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仁《行書》-北京瀚海2011年 文/本刊記者 駱海燕 眼看秋拍就要來臨,從春拍呈現給我們的盛況不難看出,市場回暖的跡象明顯。很多藏家也蠢蠢欲動,都在計劃著秋拍的收藏投資方向。從近兩年來的拍賣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金石家書法的高潮正向我們靠近,勢必成為今年秋拍市場的“新寵”。中國書畫在拍賣市場中一直都處於重要的地位,而金石家書法則是中國書畫版塊中又一顆閃耀的新星。 金石學形成于北宋時期,歐陽修是“金石學”的開創者。他的學生曾鞏的《金石錄》提出“金石”一詞。清代王鳴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學”這一名稱。清代中期,學者士大夫將金石篆刻當作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同時受乾嘉學派影響,金石學大盛,掀起一股“金石熱”,文人士大夫紛紛加入,使得金石學呈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空前盛況,關於金石學的著作頻頻問世,研究金石學的大家也代有人出。自宋以降,歷代金石學代表人物分別有宋代的歐陽修、李公麟、趙明誠、薛尚功、洪遵等,明代的楊慎,清代的丁敬、翁方綱等,近代的羅振玉、王國維、陳介祺等。 眾所週知,中國書法的價格在拍賣市場中一直都不受藏家重視,但近兩年書法的價格卻一直呈穩步上升的趨勢,並且上升的幅度一年比一年大。這個我們通過各大拍賣會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作為中國書法中的一個新興版塊——“金石家書法”的價格也在悄然上升。這一新興版塊就目前來説,還沒有被買家完全認可和重視,原因在於大部分買家都是“用耳”在買東西,著眼點都在於市場的熱點上,譬如王鐸、傅山等大家書法,並沒有真正自己去研究和發現新的收藏洼地。多數藏家認為“金石家書法”是一塊未開墾的洼地,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心,值得廣大藏家研究及關注。 量小价必高 研究和考證史實是金石學家研究的主要內容。書法創作只是金石學家在研究有關金石學問題之餘,透露出其對書法不同審美趣尚的認識,以及由這種認識引發的書法實踐和取法對象的變化。因此,金石家書法的數量跟書家書法相比也就是他們數量的十之一二。因為他們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篆刻亦或做研究上,而且他們不像職業書法家那樣,以賣字為生,每天創作大量的作品。儘管金石家書法的數量在歷代書法中所佔比例是很小的,而且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但它們是極為重要的。它們為我們認識歷代有關金石學研究問題以及創作與實用的不同關係提供了一把鑰匙。 近20年拍賣市場出現的金石學大家的書法作品數量極為罕見。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上拍書法作品總數大概為100多件,同為西泠八家之一的蔣仁書法作品上拍總數為80件。相對於一般書家拍品數量而言,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價格也可想而知。舉幾個近幾年的拍賣例子來幫著大家説明市場已經開始關注金石家書法了。譬如:2012年秋拍,北京匡時拍賣在中國歷代書法專場中推出的西泠八家之首丁敬的手卷《龍泓遺翰》,就以1207.5萬元的天價成交。北京瀚海2011年春季拍賣推出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蔣仁的《行書》估價僅10~15萬,最後卻以人民幣345萬元(含佣金)成交。此外,中國嘉德2011年春拍中國古代書法專場中金石篆刻名家陳鴻壽的《行書八屏》估價20~25萬,最終以207萬元成交。另2011年秋拍嘉德古籍善本專場陳介祺《簠齋致吳平齋書札》以218.5萬元成交。同樣在嘉德食筍齋藏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還有同樣精於金石學和鑒賞的吳大澂的《篆書七言聯》,以101萬元成交。從事書畫收藏的人都知道羅振玉、王國維等的書法作品在前幾年拍場上都很少有人問津,或者説出價都相對比較低,而在近兩年卻高價頻出。例如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拍賣在古籍文獻及名家墨跡專場中,王國維的楷書《詞錄》原稿估價僅8~10萬,最終卻以345萬元(含佣金)成交,而在嘉德古籍善本專場裏,羅振玉致寶熙《信札冊》也以63萬高價成交。以上幾個列子足以説明金石家書法在當下已經慢慢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了。遵循一個固有的市場規律“物以稀為貴”,金石家書法作品存世量如此之少,筆者堅信在今後的藝術品市場當中一定會成為藏家們爭相購藏的對象。 藝術品本身價值與市場價格的距離 現在的買家大部分不研究作品本身的價值所在,而是響應名人效應,誰的名頭大就買誰的作品,這個投資理念不是説不好,而是説沒有自己的收藏主題方向。一直跟著市場奔跑,並沒有按照藏家自己的意願購藏,這是違背做收藏最為基本的準則的。大多數的業內人士認為藝術品的價值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藝術品本身。現在的藏家在這一塊的認識還不到位,往後藝術品本身價值這一塊在藏家們選擇上所佔的比例會越來越大。其實在整個書法史中,金石家書法是重中之重。清代初期開始,書法史上的書法大家大部分都是精研金石學的,且有很高地位。由於他們精通金石之學,所以對書法認識及造詣都有其獨到見解。金石家書法除了書法藝術價值之外還蘊含著大量的史料、文獻價值,而當下藏家僅僅以書家名氣大小來給於作品相應的價格,忽略了書法之外的附加值。拍場近年越來越重視金石家的歷史地位或學術價值這一塊,給其書法作品一定的市場價格。 藏家對金石家書法的認識 藏家樓子萌先生認為:“金石學家在書法史和美術史上的地位決定了其價值穩中有升,只漲不跌。只不過是當下整個購買群體本身的修養和認識觀念還不到位,沒有發現金石家書法的潛在價值。隨著藏家們素養、認識的提高,金石家書法在市場中所佔比例會越來越大。”這一版塊的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因為他們本身所蘊含的文化、文獻以及史料價值很高。在這些金石學家當中很多人將金石融入書法,起了開拓性的貢獻。例如最早以甲骨文入書法作品大概是是19世紀20年代初,著名金石學家羅振玉首先將甲骨文字用毛筆寫成楹聯,為我們如何用毛筆書寫甲骨文,開闢了一條正宗之路。 就目前金石家書法在拍賣市場的行情來看,樓先生認為大家對這個版塊給於的重視程度還不到位,還沒有把金石書法的藝術水準完全挖掘出來,也沒有賦予其相應的藝術價值。將來,隨著藏家和買家認識修養的提高,還有拍賣市場的引領,金石家書法在市場所佔比例會越來越大,所以市場潛力不可估量。業內知名藏家智航居士説:“我一直強調收藏一定要按藝術史來做,金石家書法無論是在篆刻史上,還是書法史上都是有地位、有分量的。他們的文化價值或者附加值都要比書家書法高一些,自然收藏價值也就應該更高一些。 金石家書法形式的特有性以及潛在價值有待發掘 金石書法家能起來也因為他和職業書法家是不一樣的。他們除了會寫書法以外,外延比較寬。他既懂金石,又懂書法,甚至有些還是當時的國學大師。這樣一種文化的交叉肯定比純粹的書法家要更吸引人的眼球,其文化價值也會更高,市場潛力也就隨之增大。而且,喜歡金石的人大部分都喜歡拓片。他們經常把玩之餘在拓片上留下自己的墨寶,這樣他們的書法和拓片相結合形成了完整的藝術品。拓片本身就很珍貴、稀有。所以每個想在其上留下墨跡的人都會經過深思熟慮才會下筆,都希望留下自己最完美的東西。所以這樣的稀缺性也註定了其潛力要比書家書法大得多。 隨著拍賣市場的逐步成熟,作品細分化、特色化越來越明顯了。而且在當下資金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特色化顯得尤為重要。金石書法家在整個書畫版塊就是一個特色,對於全世界的藝術來説又有一個唯一性。繪畫中國有,西方國家也有,但是書法中國有,西方卻沒有。它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種文字藝術。那金石家書法就更是特色中的唯一了。 藏家智航居士和記者聊天時還談到:“現在我們身邊的朋友,如果有人能收藏到一兩件頂級王國維的作品都是很了不起的。我們認為這才是有見地的藏家。”他還向記者透露,今年秋拍針對時下的“金石熱”,泰和嘉成也將推出一個“羅王專場”的專題拍賣,包括了羅振玉和王國維的幾十件作品,而且中國嘉德也將在今年秋拍推出金石家書法的專場。這些都説明大家對金石家書法的認識越來越充分,越來越到位了。相信今年秋拍必將迎來金石家書法的一個高潮。 現在也許有很多買家開始關注亦或打算購藏了,但藏家樓先生還是提醒買家在購入前對藏品要做足功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一來要多看東西,多比較,多了解書法史,多去博物館看展覽,學會鑒賞;二來不能光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古語有言,耳鑒目賞。智航居士也認為趁現在行情還不飽和的時候,可以從一些價位稍低的金石家書法入手,慢慢切入,咂摸出自己的收藏之道。最後筆者希望廣大藏家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收藏方向,同時也希望能在金石家書法這一市場洼地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