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晏濟元神采奕奕(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 時 間:2008年3月21日
◇ 地 點:成都·晏濟元寓所
◇ 採訪人:張公者
晏濟元,1901年生於四川省內江縣茂市鎮。7歲(1907年)從父晏輝廷學習詩文書畫。1913年,在前清秀才張曲齊門下受教五載,學習古典文學、詩詞。1921年在成都基督教青年會學習英語。1924年考入成都機械專門學校,學習機械工程,1926年畢業。1928年赴上海求學,住張善孖、張大千家。1930年以倣石濤山水《人語響孤峰》同張大千所作《荷花》參加柏林中德美展。1932年同何香凝合作山水花卉多幅參加上海抗日募捐展;同年,在上海寧波同盟會館舉辦個人展覽。1934年由張善孖介紹赴日本東京就讀于日本鐵道講習所、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學習機械工程學。1938年返回祖國住北京張大千家。1940年與張大千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聯合舉辦畫展,展覽結束後即攜張大千二子及張所藏貴重書畫從天津經上海、香港、貴陽返回重慶。1944年旅遊昆明,以寫生作品六十余幅,于南屏電影院展出。1945年在成都中華書局與張大千舉辦聯合展覽;展出前因病返家,部分未完之作,張大千代完成並題款。1949年12月,被聘中國民航重慶局所屬的前進滅火機廠搞技術工作,繼而又調至市工業局任工程師。1957年被打成“右派”。1962年,因雙肩關節炎赴北京治病;同年受陳忠仁(劉少奇秘書)之邀與仇熬、傅抱石等前往廬山遊覽、寫生。1963年,毛澤東70歲生日,為其畫《青松紅日》祝賀。1964年,北京政協元旦舉行60歲以上老人會,朱德、彭真、郭沫若、謝無量、陳叔通推薦以廬山寫生作品四十余幅在北京政協禮堂展出。1965年秋自京返渝,經長安街時被自行車撞倒,當即中風。1965年後臥病在床長達八年余。1974年負責廠技術革新,因病申請退休。1975年至1977年退休養病,重操丹青。1993年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書畫展。1998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展覽。2002年103歲時登華山寫生。2003年秋登泰山寫生。2005年,于廣東省美術館舉辦書畫精品展。出版有《晏濟元書畫集》、《晏濟元書畫民間藏品集》、《晏濟元精品選》、《晏濟元篆刻印譜》等。
晏濟元先生的父親是前清諸生,母親潘氏,潘家為世代耕讀之家。晏濟元弟兄姊妹8人,居最幼。晏濟元與張大千父輩是世誼,張大千大姐出嫁于晏濟元母親之侄孫,因而晏濟元與張大千亦為親戚關係,兩人自幼便一同玩耍,為總角之好。晏濟元7歲時從父學習詩書畫印,詩書畫印兼善。今年已108歲,仍然作畫,且能刊巨印,令人驚嘆。 晏老見證了20世紀中國及世界的歷史發展與動蕩。他曾經臥床八年之久又“復活”……談到百年人生的諸多坎坷磨難,他説就像“走路不小心摔了一下”,就像“戲中的演員”演出一場戲一樣。
張公者:您的父親和張大千父親交往很深。
晏濟元:是,是。
張公者:您父親曾幫助過張善孖,那時張善孖在四川,是同盟會會員。
晏濟元:是。張善孖參加過同盟會,是同盟會的老黨員,我父親那時候還保釋過他們。
張公者:張善孖他們曾想在成都起義,沒有成功,逃到您家裏?
晏濟元:因為當時袁世凱肯定要殺這一批人,是革命黨嘛,我父親就幫助他們逃避,一直掩護他們。一直到最後,幫助他們家裏面。
張公者:您父親先是幫助張善孖去作村塾教學生?
晏濟元:張善孖是午夜來我家隱避的,我父親連夜和親友商量,在距我家二十余裏的一個小廟—水口寺作村塾,收了十余個村童,以教書作掩護。
張公者:您曾和張大千一起去看望張善孖?
晏濟元:大概一個月多,張大千來我家,我陪他去水口寺看他二哥(張善孖),轉達他父親的話,要張善孖離開內江尋安全地方躲避。張善孖説:中國現在都是袁世凱的天下,早遲都要被抓,我要逃往遠處。
張公者:是您父親幫助酬集的路費?
晏濟元:我父親向親友借到100塊大洋給張善孖作路費,他換成農民衣服,深夜起程。由我父親護送。
張公者:後來張大千父親去世了,還是您父親幫助料理的後事?
晏濟元:是,那個時候他們家比較貧窮。
張公者:您母親和張家有親戚關係,是張大千的姐姐嫁給您母親的後輩?
晏濟元:張大千的大姐是我母親的侄孫媳婦兒,(張大千成了)我的表侄,是這個關係。
張公者:您和張善孖、張大千一直是兄弟相稱。
晏濟元:對。
張公者:一直到後來您也到上海讀書才與張氏兄弟見面。您在他們家住了六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