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朱其:如何超越藝術全球化的“萬人一譜”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26 18:13:02 | 文章來源: 《新週刊》

朱其

藝術的個人創作要想與眾不同已難於登天,在藝術的表達內容,即精神體驗上能否與眾不同?

在一個生活方式全球化的時代,似乎也難以做到。

9月上旬,與好友去南韓觀摩光州雙年展。光州雙年展為亞洲重要的雙年展,但近幾屆也陷入“高級的平庸”迴圈,哪怕上屆由美國著名的非裔策展人奧奎-恩維佐總策劃,也難逃此病。在藝術全球化的時代,藝術語言和展覽要與眾不同,實在太難,再優秀的策展人似乎也回天乏術。

這一屆光州雙年展由義大利的年輕策展人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擔綱,主題為《萬個生命》(10000 Lives),不少網站譯作“萬人譜”,倒比英文標題更有意味。但整個展覽給人的感覺卻是“萬人一譜”,參展作品在語言上、表達的精神感覺上缺乏新意,似曾相識。吉奧尼選擇的作品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比較像2007年卡塞爾文獻展的風格,即作品的技術形態在以前諸多大師的語言模式內,局部有些自我特徵,體現為一種微妙的、曖昧的、渾濁的、説不清的形態;另一類則是歐洲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私人老照片,如家族合影,一些貴族青年女性的裸體自拍,臉上戴著面具等。

渾濁不清的自我感覺、老照片以及為數不少的上世紀功成名就藝術家的老作品,構成了策展人想要的“萬人譜”。但這更像是為配合一部學術研究專著而做的文獻展,作為一個雙年展的主題及作品構成,則顯得過於優雅且沉悶,缺乏時代氣息。不過這個展覽倒是歐洲人目前的精神現實的真實寫照。中國人現在處在一個社會變革和現實活力四射的年代,歐洲社會幾十年沒有變化,藝術家也沒有什麼關於社會現實的深刻體驗,而藝術、哲學和宗教等思想史上的學科問題,歐洲學界在每個小題目上都有人深入解釋好幾遍,在這些方面藝術家也搞不過學者。歐洲人的精神感觸目前就是沉溺于形式和私人影像記憶中那些微妙渾濁的私人感覺,這塊處女地或許還值得探究。其他領域,要麼被影像工業生産的圖像所瀰漫,要麼被龐大的知識密集型的學術研究所覆蓋,個體藝術家很難體現優勢。

經過現代藝術一百年及全球化的進程,藝術語言的各種技術形態,無論西方發明的還是中國發明的,普遍進入一個全球化使用的階段,基本上越不出寫實、表現、拼貼、現成品、波普、新媒體、觀念、表演這七八種類型,大部分藝術家只能做到在這些技術形態中搞一些局部不同。藝術的個人創作要想與眾不同已難於登天,在藝術的表達內容,即精神體驗上能否與眾不同?在一個生活方式全球化的時代,似乎也難以做到。無論是曼谷、東京、紐約、巴黎、首爾還是北京、上海,現在大家都是出門坐電梯、打計程車或者開私家車,去銀行自動提款機取現金,到連鎖超市買東西,旅行都是坐飛機、住星級賓館,一樣上網和使用手機,看好萊塢電影,關於社會、政治以及兩性關係的看法都差不多。

參加這次光州雙年展的不少中國藝術家,雖然他們知道什麼資源是有價值的或引人關注的,但因為學養不夠,沒有真正達到高端的精神感覺和觀念認識。中國藝術家一直靠本能體驗的中國特色過日子,現在本能體驗全球化了,學養又不足夠把生活經驗提升到高端的精神感覺,怎麼做藝術近幾年茫然無措。這是因為中國的大中城市也開始全球化了,宋莊也開始“小資化”,中央幹道兩邊出現了三里屯、後海式的酒吧和餐廳,藝術家出門也有不少開著私車,這種生活形式産生的精神體驗也就沒有什麼先鋒性了。

上個世紀的現代藝術為了尋求文化多元語境中的自我特徵,退回到藝術語言的自立性。當代藝術似乎在文化工業和全球化的壓力下,正在經歷第二階段的收縮,即個人創造的自我獨特性,正在退縮回私人經驗的領域。吉奧尼的雙年展似乎也在尋求這樣一條向後看的保守道路,他讓近半數展廳挂滿了非藝術創作的私人老照片,作為藝術展示品。問題是,吉奧尼只是本能覺得這是一塊未被文化工業和全球化淹沒的學術資源,但這個資源跟未來的視覺藝術有什麼關係,他自己也沒想清楚。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當代藝術的創造,就不是一個如何與傳統重建聯繫的問題。無論我們尋求什麼途徑和精神資源,都不能繞開藝術全球化造成的“大同小異”的語言形式以及高級平庸的精神生態這個普遍問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