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中國寫實油畫的當下特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21 21:28:37 | 文章來源: 約書亞的個人空間

中國寫實油畫的當下特點

中國改革以後進入新時期已近30年,油畫達到了空前的興盛。在新的時代背景下,

寫實油畫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在與多種新潮相互激蕩的作用之下,它仍然是油畫的強項。

雖然寫實油畫再不是獨領風騷,可是也沒有一蹶不振,而呈現持續性發展勢頭。社會上對以青年為主力的新潮也採取開放態度以及有所宣揚,但真正的重視卻仍然不及對寫實方面。這種情況是世界上他國所少有的。究其原因,大約可見三點:

一是中國的文化環境與外國不同,沒有西方曾經那樣大轉折的條件,他們那樣的高潮在國外又剛過去;我國比別的非西方國家又更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民族傳統綜合地作用著。所以整個社會文化輿論,媒體、展覽等等,都沒有出現人家出現過的現代主義一邊倒。

再一個是中國藝術教育的特殊狀態。二十多年來所有各派畫家的基礎專業教育都還是以具象再現體系為始,儘管這樣的實施已顯露出缺點,但很少人有能把它糾過來,有些改革也是局部性的,有些畫家自己畫風大變,而在教學中都還只按老譜彈琴。這個問題的是非很值得研究,也許它也是上一點所説文化國情的一種體現。

第三點,中國現時的國內油畫市場喜歡寫實,牽動了很多人的走向。雖然前衛繪畫市場也很可觀,卻主要不在國內。從中國現代藝術的總形勢來説,這樣的現象並不見得很好,還是因襲習氣多了一點。但也不能指責寫實方面,問題在於寫實的品質和向現代性發展的努力如何。

二、寫實油畫本身出現多樣探索的積極變化,成果之大令人興奮,是中國油畫家才能潛力的一個方面。

由此説已經進入一個中國的“新寫實”階段還不見得,因為還不具備一種作為“新寫實”的主導型特色。要説主導特色的話,那就是以持續成長髮育的姿態多元和多樣展開。這展開的狀態在三十年來既有階段性的重點趨向,又呈現為同時並起的許多個性追求和集合性的興趣,都能存活,不斷推演出豐富面貌。

對於這種面貌的描述,水天中為《大河上下一一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寫作的《成長中的中國油畫》一文作了很好的概括,他把各階段歷時性變化和各種特色的共時性出現作了兼顧:

70年代末的主流是樂觀讚頌新時期,同時出現的“傷痕繪畫”則以質樸手法回顧,反思一段特殊的歷史現實和懷念受屈者的形象,與長期氾濫的虛飾成為對比,填補了中國現實主義藝術刺眼的空缺,當時被稱為“文革”後的現實主義復歸,但後來繼起乏人。又有一些青年畫家注重於品味被主流文化忽視而他們因下鄉而熟悉的鄉土生活,作為一種清醒健康的思考,寫出艱苦生活條件下普通人的深情與尊嚴,是為“鄉土寫實繪畫”。後來追隨者多,但倣作卻往往滑向平庸矯情。

到1985年“黃山會議”,更新觀念,追求個性和要求多樣形成油畫的共識與新起點。這時的“新潮美術”卻又觀念大於本體,活動重於作品。這對於寫實的作用,就是促使畫家紛紛從寫實的思想與形式出走,以求新變。其中一種區別於以前通俗寫實的,是對生活的內心感受作含蓄、間接、多義的表現,類似“無標題音樂”的視覺情境暗示;一種以具象再現方式為基礎走向象徵性;一種從自然景物中發現有意味的抽象形式因素,又“風箏不斷線”,不切斷與現實的聯繫,具象與抽象相容交匯而成為特有風采。

進入90年代,從宏大敘事轉向“精品意識”和“玩世”風氣,亢奮激情缺少,畫家各追求不同性質與形式上的成功,但“力作”出現很少。對於觀察現實,則著重子關注“近距離”的身邊人事,以隨遇而安的生存狀態為主題,實際上也含有社會意義。由於大城市流行文化趣味的時尚的影響,寫實繪畫也有回音,或以時尚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重負對比,則成為一種強化對現實中的荒謬的思考。在“政治波普”中多有採用具象變形方式進行反諷,在使人驚悚同時又往往引起厭惡,影響主要在海外,從而由於非語境化而自行消解其嚴酷性。

到世紀之交,對現實問題的關切和對嚴肅社會題材的重視又重新興起,居於造型藝術的前沿。

在整個新時期,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吸收水墨畫、書法,民間美術于油畫中,突破西方寫實套路,民族特色的寫意性在風景,靜物,人物等多種體裁中得到空前廣泛的探索,這在各地風景畫方面的成果更顯著。

運用綜合多種媒材(Malti,medium),比外國更多地在寫實繪畫中使用,從而顯出特有的現代豐富性。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