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高嶺:當代藝術需要重新理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5 20:57:43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文\高嶺

我不對“超表現主義”概念本身進行評論,我認為概念的提出是合乎情理的,至於概念本身是否準確另當別論。表現主義只是一種理論主張,跟寫實主義、抽象主義不一樣,比如寫實、抽象都是繪畫中的語言技巧,而表現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抒發,跟情感有很大的關係,它不僅僅是語言技巧的問題,還和情緒有關係。那麼任何藝術創作都有情緒,如何界定表現主義,更不用説超表現主義,這些都是複雜的問題,沒有那麼簡單。今天要重新來理解當代藝術,至於用“後當代藝術”還是“當代藝術之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它的內涵。根據當代藝術在西方出現的語境和使用,它應該是一種視覺語言,一種創新性,而不是説當代藝術一定是反政治的,一定是抵制意識形態的,他的概念精髓和時代是有承繼關係的,只不過它能體現當代的東西。它的內核就是要強調藝術語言的創造性,應該用這個杠桿來考核,達不到這個的都不是當代藝術。藝術品是視覺藝術,所謂當代性,不是説不寫實就有當代性,畫抽象、用新的材料來創作就是當代,而是不論沿用過去的一些媒介和材料還是用新的媒介和材料,在整合材料和表達思想的時候都應該有所創新。中國的很多藝術家,包括很多小有名氣的藝術家都沒真正對世界文化從方法上的推進,他們還沒有跳出杜尚、博伊斯、安迪•沃霍爾這些人的窠臼。比如有人借用安迪•沃霍爾的方法來表現中國的扎著小辮的小姑娘,在視覺上有了陌生化,這也有價值,但是從全球的藝術史角度來看,它在方法上沒有真正意義的突破。我們當代藝術的現狀就是:大量的媒介沒有疆域之分,在方法上沒有超越西方的當代藝術,只是成績樂觀,沒有藝術創作論和批評方法論。這一軟肋如果在未來沒有突破的話,我們在世界藝術譜係就沒有話語權。

當代藝術市場現狀

最近幾年中國藝術市場很畸形。中國的畫廊起步很晚,發展不成熟,但是又被拍賣行所擠壓,於是拍賣指數成了衡量藝術家水準的標準。從畫廊到拍賣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我們恰恰本末倒置了。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藝術鏈條前半段是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思想、藝術批評、理論研究、爭鳴和傳播,後半段才是藝術市場、藝術經營、藝術收藏、藝術流通和藝術拍賣。即使是後半段也存在主次之分,如果不經過這些環節直接拿拍賣數字説話是沒有分量的。在經濟時代藝術品與商品間是有差別的,藝術家的生産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它的交換價值或象徵價值卻很高,這實際上是來自經紀人、媒體、批評家的作用,但主要還是信心指數。為了維護藝術品的價值和尊嚴,我們就格外要尊重畫廊,因為藝術品跟市場發生關係主要是通過畫廊不斷地積累藝術家的信心,沒有嚴格經過這些藝術鏈條的作品直接在拍賣上拍出大價錢,那是不真實的、很荒謬的。

有時候藝術品的價格與藝術品的價值沒有多大關係,尤其是在中國,這種拍賣價格遠比在西方的差距要大,在西方比如一幅作品的價格拍到了一千萬美元,那與它的藝術價值吻合程度遠比中國靠譜。還有一點我們中國人對當代藝術的喜愛也就六、七年的時間,以前是對學院油畫、老油畫、傳統繪畫的喜愛。今天購買藝術品貨幣持有者大部分都是建國以後出生的,他們的美術教育是極其有限的,我們可以看到前幾年當代藝術市場的火爆,其實購買力主要來自西方,而國內的人主要是跟風,那麼現在外國人出手少了,這個時候中國人開始動搖了,因為他是盲從的,這就反映出我們的35—55歲的人,他的徘徊性、矛盾性、藝術知識的匱乏性和不堅定性,他自身形成不了一種收藏的立場,沒有收藏的態度,這造成了我們很多的拍賣成績和拍賣指數在很大情況下都是畸形的,不健康的,這對拍賣市場來説是存在著不穩定性。

真正的策展人是在創造思想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會展時代,全世界如此。策展人——作為一個工作人員,就會和全世界範圍內每天的展覽發生關係。美術展覽對策展人的要求首先是要有專業知識,至少還要有系統的較深的藝術史、藝術理論知識。中國現在策展人的門檻比較低,如果你能弄來一筆錢就可以去做個展覽,他們想通過藝術實現夢想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些人並沒有太多的藝術史、藝術理論的知識儲備。界定一個好的策展人不僅僅是做了幾個展覽,一些所謂的策展人沒有對深層次文化問題的思考,只是對自己所做事情的描述和闡釋,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策展人,無非就是當做一個混飯吃的職業,他們沒有興趣、沒有立場、沒有判斷。好的策展人應該有著對人類共同價值標準的一種追求和探索。有一些策展人,看不清他的思想見解,但是這幾年他冒出來了,很活躍甚至很知名,藝術家圍著他趨之若鶩,因為他有了一個畫廊或者一個藝術館——他有了一個陣地,這叫做空間權利或空間經濟。我認為這非常荒唐,只有合乎學理的東西,再加上一個好的實施途徑,才是一個真實的。我們知道奧利瓦是策展人,但他是首先是一個學者,是羅馬藝術學院的教授,他寫過幾十本著作,提出了超前衛的觀點,有很多主張,他策劃的展覽並不多,但是他的思想決定了人們邀請他去做威尼斯雙年展。現在我們這些人中有些人控制著畫廊、拍賣行等藝術機構,當然這個也很重要,但是他們應該清醒的意識到這只是一個職業、一個飯碗,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在創造思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