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3-25 21:38:42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讀書>

這本關於宋代詩歌與繪畫研究的書即將譯成中文出版,我感到莫大的榮幸。這本書的基礎,是建立在眾多中外學者的洞見卓識之上的,正是他們引領了辨識文學隱喻以及解讀繪畫作品的研究方向。而近七年來,國內外又發表了大量重要的學術成果,值得進一步去探討,但本書是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出版的2000年版的譯本,並沒有將這些成果包括進來,這是應該特別指出的。

現代社會與北宋學者所推崇並引證的詩歌幾乎完全隔膜,只有那些致力於唐詩研究的專家和一小部分文學愛好者才會去讀像杜甫《秋日夔府咏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這樣艱澀的詩篇。於是,對於研究繪畫的學者來説,一個額外的問題産生了:他必須想像出一幅既定的成形畫面會表現為怎麼樣的一行詩,呈現出怎麼樣的一種詩意。反過來他也應該思考宋朝的士大夫把詩句或一個想法入畫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問題的關鍵在於認清宋代學者是如何處理視覺隱喻的。如果繪畫所依據的文本字句隱晦,同時繪畫不是作為文學的插圖而是作為某種理念的表達,那麼此時我們對於藝術的理解就要經受格外的考驗。就像文學一樣,畫作在私人間交流,若要其中的隱喻達到效果,就要依賴於這一群體具有一種共通的認知。“瀟湘八景”這組畫題的文學特性,還有蘇軾、王詵以及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相互唱和的內涵豐富、才華橫溢的詩歌,所有這些都展現出北宋時期的創造性變革。

宋代的這些士大夫用繪畫來感慨放逐、批評朝政,這種觀點或許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而我還認為,更深遠的意義在於他們的題畫詩向我們揭示出一種嶄新的表達方式:即借用某一經典詩歌的韻腳卻不指明它們來自何處。如果人們不具備與作者相同的認知,那麼他們很容易就會錯過詩句中的隱喻。在私人之間的交流中,次韻一首沒有明確指出的詩歌是表達毋庸言説的共同理念的一種方式。有學者認為,11世紀以後,“韻”具有了新的涵義。它指“意在言外”,並作為一種途徑,將讀者指向詩歌作者無法解説的詩意。也許這就是北宋末年的范溫(字元實)所説的“有餘意之謂韻”(轉引自錢鍾書《管錐編》第四冊,頁1362,中華書局1986年第2版)。

儘管這本書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仍然希望該書能夠引起學者們對放逐文化的關注,這種文化對士大夫畫(後代稱“文入畫“)的産生以及對水墨畫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貢獻。這本書綜合運用了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因此無論怎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促進唐宋詩歌、繪畫和歷史各領域間的更深入的跨學科研究。

《宋代詩畫中的政治隱情》

序言

精彩書摘

精彩書評

編輯推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