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殷雙喜:直觀與超越——淺論當代抽象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0 18:38:29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文\殷雙喜 

“重構——中國當代抽象藝術TOP展”日前在浙江美術館舉辦,20名中國當代抽象藝術代表畫家參展。今年是現代抽象藝術誕生一百年,各種或大或小的展覽與討論,使得一度沉寂的抽象藝術成為一時熱點。不管是對曾經的質疑抽象藝術在當代藝術紛繁格局中生命力的檢討,還是憧憬中國傳統文化思維中的抽象因子能重振抽象藝術的囫圇期望,以及如何在全球抽象藝術大背景中反觀中國當代抽象藝術,重構與“認識自己”,前提都在於理清抽象藝術與日常生活世界的對接原理與途徑,以及這種對接途徑在今日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編 者

20世紀現代藝術史中經典抽象藝術的兩個重要特徵在於:它體現了藝術與現實的分離,從而表明藝術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自主性;它體現了藝術作品中的每一局部(材料、形式、語言)獨立於作品整體的自主性,使之具有自身的有效性,從而表明藝術家創作過程中的形式自主。

今天,通過廣告與傳媒,商業化的具象藝術無論是以古典寫實的形態出現還是以波普藝術的樣式流行,都反映出當代藝術對世俗生活的屈從和獻媚。在這一歷史背景中來看中國當代的抽象藝術,不僅具有早期現代主義藝術通過與現實和公眾的緊張關係來表明自己的不妥協立場,也反映出抽象藝術家對於寫實藝術與現實的緊密關係的自覺反思,對於藝術自主和形式自由的堅定信念。但是這種獨立性和純粹性不應該成為藝術脫離現實與人性的理由,正如義大利美學家波吉奧裏所説:“非再現藝術只有在與它所強調的心理相聯繫時才有效。這些心理是由‘非人化’的傾向,反偶像崇拜和變形所界定的……目的是重獲表達的絕對純粹性或完美的天真性質。”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那種強調絕對客觀的純粹藝術對於人性的疏離,以及具有虛無主義、神秘主義傾向的技術化藝術。

抽象藝術在當代的主要困境在於作為精英的藝術家與大眾的隔閡,這是因為抽象藝術的高度專業化。與寫實性的政治藝術和波普藝術不同,抽象藝術所積累的主要是與人的視覺或者説整體性感覺(觸覺、聽覺、嗅覺等)相關的審美經驗,而寫實性藝術則關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的再現與社會利益衝突中的群體價值。哈貝馬斯看到現代社會由於分工而形成的精英文化(專家文化)和大眾文化(公眾文化)的鴻溝有日漸擴大的趨勢。“通過專家的研究和反思形成的文化積累,並沒有直接和必然地變成日常實踐的財富。傳統意義已被貶值的生活世界將變得越發貧困。”在這樣一個整體性的追求功利和享受的時代裏,作為個體的人(欣賞者與收藏者)將其關注的重點置於寫實性藝術的基礎上,是可以理解的。抽象藝術的欣賞和收藏需要時間,在中國,抽象藝術的發展需要一個歷史時段的接受和積累,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平和心態。

抽象藝術在今天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它對於日常生活的超越。德國哲學家胡塞爾認為日常生活世界是生存的意義之源,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日常生活世界,它對於人生意義的産生具有基礎性的價值。這一世界並非是完全自然化、物質化的,它同時也是文明化、歷史化的,積累了人類生活的文明進化成果。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文化形態、符號形態、産品形態、意識形態等各種形態積累的意義結構,它們在生活的主體即現代人的互相關聯和理解中獲得闡釋和意義。但是日常生活世界有其局限性,它與夢的世界、科學世界、宗教世界、遊戲世界、藝術世界等一樣,只是特定的意義産生域,日常生活遵循著自然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動機。一方面,它是其他世界的意義産生的現實基礎和經驗原型,另一方面,其他世界對於日常生活世界是一種超越和修正。

我們可以將這一日常生活世界的分析引入到具象藝術與抽象藝術的關聯和比較研究中。如果説具象藝術特別是寫實藝術與日常生活世界關係密切,作為日常生活世界的鏡像反映,攜帶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感與功利目的,那麼,抽象藝術可以視為對日常生活世界的藝術再現的超越,它所給予藝術家和觀眾的,應該是超越日常生活意義的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對現實的再現已經隱而不顯,對現實的工具理性和日常沉淪的超越,對自然、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諧追求成為抽象藝術的邏輯指向。

海德格爾在《哲學的終結與思的任務》一文中指出,晚近時代的哲學主動明確地召喚思想“面向事情本身”,也就是拒絕那些與哲學格格不入的空洞談論,而要關注在變易(事情的展開著的表現)中的哲學整體,在“表現”中主題與方法成為同一。在黑格爾那裏,這個同一性被稱為觀念。

同樣,我們也可以向抽象藝術家召喚“面向事情本身”,在每一個抽象藝術家不斷探索的實踐和語言展開中呈現抽象藝術的整體性,在這裡,抽象藝術的主題、方法乃至材料、技法成為同一性的整體。

抽象即表現。如果説,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表述為哲學找到了堅固的基礎,那麼,抽象藝術在今天,則以“我畫故我在”使自己獲得家園之感,只有在具體的藝術創作過程中而不是在抽象藝術的抽象議論中,才能使自己成為真實的在場者。抽象藝術家必須解決自身的具體問題,而不是諸如中國性、東方性、現代性等宏觀思辨,一如胡塞爾在《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一文中所説:“研究的動力必然不是來自各種哲學而是來自事情和問題”。

作為藝術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抽象藝術的創作和欣賞也需要依靠人對現實世界的直觀把握——體驗與感覺。當抽象藝術的創作完成之後,作品就作為現實世界的實存之物,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對於抽象藝術家和欣賞者來説,我們可以借用胡塞爾的現象學原則來擺脫理論的誘惑,直面藝術,直面抽象藝術的魅力與局限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