裝置作品。在本書一開始,巫鴻並沒有急於為它賦予意義,而是首先對作品進行客觀性的描述,包括它的形成過程、材料、計劃以及展覽現場情況等。不要以為這是一部枯燥、冷冰冰的當代藝術分析文本;事實上,讀這本書,讀者可以深切體會到那種溫潤又難以言表的感動。《物盡其用》書中的重要一部分———趙湘源的回憶文字———常常讓人聯想起家中的外婆或奶奶,從而帶出讀者溫暖的個人情感與記憶。

作為歷史學者,巫鴻沒有停留在《物盡其用》這一件作品上。他追溯了宋冬持續十多年的藝術創作線路,呈現宋冬圍繞“家庭關係”這一主題的實驗創作狀態,並從中找出藝術家的創作邏輯。隨著寫作的推進,巫鴻也沒有把關注的目光限定在宋冬的個人創作上,而是把他與19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國內轉向”的基本傾向相聯繫。這樣一來,讀者就得以用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來觀照《物盡其用》這件作品。從作品、展覽、藝術家引發出的問題成為巫鴻的寫作線索,這些問題在文章中得到逐一深化和討論,最終揭示出《物盡其用》所反映深刻的歷史潛流:“當多年的政治運動拆散、瓦解了無數家庭以後,人們心中出現了一個重組家庭,治愈歷史創傷的深切願望。”

關於“寫作與展覽”的好例子

可以看到的是,這樣的寫作必須基於對藝術家的長期觀察和深入交流。在行文中,作者總在分析作品某一個特徵或是藝術家的實踐中得出結論,並且所有的結論都基於具體的事實,條理嚴謹、清晰,敘述層次細膩、豐富。

在書中,巫鴻詳細地記述了該計劃逐步展開、期間修改、最終實現的過程,宋冬作為項目概念的提出者,趙湘源作為展覽的核心人物,他們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也通過巫鴻的敘述得到體現。關於展覽和寫作的關係,《物盡其用》一書無疑是我們思考“寫作與展覽”的一個極好的例子。本書不僅包括了巫鴻撰寫的學術專文,也有媒體的訪談、評論家的短文和普通人的觀後感,另外趙湘源對各類舊物及背後故事的回憶、她與子女的對話(這部分的內容形成于展覽過程中,策劃人意識到其重要性,屬於展覽計劃正式的一部分)也佔有相當大篇幅。這些文本都不是在展覽前或展覽期間就有的,而是在展覽後,由藝術家和策劃人共同創作、編撰成集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嚴謹、客觀的藝術文本積累與展覽之間的積極共生的關係。和常見的那種“拿來主義”或是拼盤式展覽相比,這種文本的正面價值對整個藝術圈創作、展示和討論氣氛的影響,無疑是顯著的。

不避拾人牙慧之嫌,作為更深入的分析,應推薦黃專的《當代何以成史》一文,這是他為巫鴻另一部當代藝術著作《走自己的路》所寫的序。文中他指出:“(藝術寫作)這些原則首先應該體現在研究對象的選擇上,譬如,‘當紅’不應該是我們的選擇標準,而那些有持續的問題意識、創造邏輯和思維智慧的藝術家才應該是故事的主角。另外,我們還應該回到以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為中心的寫作上來,它的意思是:我們除了要耐心了解形成藝術家思維模式的環境和邏輯外,還必須對構成藝術家成就的最主要方面,他的特殊的視覺方法和技術成分進行描述,而不能僅僅滿足對各科新奇觀念的解釋和標簽式的定位。其次,如果你是對歷史而不是對時尚感興趣,你就還應該去了解形成這個時代的藝術生態和情境的基本邏輯,在繁雜的資訊和資訊背後(我們可以稱它為史料)機敏地發現哪些是對我們的文化真正産生影響的問題,而哪些只是出名的把戲,要做到上面這一點除了必備的史學修養和強烈的歷史感覺外,你還必須做一些諸如編年、史料甄別一類的基礎工作。當然,最後,你還應當適當地克制對藝術進行過度的文化和詩學解釋的衝動。”

以上提到的觀點對於理解巫鴻關於當代藝術的寫作有莫大幫助,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

期待豐富多樣的寫作

我們無法一下子説清楚,目前的當代藝術寫作呈現什麼樣的狀態。除了那種不負責任地吹捧某藝術家或流派、以達到利益目的造神式“藝術批評”不在討論範圍內,我們還可以留意一些值得好好思考的藝術寫作實踐。其中一方面,我們對西方文藝理論的借鑒和吸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當然在這30年裏,中國當代藝術現實與西方藝術理論的關係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國內批評家不停尋求各種西方理論來闡釋中國當代藝術的同時,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交往,似乎都在表明西方對我們的熱切關注,但呈現出來的狀況卻是,西方藝術專業人士無法從已有的知識體系對中國當代藝術現實進行解讀,他們急切地尋求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路徑。

與此相對的是,雖然各種西方理論和方法的武裝對於我們而言,形同頭腦風暴式的思維訓練(當然,這對理解與闡釋中國的當代藝術不無好處,甚至相當必要,哪怕是在此過程中充滿錯位與誤讀,也不能成為拒絕吸收和借鑒的理由)。但是也要警惕那種為理論而理論、罔顧中國現實的討論,因為這種傾向容易陷入假問題的迷霧中,空泛而無所收穫。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