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西學東漸--領銜宮廷畫院的郎世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4 17:06:02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朱紹良

絹本平安春信圖

中國藝術品拍賣場上,一位西洋人的繪畫作品,總是與宋元書畫作品的價格媲美。在民國時代就以創紀錄的天價出現市肆,《春郊閱駿圖》卷7000大洋獨領風騷,超越6000大洋的隋展子虔《遊春圖》卷。近二十年拍賣以來,他的《蘋野鳴秋》打破中國古代書畫世界紀錄,《大閱圖》第三卷、《大閱圖》第四卷不斷打破清代繪畫記錄,這位傳奇人物就是義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

郎世寧西名朱塞佩 伽斯底裏奧內Giuseppe Castiglione,西元前1688年生於義大利北部米蘭,他年輕時曾受過較為系統的繪畫訓練。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加入歐洲天主教的宗教組織耶穌會。1714年5月4日年僅26歲以傳教士的身份,由耶穌會的葡萄牙傳道部派遣,經由大西洋,繞過非洲,進入印度洋,中途在印度的果阿(當時為葡萄牙殖民地)稍作停留,並在第二年的8月17日(清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抵達中國南方沿海的澳門(當時也已為葡萄牙佔領) 時年27歲。按照當時歐洲來華傳教士取漢名的做法,伽斯底裏奧內遂以郎世寧之名開始了他在中國的漫長生涯。

郎世寧從澳門轉赴廣州,繼而北上到達清王朝的中心北京。到達北京之後,郎世寧居住在紫禁城東華門之東的天主教東堂內。大約在康熙末期,郎世寧便以其畫藝供俸中國皇室,開始了他的宮廷藝術家的生涯。

郎世寧自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來華,至乾隆三十一年(西元1766年)去世,在華生活51年。先後為三位卓越的帝王康熙,雍正,乾隆和他們的后妃服務,也奉旨為功臣畫像,其他臣工根本不可能享受此殊榮。相比其他來華的西洋畫家,無論從畫技,地位,聲望都無法與郎世寧相提並論,尤其是畫帝後禦容,幾乎成為他的專利。

在康熙時代,在郎世寧到達澳門之後,廣東巡撫楊琳就有奏折向北京稟報。康熙皇帝在看完這份奏折後,作了批示: “知道了,西洋人著速催進京來”。表現出康熙皇帝對歐洲畫家郎世寧的濃厚興趣。

在雍正年間, 郎世寧的代表作品《聚瑞圖》軸(雍正元年1722年), 《嵩獻英芝圖》軸(雍正二年1724年), 《百駿圖》(雍正六年1728年)都顯露出郎世寧堅實的寫實功底和他早期繪畫特色和面貌。

郎世寧的畫技尤受雍正皇帝喜愛,胤禛經常對郎世寧的作品發表觀感,比如對他的一幅人物畫就有: “此樣畫的好”。的評語。總之,雍正皇帝胤禛對於郎世寧寫實風格的作品,是十分讚揚和欣賞的。根據皇帝的命令,還要求他向中國的宮廷畫家傳授歐洲的油畫技藝與方法,給他配備學生。

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年希堯著《視學》一書,它是第一部在中國介紹歐洲焦點透視技法的專書,。這部書雖然署名年希堯,但它的完成與出版,包含了郎世寧的心血和功勞。年希堯在該書序言裏寫道: “迨後獲與泰西郎學士數相唔對,即能以西法作中土繪事”。而郎學士即指郎世寧。

在乾隆年間,郎世寧的代表作品《平安春信圖》, 《萬樹園賜宴圖》,《馬術圖》,《哈薩克貢馬圖》, 《八駿圖》等表現出郎世寧的卓越才能,無論人物,花鳥,走獸,紀實性歷史畫,都發揮的淋漓盡致。

乾隆皇帝弘歷對郎世寧畫技的鍾愛,是任何畫家都無法相比的,使郎世寧的人生達到顛峰。弘歷在《平安春信圖》題詩云: “寫真世寧擅,繢我少年時,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誰? ”

從郎世寧傳世的作品得出結論,凡是帶有禦容性質的肖像繪畫作品,上面都不屬款識,包括後來的所有宮廷繪畫。凡是郎世寧參與的宮廷繪畫,都是以郎世寧為翹首領銜完成,包括一些郎世寧獨立完成的作品,都屬楷書款。從傳世的郎世寧作品發現,很多都是兩個本子或三個本子,也就是“雙胞胎”、“三胞胎”。如《青羊圖》、《大閱圖》第一卷、三卷乾隆像兩本,《平安春信圖》三本,這些作品重復繪製,表現了郎世寧高超的藝術水準。

弘歷還重用郎世寧參與圓明園的設計與施工,負責繪製銅版畫草稿,主持大型活動紀實繪畫。近幾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出現眾多郎世寧設計的圓明園獸首,價格不斷傳出天價。其實,這些作品不過是郎世寧設計圖樣,運至法國澆鑄而成的,嚴格意義上屬純粹西洋藝術品,不能與郎世寧繪畫作品相提並論。

郎世寧更受到乾隆皇帝關愛,在他七十大壽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年),弘歷特地為他舉行了盛大的祝壽儀式。從城裏赴圓明園晉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弘歷賞賜給郎世寧絹六匹,朝服一領,瑪瑙項飾一環,還得到乾隆皇帝弘歷親筆題寫的祝辭一幅;在返城路上, 郎世寧更是榮耀萬分,他乘坐的轎子,施以華麗的裝飾,有24人樂隊先導,滿,漢官員四人騎馬相隨護衛,八名侍從雙手捧著賞賜品,與欽差官同行。從西直門進城時,門洞上結紮彩帶,沿途受到百姓的歡迎。

乾隆三十一年初十日(西元1766年7月16日)郎世寧在他78周歲生日的前三天在北京逝世,遺骸被安葬在北京阜城門外的歐洲傳教士墓地內。

乾隆皇帝對郎世寧的去世甚為關切,特地下旨為其料理喪事。郎世寧的墓碑上就刻著皇帝的旨諭: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奉旨,西洋人郎世寧自康熙年間入值內廷,頗著勤慎,曾賞給三品頂戴。今患病溘逝,念其行走年久,齒近八旬,著照戴進賢之列,加恩給予侍郎銜,並賞給內務府銀參伯兩料理喪事,以示優恤,欽此”。

雖然郎世寧來華畫有大量作品,目前存世有近百幅,主要集中收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宮,海內外其他博物館也有個別收藏。私人收藏郎世寧作品不過十余幅,而油畫作品僅一幅存于私人手中,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品。

1990年,瀋陽故宮博物院所藏郎世寧《竹蔭西狑圖》,曾隨同瀋陽故宮院藏文物遠赴義大利公開展覽。時任義大利總統的科西嘉先生在參觀展覽時曾風趣地“出價”:“2000萬美元!請把這幅美妙的作品留給義大利吧。”

郎世寧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佔有重要位置,他具有一種獻身精神,捨棄親人,背井離鄉,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二百多年前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康熙,雍正,乾隆時代,歐洲傳教士畫家,並不只是郎世寧一人,但是以郎世寧的畫藝及名聲最為顯著,影響也最為巨大,所以應視郎世寧為其中代辦表者。

這位西學東漸的發揚者,以其高超的繪畫技法,折服了當時的朝野畫家們,更受到最高統治者的青睞。自乾隆朝以後,宮廷繪畫人物、花鳥、走獸、山水繪畫以郎世寧風格為主題,很多都是他的學生、再傳學生。明清繪畫裏只有郎世寧的作品,媲美與宋元書畫,在此也覺得恰如其分吧!

-------參考聶崇正《郎世寧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聶崇正《平安春信圖研究》紫禁城出版社

魏運亨《去世240載 郎世寧身價40年間飆升千倍》

梁璉《談三件郎世寧<平安春信圖>》

下一頁絢麗多彩的清代宮廷繪畫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十八期
· 西學東漸--領銜宮廷畫院的郎世寧
· 絢麗多彩的清代宮廷繪畫
· 轉舵——藏家駛入傳統書畫的“避風港”
· 市場加速兩極分化 買家構成值得關注
· 中産階層怎樣進入藝術品市場
· 公眾輿論促公共藝術走向未來
· 從未缺席的“美”
· 點亮“慈善”人生——藝術市場上的善人善舉
· 2012年拍賣市場的那些“真”
· 2012藝術界風雲人物——張子康