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批評家對話:診脈中國當代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7-09 00:26:41 | 文章來源: 嘉德線上

年輕批評家的獨立與合一

“第四代批評家”是近兩年熱議的名詞,就在研討會舉辦的同時,沒能到場的魯明軍還在網上發表了一篇長文,對“第四代批評家”分析歸類,並招來網友紛紛回帖。然而,由電影界而來的代係劃分是否適用於藝術批評?年輕批評家究竟該如何定位?

陸 昂:當代藝術批評要在獨立前提下形成合力。

藝術批評之所以能夠對藝術發展産生舉足輕重的作用,核心在於藝術批評的聲音必須是系統的、傳承的、形成整體力量的。因此批評家必須團結起來,聚集起來,不能各自為戰;但是,這種團結是以思想和觀點的獨立性為前提的,不是相互串通,利益共謀,而是把各種觀點聚集起來,讓大家聽到我們,看到我們,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系統的影響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藝術批評的傳承性,批評的重要前提正在於它的獨立思考精神,因此我們傳承的是使命,不是觀點本身。觀點可以不同,也一定要不同,但是使命必須一致,必須相同,讓藝術批評的獨立思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前赴後繼,發揚光大。

杜曦雲:“第四代”不等於共謀。

現在很多人覺得“第四代批評家”這一群人聚在一起,是不是要共謀來搞什麼事情。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群體認識路上的合一性。近期,所謂“第四代批評家”的各位批評家之間,分歧比較明顯,而且越來越大,我認為這是個好現象,“第四代”不等於共謀。

王春辰:對批評家不能符號化。

一次展覽並不能説明一個批評家的學術全貌,更不可能根據這次展覽提名的藝術家,就給每位批評家都貼上一個或“抽象”或“寫實”的標簽。對批評家的歸類與判斷不能是在一個事先定好的框架之內的。

吳 鴻:第四代批評家還在進行時。

所謂第四代,大多都還是年輕批評家,都還在進行時,因此不要定論。從特點上來説,年輕批評傢具備一些共性,如大多數從本科到博士都學的是美術學專業,這種教育背景決定了這一代批評家對問題分析的方式、提出來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寫作方式,都與年長的批評家不同。老一輩更多是依託于政治學和社會學背景,強調對時代的關注,坦言自己的興趣點不在視覺本身,這與那個時代中國對於西方現代藝術的了解與研究存在缺失有關。相比之下,年輕批評家更強調對個案的關注。

何桂彥:多元時代,不要急於歸類。

“第四代批評家”的概念,在年齡上説不準確,在學理上説,也不充分。西方是以學派,即批評方式來歸類。

和前幾代批評家相比,如今的年輕批評家學科背景不同,自身知識結構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時代背景也不同。上世紀80年代活躍的批評家,帶有很強的文化使命感,而當代年輕批評家面對的是藝術多元化的局面,所以對個案、微觀的討論會更充分一些。

事實上,我們在座的年輕批評家,參與藝術批評的時間最多不超過10年,應該説我們都還沒有最終成形,因此現在歸類為時過早。

段 君:看看每一代人都做了哪些事情。

回顧歷史,90年代中期的提名展有對歷史環境很強的回應性,如反對藝術走向市場的趨勢,如傳統批評方式的失效。我們如今面臨的背景跟當時很像,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對於新的展覽、新的面貌也都是有期待的。

因此,就像回顧老一輩我們會説他們做了哪些事情一樣,在探討新時代新的批評方式的時候,我們也要思考這一代的任務是什麼,我們都做了哪些事情。像這次的批評家提名展就提出了幾個關鍵詞:理性、反思、自覺。

鮑 棟:團體如何避免平均主義?

每個批評家都有自己認同的價值,但將批評家結合到一起,很容易變成平均主義,抹殺尖銳性,被迫接納一些本來不會接納的東西。因此,能否考慮以提名展模式作為基本框架,最後形成小的主題,進行相對深入的論述,這樣既保證了多元的價值觀和視野,也能保證提名的活力。

盛 葳:專業性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

關於批評家和專業策展人的身份界定是目前熱議的話題,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細節上,批評家必須向專業策展人發展。我們的學術脈絡和觀點,以及批評家與批評家之間的對比、碰撞,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上,而要在實際空間中得到呈現。這樣的專業化,將有助於推進個案研究。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