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現代人的思考、追求傳統技術上好的東西,這是我的藝術創作的目的。” 從“表欲”再到作品的“再現”總會是一種穿越藝術家多層思緒空間的實踐過程,而這種表述所到達的程度是創作者兼具思考者對於藝術的內在沉澱高度的體現。所以説一種思考性的體現總會是作品內在先行的東西,而作品的呈現或者説是敘述心境的直接程度更是堆砌著如此多的積累。面對“中國寫實畫派”代表性藝術家徐芒耀的繪畫,讓我們會多了一份超乎時代、高於生活的具象之外的表現性的東西,建立的反向思考性會讓人産生質問,不得不讓我們反饋到他是中國寫實繪畫中少有的表現現代寫實會畫的藝術家。 靜觀徐芒耀的繪畫,有種從寫實、細膩的安靜中撤回到一種可以讓時間交錯的荒誕,多了的是思考空間。畫面中總會挖掘到幻想和現實糅合在一起的時間“斷續”,充斥于我們想要得知的卻無法直觀的“動境”中。這些都見證了他從他的創作之路的打開式的前行,而在過去的文化開放的時代,所有的再現都是經歷著反思的洗禮,並不是盲目汲取,去製造這種文化的堆積。這些年恰恰也是徐芒耀抽理自己對於過去作品的陳述,而在向有衝突和矛盾的多重世界去探索。 從他的影響甚遠的作品《我的夢》來看,在當時立刻震驚了油畫界,這是對於他當時受國外超現實主義繪畫文化思考後的自身沉澱。而這之後的種種對於現代性的理解,塑托出他作品的冷靜的荒謬感,而這種突破式的主動呈現,不難想到他曾經表述的話“美術史上,視覺方式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提出新理論並被共識時,即是一場美術史上驚天動地的革命,它推動並促進了繪畫的變革與發展”。而他的這種態度,似乎更貼切于中國當代寫實繪畫對於未來延續的一種陳述。 “藝術原本歷經幾個世紀確立了它的評判體系和標準,在20世紀初驟然打破了規矩,藝術經受一百年的翻騰與突變,今天誰都無法主宰藝術世界和把握藝術世界的未來,我認為,藝術家必須擁有常人所不具備的技藝,技藝是他從事藝術的根本,是作為藝術家實存的理由之所在。據説當下的前衛藝術處於觀念的需要,轉換成了新媒體藝術,有人説應棄舊追新。那麼所有的畫家是否該扔掉畫筆去握錄影機與滑鼠?!當今具象繪畫不排斥觀念,但觀念不是繪畫藝術的全部,觀念不可取代繪畫。 其實藝術本不該有太多的規矩,藝術家可以運用視覺藝術的特性,自由地充分地發現自己的視覺感受,視覺衝擊、視覺幻覺,應像不羈的野鴿那樣,任意飛翔。” ——徐芒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