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高校博物館,應尋找“出路”走出“夾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9 10:05:58 | 文章來源: 北京晚報

 

困境

有名氣的日子也不好過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算是高校博物館中的“知名大館”,陳列著舊石器、新石器、夏商周等時段反映中華文明史的各種考古標本,從週口店北京猿人石器,到商代的青銅兵器,再到各時期的陶器、錢幣、封泥和民俗文物等等,每件文物都有説明牌,標明瞭文物的學名和出土年代。

來自河北的小林覺得,比起故宮、首都博物館、自然博物館這些社會博物館,這兒規模雖小卻清靜,藏品也不少。但參觀時沒有講解員,了解不到更多內容,多少讓他有點遺憾。

“請講解員要提前2天預約,老師會安排學生來擔任,每次收費100元。”對他的要求,一名保安這樣解釋。

北大這家博物館除了春節,全年對外免費開放,一年能接待幾萬人。在北京,這種有一定知名度,也有些人氣的高校博物館有幾家,如北京航空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等,但為數不多。

一些學校比較重視博物館建設,使其得到發展。如地大(北京)博物館還獲得教育部1000萬元修復專項撥款和學校近400萬元配套資金,使去年落成的新館面積擴至三層樓近1400平方米。

然而一些主持管理博物館的校方人士坦言,人氣和知名度表明人們對某一領域的興趣和求知需要,高校博物館在自身發展中實際上面臨不少制約。

仍以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為例,目前數萬多件藏品中,大多來自上世紀20年代、50年代的考古發掘,近年新增館藏數量不多,花錢收購的高端藏品更少。這種狀況與北大考古學系在中國考古界中的地位不相稱。除此,博物館展廳和庫房面積已經十多年沒有擴展,場地限制很難使考古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由於普遍缺乏經費,博物館無力增加更多的服務項目,工作人員都由相關專業的教師或學生兼職,“哪配備得起專職講解員呢?”

宋向光認為,很多學校對博物館的定位存在偏頗。一些高校僅將博物館作為科研、教學的載體,忽略了它的社會屬性,忽略了它是對外進行科普宣傳的窗口和加強學校與社會交流的平臺。這也是高校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