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3-25 21:37:3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讀書>

至少從西元前3世紀起,位於中國南方的瀟湘地區就成為各種流民的匯聚之所。這些流民包括了戰爭難民,不過更為突出的則是受到朝廷懲處而被流放於此地的政治流放者。他們或是在黨派鬥爭中失敗,或是因“大不敬”的罪名而被驅逐。這其中不乏博雅而雄辯的偉大作家,正是他們塑造了瀟湘的文學觀念。他們的作品幾乎無一例外地秉承了一種文學傳統,即把南方作為蒙冤受屈者的流放之地。而且“瀟湘文學”的範式逐漸糅合了離別的主題,以及對聽信小人讒言的君主的責備。甚至連“瀟湘”一詞本身都帶有了某種優鬱的色彩…。

瀟湘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湖南省,北宋名為“荊湖南路”,這裡原屬於古代楚國f前740一前330)的南部。在唐宋詩歌中,“瀟湘”的名稱有時指楚國,有時也指荊州(歷史上此地多次被正式命名為荊州。

湘水發源於該地區最南端的崇山峻嶺之中(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在它向北流入洞庭湖的漫長道路上,成百上千條清澈的山澗和河流匯聚其中,其中之一在今天被稱作“瀟”。“瀟湘”乃是對“瀟”、“湘”兩條河流的合稱,這是通常的解釋。然而,一旦這兩個詞結合成為一個新詞,“瀟”字就不再是河流的名稱,而是成為形容湘水既深且清的形容詞。6世紀的一條注文這樣解釋:“瀟者,水清深也。”《水經注》的作者引用了一段現已佚失的文字作為證據:“湘江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蒱矢,五色鮮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納瀟湘之名矣。”向北經過五百公里後,湘水流入一片由湖泊和沼澤構成的水的世界中。置身瀟湘,令人深感山川景色之美並體會到湘水作為重要水運通道的功效。而那些淹博的學者更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與這個地區相關的眾多傳説和文學作品。

《宋代詩畫中的政治隱情》

序言

精彩書摘

精彩書評

編輯推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