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歐陽江河:詩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11 19:16:10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榮膺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0年度詩人

歐陽江河

原名江河,生於1956年,四川瀘州人。著名詩人,詩學、音樂及文化批評家,知識分子寫作倡導者。

1975年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不久到軍隊服役。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代表作有長詩《懸棺》、《玻璃工廠》、《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和《傍晚穿過廣場》等。

歐陽江河已出版詩集《透過詞語的玻璃》、詩作及詩學文論集《誰去誰留》、文論及隨筆集《站在虛構這邊》、詩集《事物的眼淚》等多種。他還主編有《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

“文學獎的一個深刻困惑在於,你永遠也不可能把獎頒給第一名,因為第一永遠是個空缺。而把獎頒給第二名,和頒給第五十名,這之間的差別顯然無關絕對性。”

停筆十年,著名詩人歐陽江河2009年開寫長詩《泰姬陵之淚》,還未寫完,節選發表在去年的《花城》雜誌上。他因該詩作榮膺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0年度詩人,發表上述感言時謙遜地表達獲獎的感受。

雖然時代變了,但歐陽江河一如當年,認為詩歌與靈魂相關,特別呼籲讀者保持讀詩的習慣。5月7日,在獲獎的當晚,他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我來説,詩歌是感知我存在生命的方式。”

■印度之行成就《泰姬陵之淚》

歐陽江河回憶説,“2009年3月,我和北島、西川、格非、翟永明、李陀等十人受邀到印度參加一次中印作家交流活動,對話的主題是東方文明和詩歌。這也是近百年前泰戈爾到中國交流後,中印之間最好的小説家、詩人和理論家之間的對話。”在行程結束前一天,中方一行人到泰姬陵參觀。

歐陽江河説,“我參觀前沒有思想準備,以為就是一般旅遊項目。但到現場一看,很震撼。它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在不同時間段,因光線不同,顏色都不一樣。導遊帶我們進去用手電筒照墻壁,看到裏面有很多鑲嵌著寶石、瑪瑙、翡翠。當時我就想到泰戈爾的詩‘寶石是時間的串珠之淚’,北島還把它背了出來”。

在回到住處的路上,歐陽江河説,在近兩小時的車程中,一向喜歡説話的他沒説什麼話,很沉默。“我知道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也知道他們的故事。參觀完,我很感慨。”

在回國一個月之後,歐陽江河開始寫作《泰姬陵之淚》,至今沒有寫完,“《花城》發表了350行,我還有200多行,加起來近600行。”這幾乎是他寫詩三十年來最長的詩歌。他説,“人類寫眼淚的詩歌不少,但像我這樣,整首長詩來寫它,算是第一個。”

雖然《泰姬陵之淚》寫的是泰姬陵和淚,但歐陽江河告訴記者:“寫詩其實是找一個對應物,寫自己的感受。比如這個‘淚’在詩中有五種形態:作為鳥類(鷹和燕),寓意詩歌的想像力;作為河水(恒河、黃河),象徵時間和不同的文明;作為陵墓(大理石、寶石),象徵愛情的永恒;作為菩提樹,對應印度佛教的形象;作為天使的身體,對應的則是基督教的形象。”

所以,雖然寫的是眼淚,歐陽江河卻説:“這不是經驗的眼淚,而是觀念的眼淚。我的主題是復調的:既有愛情的共通性,也有在差異性中尋找共同性的努力。”

■十年停筆為了避免“詞寫詞”

雖然曾被國際詩歌界譽為“最好的中國詩人”,但歐陽江河此次獲2010年度詩人,也算是一個“意外”。據主辦方披露,歐陽江河是增補進“年度詩人”提名名單的。在“年度詩人”提名討論中,評委們認為,此前的提名過度看重正式出版的詩集,無形中忽略了一些在雜誌上發表的重要詩作。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評委會主任謝有順則認為,要等歐陽江河出詩集可能要許多年,但讀到他的單首新作,卻很容易,而他這首詩並不比一些人的詩集差。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歐陽江河主動提到這一“插曲”,加之作品還未完成,“因此我在深感榮幸之餘,也感到某種忐忑”。據他透露,“寫了這麼多年的詩歌,除了十多年前與十位同行共同獲得過劉麗安詩歌獎,我這是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家獲獎”。

歐陽江河透露,1996年前在美國待了四年半,後到德國大半年,1997年9月回京後從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不為掙錢。2005年,他歇下來,開始寫書法,自稱在日本、美國賣得不錯,足以過日子。與此同時,他開始從事美術策展工作和主持紐約中國獨立電影節。5月8日至18日,“士者如斯:何多苓展”在上海美術館展出,歐陽江河是策展人。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